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城市建设的“三赢模式”

时间:2022-07-30 05:59:23

构建生态城市建设的“三赢模式”

摘要:生态城市是人类要寻找的“诺亚方舟”,城市生态规划理论是建设生态城市的理论依据,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三赢”,其中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是前提,发展生态经济是核心,培育生态文化是保障。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经济;生态文化

在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计划(1972)]的倡导下,世界上许多城市如华盛顿、东京、莫斯科以及我国的北京、长沙、珠海等都开展了相应的研究,生态城市已成为国际第四代城市的发展目标。

一、提出背景:生态城市是人类要寻找的“诺亚方舟”

传说中的“诺亚方舟”使诺亚一家和一些动植物免于洪水之难。现代人面对着种种生态危机,也在急切地寻找着拯救人类的“诺亚方舟”。“生态城市”正是人类所要寻找的“诺亚方舟”。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沃利・恩道曾告诫:“城市化既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之光明前景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所以,未来会怎样就取决于我们当今的所作所为。”“为使城市化给人类带来更充分的物质享受、便利的生活设施和高效的信息交流,而避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问题,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建设生态城市。”所以,人类又到了一个选择的关口。说得更明确些,人类要么选择“生态城市”,要么选择衰败甚至灭亡。

据统计,我国每年环境、灾害和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经济损失累计相当于我国国民经济每年新增的8%,加上化石能源与矿产工业占17%的国民经济产值,这表明资源、环境和灾害问题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奖获奖者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他说,“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这种认识是符合实际的。但城市化在为人们带来许多益处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的气候变化(如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包括水、空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二是自然资源的耗竭与短缺,特别是淡水、化石燃料、耕地的过度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三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绿地减少、教育与卫生滞后等。因为上述原因,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城市的生态建设问题。近代城市的发展正在摆脱过去传统的以建筑和视觉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而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生态城市建设应运而生。

生态城市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目标是环境洁净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为此,城市生态规划的关键是要塑造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这也是当前人们对现代城市的需求,是城市规划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因为,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存在不少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缺乏远景规划和生态规划。因此,如何避免将城市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基础上,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是我国在新世纪城市建设中所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理论依据:城市生态规划理论

任何一种城市建设的模式,都应该有支持它的理论基础。生态城市的建设可以从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中找到理论依据。

前苏联生态学家亚尼茨基的城市生态规划理论将城市生态规划分成三种知识层次和五种行动阶段(见图1)。即:时空层次,社会―功能层次和文化―历史层次。五种行动阶段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设计、规划、建设实施和有机组织结构的形成。

如图1所示,亚尼茨基对城市生态规划设计与实施的第一层次可理解为自然地理层次,该层次是城市人类活动的自发层次,是城市生态位的开拓和竞争平衡的过程,最后达到地尽其能,物尽其用。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城市与自然环境的时、空矛盾日益突出,引起人们对改善城市关系,增强系统整体功能的强烈愿望,这就是第二层次,即社会-功能层次要研究的问题。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是在第三层次、即文化-意识层次上提出的,旨在研究人的生态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变自发为自觉的行为。因此,城市生态规划设计与建设必须从第一层次发展到第二、第三层次上,将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地理学、行为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结合进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变过去单纯的物质性的建筑规划建设为社会、经济与自然融合的综合规划建设。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1984)第57集报告指出:“生态城(乡)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与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因此,城市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和经济规划,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城市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提出,可以说是人类为了迎接严峻的环境挑战所作出的一些努力,其积极意义均在于为了拥有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也说明日益加剧的城市环境问题和生态后果已迫使人们必须达成一种共识,为维护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条件采取协调的行动,促使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因此,城市生态规划理论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

三、路径选择:经济、社会、自然“三赢”模式的构建

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为此,我们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以生态为纲,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三赢”。

(一)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是前提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存需要,是发展优势,保护和建设好现有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是前提。

