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及规范治疗效果观察

时间:2022-06-02 05:00:01

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及规范治疗效果观察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方法与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为我科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共收治97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家属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以此来具体探析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方法,以及盐酸氨溴索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应用价值。结果:1.我院97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经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系统)诊断后,均100.0%诊出。2.在常规治疗的过程中加用盐酸氨溴索能够很好的提高治疗效果、家属满意率(p0.05)。结论:我院根据大量的临床资料,总结出了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特点,效果良好。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能够显著缓解患儿咳嗽、音、憋喘等体征,在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规范治疗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56-01

我们对我科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共收治97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运用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系统)对小儿支气管肺炎进行诊断,准确率较高。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能够显著缓解患儿咳嗽、音、憋喘等体征,提高治疗效果,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为我科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共收治97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将所有患者按治疗用药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的51例患者为实验组,其中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25例,年龄跨度为0.2-7.0岁,平均年龄为(5.4±0.5)岁。运用常规治疗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23例,年龄跨度为0.1-7.2岁,平均年龄为(5.3±0.7)岁。 所有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一般资料,相互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

1.2 方法

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为我科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共收治97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所有患者的诊断方法进行总结。将所有患者按治疗用药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的51例患者为实验组,运用常规治疗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家属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以此来具体探析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方法,以及盐酸氨溴索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7.0对97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用药后治疗效果、家属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数数据的比较用卡方检验,计量数据用t检验,在本文研究中以P

2 结果

2.1 诊断特点

我院97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经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系统)诊断后,均100.0%诊出。典型表现:1.两中下肺野小斑片状浸润灶阴。2.肺门阴影大大增加。3.肺部纹理增多、影像较模糊。4.有的患儿出现局部肺气肿。

3 讨论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因小儿的免疫力较低,一经受凉感冒或者受到细菌、病毒侵染等,若治疗方法不及时,极可能发展为支气管肺炎【1-2】。患有此病患儿,常出现体温升高、咳嗽、音、憋喘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并不具有特征性,不能作为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极易误诊。因此,我院通过大量临床经验总结,对97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经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系统)诊断,100.0%诊出,取得了较好的诊断效果。

盐酸氨溴索可促进气管内粘液溶解,改善呼吸状况【3】。半衰期为7-12小时,在人体内蓄积少,可以经肝脏代谢出体外。广泛应用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在常规治疗的过程中加用盐酸氨溴索能够很好的提高治疗效果、家属满意率(p0.05)。

综上所述,运用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系统)对小儿支气管肺炎进行诊断,准确率较高。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能够显著缓解患儿咳嗽、音、憋喘等体征,在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春秀.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 (28):52-52.

[2] 周云建.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04(14):108-109.

[3] 陈来荣,乔乃春.小儿支气管肺炎DR诊断及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3,26(2): 329-331.

上一篇:消胀助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6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小针刀结合拔火罐治疗肱骨外上髁炎72例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