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时间:2022-07-30 06:29:48

浅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大量农村富余劳动流向城市,参与城市建设,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大都拖家带口,形成家庭化的流动,因此,子女教育问题也突显出来。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的到来,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不小的困难。具体表现在:1.家庭不重视孩子的学习。2.家庭的流动性大,导致孩子的知识不连贯,基础知识较弱。3.行为习惯差。这些都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迫切需要学校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教育。

英国哲学家弗・培根在《随笔集》中曾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是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成性,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可见,人从小就应该通过教育,去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不例外,他们不但需要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教育,更需要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怎样才能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关爱每一名学生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普遍具有自卑及较强的保护心理,他们觉得自己比不上本地学生,性格内向,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缺乏自信;对同学、教师有提防心理,总觉得他们看不起自己,不愿与老师、同学交往,但他们渴望能与老师、同学平等交流,渴望在班上自己能有一定地位。因此,就需要学校、教师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歧视他们,相反,我校还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当他们有困难时,学校、教师应伸出热情的双手,给他们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学校、教师不会以异样的目光对待他们,感受到学校、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关爱,逐渐清除他们的保护、自卑心理,让他们真正融入到学校及班级中去。

二、寻找闪光点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虽然在行为习惯、学习等方面可能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他们也有自己特有的一些优势,如体育、劳动、动手操作等,往往是他们的强项,因此,教师要关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的表扬,肯定学生的每一点滴进步,还可以给他们以展示特长的机会,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进而让他们树立自信心。

三、耐心教导,严格要求

在注重消除学生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的同时,我们对他们进行耐心教导,严格要求,督促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要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产生正确的行为动机,端正认识态度。如可利用养成教育国旗下的讲话、组织开展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举办规范在我心中知识竞赛、“我为班级添光彩”征文、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认清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自觉地遵守规范,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其次,要健全完善学生规章制度,让他们行有所依。如学校可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制定学校学生规章制度,如学生一日常规、文明礼仪规范、班级日常规检查制度、文明班级评选办法、学生学期品德行为考核办法等,制度要尽可能定得细,规范他们的行为,真正实现行有所依。

再次,要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各种规章制度上,而应落实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因此,需要建立一整套检查制度,并认真落实。做到处处有人查,时时有人查,事事有抽查,检查有密度,有力度,让学生不能有侥幸与松懈心理,使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学生遵守规范的自觉性。另外,还要建立奖惩制度,可以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与对学生的评价、班集体的评价、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挂钩,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对养成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能通过广播站、宣传栏等大力进行宣传,树立榜样,激励后进。对“问题学生”,要耐心进行教导,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教育,让他们认识到问题所在,并督促其改正。

四、家校配合,形成合力

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他们没有科学的“儿童观”,他们缺乏尊重子女的观念,随意训斥殴打,加上思想陈旧,往往重生不重养,不注意自身的言行对子女的影响。另外,他们行为不检点,行为习惯差,他们不思考如何教育子女,认为教育子女是学校及老师的事。家长的这些意识、言行等无形中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不良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不可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极其细致艰巨的工程。可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有赖于学校,更重要的是依靠家庭教育的配合。对于外来务工人员,要让他们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关键是要提高家长素质,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在家访过程中向家长传授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家访时针对孩子的表现,与家长共同研究、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家长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去教育孩子,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家庭教育。

其次,成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家教指导、交流等。

另外,设立家长开放日,让更多的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习惯决定命运,希望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每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能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成长!

上一篇:关于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浅见 下一篇:高中作文教学有效途径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