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

时间:2022-07-30 04:21:31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

摘 要 鼓励学生在引导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技巧,创造机会让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素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平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 质疑问难;培养创新能力

初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常有囿于常理的思维光芒闪现,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这种思维;努力营造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平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践证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下面本人通过一些实例来谈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用于解释、研究身边的奥秘,帮你解惑。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多,看到的现象多,疑问多,容易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学时我总是创造机会让学生质疑问难。例如:在讲授“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我给学生每人发了一枚硬币,让学生动口吹硬币跳越栏杆的实验,做完了实验,学生看到了“硬币跳越栏杆”的现象,接着很多学生就会发问:为什么硬币能跳过栏杆,是什么样的力使硬币跳起来呢?这就完成了质疑的过程。而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只有空气与硬币接触,难道是空气将它举起来吗?是不是硬币上下的压强不一样使它向上运动?由于吹气,硬币上面空气流速大,下面空气流速小,压强是不是与流速有关呢?接着我让学生两只手各拿一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吹气,我们看到两张纸合起来了,说明两张纸间的压强小,两张纸外的大气压把两张纸压在一起,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结论: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在气体中,有此结论,在液体中是否有此结论呢?同学们纷纷列举生活中看到的现象,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我们就可以把结论扩展,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这种教学过程,学生积极,热情的参与,把学生的思维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得到扩展。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不仅我们教师完全适应了越俎代疱的教学方式,我们的学生更是习惯于“饭来张口”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减弱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平时做实验时,学生观察不仔细,没有设置悬念,只能等待教师明确实验现象,给出实验结论。这种教学方式,完全忽略了学生自己去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现象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达不到思维活动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技巧。例如:在做牛顿定律的时候,同学们观察了小车在木板平面上运动的情况,教师引导提问,如果木板平面绝对光滑,小车的运动情况将会怎样?通过一连串的提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思考意识。学生学会了提出问题,在问题的指引下,展开合理的猜想。例如:电流做的功是如何测量的?它与什么物理量有关?学生可以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猜测:(1)电流通过电动机使电动机转动,利用电动机来提升重物,重物提升得越高其重力势能越大,表明电流做功越多。(2)用电阻丝给水加热,先测水的质量m,然后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变化量t。根据Q=cmt就可算了电流做功的多少,在合理猜测的基础形成假设:电流做的功可能与电压、电流、通过时间的长短有关,设计实验证明假设是否正确?长期这样坚持能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素质。组织解决问题,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新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创新能力指一种由创新思维为核心的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是以学生自主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强烈的求知欲或进取心驱使他对某一事物、现象产生好奇,从而形成自己的新观点、新方法。例如在欧姆定律这节课上,通过总结出伏安法测定电阻后,让学生讨论设计出使易于 获得多组测量值,并确保仪器安全的实验方案,学生能设计出来是学生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展示,教师要及时鼓励,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寓乐于教,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获得真知。

总之,实施主体教育,主要途径是在课堂教学,关键所在是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置于教育的主体地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具有创新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得以提升,其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会更快彰显出光芒。

上一篇:谈谈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途径 下一篇:浅谈220KV天泰变电站综自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