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资产证券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时间:2022-07-30 04:25:58

浅谈资产证券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随着金融市场技术的不断成熟,证券化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资产支持证券应该成为区别于传统的向银行借贷融资或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筹集资金的另一种融资方式。但从最近10年的发展来看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规模从2005年的5.8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近400亿元远远低于其他两种融资方式,究其原因除了风险、政策法规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外,企业财务人员对资产证券化的认识不够、理解不透彻也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本文将从财务绩效的角度简单分析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将会如何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

一、企业资产证券化成本分析

资产证券化,就是要将企业内部流动性不足,但是在未来期间内能够为企业带来稳定现金流量的单项或多样资产,通过重组资产要素,使得资产结构、信用、风险及收益等方面优化整合,转化为可以市场化,并且带有投资特征的带息证券。

在传统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模式下,企业的管理成本和破产成本都比较高,而在引入资产证券化这种新的融资技术后,这两种成本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具体表现在:

(一)企业将被证券化的资产从总资产中“剥离”出去,这部分剥离出去的资产减少了管理者对其未来现金流的监督成本,同时也降低了职业经理人可能会控制或浪费这些资产现金流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现金流的成本。

(二)当企业面临资产证券化风险,企业通常会设置具备特殊效果的SPV,将证券所有者的破产风险与证券化交易进行隔离,在转交证券化资产后,SPA则获得出售资产,即便企业在出售资产后进行破产清算,这部分资产不会列入企业资产清算范围内,这就实现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风险隔离,同时这部分资产不会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作为表外业务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提高资产权益比例。这一系列的流程和规则降低了企业的破产成本。

二、企业资产证券化对财务运营能力的影响

(一)对企业财务偿债能力的影响。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用来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能力。资产证券化恰恰是通过将企业批量的、流动性差的、非市场化的资产形成一个资产池经信用增级后证券化转化成一次性的、大额的现金流,这样就把流动性差的存量资产转化成为现金资产,大大提高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并且这个过程不会引起企业流动负债的增加、反而使现金流增加,流动资产随之增加,从而使得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增大,降低了企业短期无法偿债的风险。

(二)对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影响。资产负债率等于期末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最重要的财务指标之一。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资产性质的转换即可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率。通过向SPV出售部分流动性差的存量资产,企业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率会降低,这部分资产并不会组成企业负债,在降低资金风险的同时,实现了表外融资。与部分会增大企业资产总量的融资方式相比,资产证券化的结果是企业资产总量保持不变,现金资产的增加还可以偿还部分负债,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改善了企业财务结构。

(三)对资产利润和权益净利润率的影响。企业资产盈利能力通常用资产负债率来反映,管理层根据它来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的业绩。而权益净利润率主要反映所有权者权益所获报酬的水平,也是所有报表使用者最关注的核心指标之一。企业将资产证券化筹集来的资金用于偿还带息债务会同时降低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负债规模,那么财务杠杆的降低幅度会低于资产周转率增加的幅度,使得企业的权益净利率和资产利润率都会增加。

总之,资产证券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优化财务指标,改善财务状况,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及营运能力都有相应的提升,具有正向的财务效应。在我国现有的融资机制下,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现状难以得到改善,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或者相当一部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风险,一旦经济出现较大的波动,企业就会面临较大的偿债或流动性风险。而资产证券化可以通过将企业部分债权资产出售的方式在提高企业流动性的同时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这部仅可以减轻企业在债务利息方面的负担,更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和财务风险。

上一篇: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 下一篇:探索“导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推进学校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