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带小健康领域活动:夺宝奇兵

时间:2022-07-30 04:56:34

大带小健康领域活动:夺宝奇兵

活动背景:

人类学家梅尔文?科恩特指出:“完善的个体发展离不开同龄伙伴和异龄伙伴的交往,它们各自获得的益处是不同的。”因此,当我国独生子女社会化问题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时,我园开始了各种形式的混龄教育的尝试,试图补偿独生子女社会化方面的某种缺憾。本次活动设计是大班和小班的混龄活动,选材屏南民俗活动“走鸳鸯板”,力求通过本活动解决两个问题:一、探索闽东本土文化教育内容在“大带小”活动中的实施;二、尝试解决“大带小”混龄教育中的异龄互动,使异龄之间形成一个非常自然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每个幼儿社会性发展。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走“鸳鸯板”的方法,体验民俗活动的乐趣。

2.小班:手脚协调地走“鸳鸯板”,体验活动的乐趣,并且乐意与哥哥、姐姐协商解决问题;

3.大班:尝试并总结齐心协力走“鸳鸯板”的技巧,培养关爱与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了解家乡的白水洋文化艺术节;

2.物质准备:鸳鸯板、鼓、救生衣、平衡木、泡沫垫、双人脚踏车、“宝物”等材料,走鸳鸯板的DVD,场地图纸、场地布置如图: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欣赏文化艺术节中走鸳鸯板的 DVD。

2.第一次尝试走鸳鸯板,发现问题。

(1)大小结对子,尝试双人合作走鸳鸯板。

(2)分享经验;

师:你们觉得走鸳鸯板好玩吗?刚开始时遇到什么困难了吗?(侧重于提问小班幼儿)

小幼1:好玩,我和哥哥玩得特别开心,但很容易摔倒。

小幼2:不好玩,我们都走不动。

师:为什么走不动、容易摔呢?那你们能解决这样的困难吗?(侧重于提问大班幼儿)

大幼1:我走这边脚(用手拍左脚),弟弟却走另一边脚。后来我拉了一下弟弟的左边手,和弟弟说,走这边,弟弟就会了。

大幼2:妹妹走得很慢,我走得很快。我也只好走慢一些了。

(3)师小结:走鸳鸯板是一项集体的水上运动,需要所有运动员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它比的不是个人的力气与速度,而是团队合作的精神。

3.再次走鸳鸯板,解决问题。

(1)再次观看DVD,引发思考讨论;

走鸳鸯板的运动员采用什么方法使大家动作一致的?

(听口号声并定格镜头:预备动作、鼓)

师:CD中的运动员是怎么走的?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小幼1:我听到了运动员都在喊“1、2,1、2”。

大幼2:还有“左右,左右”,“加油,加油”。

大幼3:我听到了“嘿呦,嘿呦”。

师: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喊吗?

大幼4 :我知道,喊一声,走一步,那样大家就会走得一样快了。

师:对了,那样大家的步调就一致了 ,就不会象刚才的小朋友一样一个快一个慢了。

小幼5:老师,我看见运动员们准备走时,一只脚前,一只脚后。

师:那个叫预备动作,许多运动都有预备动作的,象跑步等。

大幼6:我还看见旁边还有人打鼓,是不是也是为了统一节奏。

师:你的观察真仔细。

(2)配合节奏,再次尝试协调一致地走鸳鸯板。

——师幼以鼓、号子等指挥并以脚踏、手划等方式体验统一的节奏。

——大小幼儿自定统一节奏的方式,和着节奏再次尝试合作走鸳鸯板。

——请一大班幼儿尝试指挥全班幼儿。

4.游戏:水上广场夺宝奇兵

(1)(出示场地图纸)由大班小班老师以游戏的口吻讲解游戏的路线图。

(2)分组比赛:红、黄队各自设计游戏口号。

(3)开始游戏:

第一关:过索道,滑螺旋隧道;

第二关:过浅水区(穿鸳鸯板走);

第三关:过“深水”区(选择使用独木桥、钉桥或铺“浮木”);

第四关:过“荆棘”路(双人脚踏车);

5.大小幼儿互相鼓励,评价。

活动反思:

这次混龄班健康领域活动,结合了走鸳鸯板这一传统活动,将幼儿体育活动寓于民间游戏中。活动内容的生活化、游戏化,大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我们采用了播放幼儿感兴趣并较为熟悉的屏南文化艺术节“走鸳鸯板比赛”的DVD作为导入方式,有效地产生“唤醒”和“恢复”幼儿以往经验的效果。

整个活动以“尝试走鸳鸯板,发现问题——再次走鸳鸯板,自主解决问题——参与走鸳鸯板游戏”为主线,每个环节的设计环环紧扣、步步递进,成功地调动了幼儿的情绪。这样的设计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也让幼儿积累了更多协作商量的经验,使幼儿从被动的执行者成为游戏的主导者。使每个幼儿获得了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再次走鸳鸯板,自主解决问题,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在活动中,如何帮助幼儿直接面对本次活动的难点,提供一个宽松的活动氛围呢?首先,在幼儿初步感知、理解:口号、预备动作、指挥的作用后,引发幼儿再次进行尝试的愿望;接着让幼儿在协商适合的口号后,变被动为主动,大胆尝试,以脚踏、手划等方式体验;最后通过引导幼儿将间接经验与直接实践配合起来,从而掌握游戏的要领。这样通过“感知——协商——实践”的层层递进,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快就突破了本活动的难点,从而也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混龄教育与非混龄教育的显著区别在于——利用异龄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性促进幼儿间自主地学习,使各年龄段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因此在混龄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考虑、挖掘每一个促进异龄互动的机会。那么,我们采取了怎样的策略最大限度地促进异龄互动呢?在实际施教过程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甘当支架,惯于抛接。环节一,首次尝试中的谈话活动,我将年幼幼儿提出的问题——走鸳鸯板遇到什么困难,交给了年长的幼儿帮助思考、解决。也就是“把年幼幼儿抛过来的球抛给年长幼儿”。

2.关注等待,适时点拨。环节二,再次尝试中,也许有些年幼幼儿还是没能掌握好合作的方法,或还会遇到些小困难。如:没能穿好鸳鸯板等。我没有马上介入、干预,我相信依靠年长幼儿的能力,能够解决这些小问题。果然幼儿们有了令人惊喜地表现:年长幼儿表现出了很大的关爱,他们耐心、温和地帮助年幼幼儿,将合作方法传授给年幼幼儿。

3.充分信任,委与任务。环节三,游戏中,我将帮忙整理队伍、维持秩序、分发物品等,这样的小任务交给了年长幼儿,让其当小帮手,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及自信心。不只是这次活动,在长期的混龄班活动中我们也是这么坚持的,这样遇到问题年幼幼儿就会直接找年长幼儿帮忙,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4.坡度评价,营造气氛。在活动的最后,我组织幼儿评价自己的同伴。我们采取了纵向评价,让幼儿说说,自己的伙伴和上次活动相比有了哪些进步。这样使能力强的年长幼儿得到肯定,能力弱的年长幼儿获得自信,能力强的年幼幼儿觉得“我能行”,能力弱的年幼幼儿得到关爱,从而营造了更加积极的互动氛围。

上一篇:高中英语趣味教学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最“美”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