为此,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把生态理解为保护自然,还必须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在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树立以下几个观念:第一,生态是资源的观念。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生态资源更为稀缺。无论是从子孙后代考虑,从可持续发展考虑,还是从国家政策导向考虑,我们都必须保护好宝贵的生态资源。第二,生态是商品的观念。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生态的消费需求,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人类必须运用经济手段保护和建设好生态资源。一个城市的生态要有吸引力,要想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质量、档次和品位,生态和任何商品一样,必须参与市场竞争。第三,生态是优势的观念。21世纪是绿色的世纪,是生态环境的世纪。生态产品将越发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世界各国的投资商都把眼光投向绿色产业的开发。第四,生态是品牌的观念。当今社会,“绿色需求”日益迫切、“绿色消费”日益兴盛、“绿色食品”应运而生。而这一切都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实践证明,生态及由此形成的生态景观在提高一个区域的知名度、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越来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湖南的张家界。第五,生态是市场的观念。生态消费既然是未来消费的主流,生态必然“至天下之民”。在这方面,城市首先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对象和场所,进而成为人们经济活动,即商品流通的载体。第六,生态是形象的观念。城市生态系统不仅支撑人类的生存,而且还陶冶我们的情操,为人类提供生活、审美和娱乐场所。因此,生态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经济问题,不仅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事关一个城市中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发展生态经济是核心

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但“两化”带来了突出的生态问题。以前我们的发展是粗放型的,工业化越发达,生态破坏越严重,因此考虑生态经济的路径选择也就成为我们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一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传统模式;二是以“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末端治理”模式;三是循环经济模式,是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核心是走节约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道路,也就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为此,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一要注重用循环经济理念抓好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二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三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四要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自主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三)培育生态文化是保障

完善的生态文化软件环境是生态城市和谐、顺畅运行的保障。生态文化指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市民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积极倡导和践行节约能源和资源的“低碳”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城市的生态文化,包含了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要素。具体来说,又分为以下四个建设层次:第一层次是物态文化,它是城市生态文化的物质载体,要求人们在生态意识的指引下,运用生态化的方法规划和建设城市,促进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第二层次是体制文化,它是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为此必须建立经济、法律和行政等一整套的绿色城市管理制度链,并为生态城市的运作建立指导性框架。第三层次是行为文化,这是城市生态文化的外在表现,要求的是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第四层次是精神文化,它是生态文化的灵魂根源。它强调通过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知水平,来转变人们的价值取向,培养人们的生态伦理观念,产生对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的主观需求。

基于生态文化的层次性,生态文化的建设也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城市的组织结构,需要从以下途径着手:一是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知识普及教育。包括科学的资源观、消费观和发展观,努力提高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二是发挥舆论宣传和政府引导的作用,搭建各类宣传和创建载体,大力倡导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提倡节约和循环利用,把循环理念和生态意识渗透到千家万户,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循环利用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三是建立生态管理体制,确保生态文化的推行。政府从城市整体规划到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中体现绿色的体制和机制,为城市生态文化支撑起一个绿色的“骨架”。

21世纪的世界,工业现代化与城市生态化正融为一体,人类进入了后工业文明时代,但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进而造成生态状况的恶化,这种情况反过来又索取了人们以前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所以当人们认识到这一问题后,便开始考虑如何协调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共处,如何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自然、经济与环境的“三赢”,只有实现了这一突破,人类才能幸福地生活,社会也才能健康地运行。

参考文献:

1、马洪波.发展生态经济应该提上日程[N].学习时报,2009-07-15.

2、杨彤等.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经济管理,2006(14).

3、杨荣金,舒俭民.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M].经济出版社,2007.

4、海热提.涂尔逊.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刘宏凯等.建设城市生态文化构建城市绿色文明[J].大庆社会科学,2006(6).

(作者单位:中共长沙市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

上一篇:论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 下一篇:实现高效的社会调查关键步骤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