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科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20:46:06

物理学科学论文

物理学科学论文范文第1篇

在历史学的发展中,计量历史学的出现是一重要进展。相应地,在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的科学史的研究中,定量化的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来,并越来越引起科学史家们的关注。然而,在一般历史学中的计量化和科学史中对计量方法的特殊使用之间,是有着相当大的差异的。科学史中的计量方法的引入,更多地是受到科学社会学、文献情报学、科学学、科技政策研究,以及近来出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等研究领域发展的影响,并从中借鉴了相关的研究方法。

对于在科学史中应用计量方法,科学史界亦存在有相当不同的看法。本文,将着重分析在科学史中引入计量方法方面的重要进展,及应用这些计量方法时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对科学史中的计量研究作一初步的评价。

有许多历史学家认为,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学界所发生的三个最有影响的变化,即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法国年鉴学派及计量历史学的兴起。有人甚至声称:“就方法论而言,当代史学的突出特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所谓的‘计量革命’”。[①a]但实际上,计量史学这一术语的所指是十分宽泛的,包括的范围可从批判地使用17世纪政治算术家所建立的简单计数方法,到系统地使用的各种数学模型。它有时指一种史料的类型,有时指一类研究程序,有时表示这种或那种使过去概念化的方法。[②a]

略去更早期的发展不谈,到本世纪,尤其是在50和60年代以来,计量史学在欧洲,特别是美国,其发展异常迅速。它在象人口史、社会史、经济史和选举史等领域中甚至已成了基本的研究方法。[③a]这是很显然的。因为,在这些学科的计量研究中,可以相对直接地利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大量关于生产、价格、资本、人口、选举等方面的数据资料。但在科学史的研究中,若要采用计量的方法,首先需要解决一个究竟对什么进行度量,也就是说对计量指标(indicator)进行选取的问题。

二、科学史研究中对科学增长的计量

美国科学史家撒克里(a.thackray)曾把历史上(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涉及科学史的计量研究分为5类:1,文明史中的计量;2,科学政策取向的研究中的计量;3,对天才人物研究中的计量;4,文献计量统计;5,关于科学进步的社会学研究。[①b]但在这种分类中,有些内容距科学史的研究较远。实际上,在现代意义上的第一项较完备的科学史计量研究,一般认为是1917年出现的。当时,动物学家科尔(f.j.cole)和博物学家埃姆斯(n.b.eames)在其题为“比较解剖学的历史:对文献的统计分析”的论文中,[②b]对1543—1860年间欧洲各国关于动物解剖学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并据此比较和分析了欧洲各国在此期间对比较解剖学的贡献,及不同时期的各种研究、论文和研究者对解剖学发展的影响。1929年,前苏联科学家雷伊诺夫(t.j.rainoff)也用计量的方法对18—19世纪的物理学进行了研究,[③b]他通过对文献和物理学发现数目的统计分析,试图把科学发展的涨落和社会经济史联系起来。1938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r.k.merton)发表了其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④b]这部著作通常被认为是科学社会学的开山之作,而它对后来科学史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此著作中,默顿受到其导师、美国科学史学科奠基者萨顿(g.sarton)的影响,使用了内容定量分析的方法,例如,通过对《国民传记辞典》中6000多条传记材料、《哲学会报》上约2000篇论文等数据的统计,被用来作为一种客观的检验,来查核各种关于当时当地的科学发展的情况。象这样的研究,还有其它一些。

这些早期计量研究的工作,还并不十分成熟。对于后来的发展,除了计量方法的改进之外,主要体现在对计量指标选取的明确化。就与科学史相关的研究来说,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其中,最先得到发展的是对科学增长的计量研究。

但是,关于什么指标能够代表科学的增长,仍然存在问题。其中一种方法,就是选取科学家的人数(绝对人数),或每10万居民中科学家的人数(相对人数)随时间的变化,这可以说是一种关于科学“投入”的指标。另一种方法,则是选择科学的出版物(也即科学的“产出”)作为计量的对象;这种指标可以是科学刊物的数目随时间的变化,也可以是科学论文的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在对科学增长的计量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可举美国科学史家普赖斯(d.j.de s.price)为代表。他有关的研究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其结果尤其体现在他于60年代初出版的两本名著《巴比伦以来的科学》[⑤b]和《小科学,大科学》[⑥b]中。

普赖斯注意到,从1665年创刊的《伦敦皇家学会哲学会刊》这一幸存下来的最早的科学刊物算起,科学刊物的数目随时间不断增加,到19世纪初,已有约一百种,到19世纪中叶,有约一千种,而到1900年,则达约一万种之多。通过对科学刊物的积累总数随时间的变化作出曲线,普赖斯发现,除了在最初的起点附近之外,存在着一种相当精确的指数增长的规律。在此指数增长中,科学刊物大约每隔10—15年左右便增加一倍。由于科学刊物数目以指数方式的剧增,科学家要想阅读所有(甚或仅仅是大部分)与其研究相关的刊物或论文,就因其数量之巨大而变得困难甚至不可能,这样,在大约300种科学刊物问世之后,又出现了文摘刊物。有意思的是,普赖斯发现,各学科领域中的文摘刊物竟也随时间呈指数增加。甚至还不仅仅是科学刊物和文摘刊物,实际上,普赖斯通过统计而发现具有在时间中以指数增长的,还有如下这些指标:象载入国家人名辞典的人物数量,劳动力、人口、大学的数量、国民生产总值、著名的物理学家,重大科学发现,化学元素的数目,仪器的精密度,每千人中大学生的数目,文、理科的学士人数,科学学会成员,化合物的数目,所发现的小行星数目,关于行列式理论的文献,关于非欧几何学的文献,关于伦琴射线的文献,实验心理学文献,美国电话机的数量,美国工程师的数量,交通的速度,发电量,国际间电话通讯量,乃至铁的磁导率和加速器的能量等等。当然,各种指标的番翻周期从100年到1.5年各不相同。

指数增长的一个特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统计的指标的积累会急剧地增大,甚至将趋近于无穷大,在投入科学的人力和财力只能是有限的情况下,这显然是荒谬的。因此,普赖斯等人还通过对一些指标(如科学家人数和科学出版物数目)的统计,提出了科学近似地是以逻辑斯蒂(logistic)曲线或所谓对称s形曲线(也称饱合指数增长曲线)增长的规律。这就是说,当统计指标以指数形式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便进入了饱合期,曲线通过一个中点反曲并以对称的增长无限趋向一有限值。

有普赖斯的工作的基础上,又有许多人以科学文献等指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其它模型。对这些工作这里暂且不一一论及。但普赖斯的工作对科学史研究的影响是最为重大的,也已充分显示了这类计量方法的特点。他的主要目的,是要找出科学发展的某种规律,及对之作出解释,并据这些规律来预言未来的科学发展。他认为,这样的计量是一种客观的方法,例如可以用来评论科学史的分期问题,从中可以看出,第一次科学革命有一种类似先驱的作用,而工业革命就可能是出于编史学的方便而人为假定的了。他还认为象这些结果与历史学家们关于科学相对活跃和不活跃的时期的直觉相一致。[①c]当然,讲到预言,这已超出了历史研究的范围,何况就连专门的预测学中各种依据过去发展趋势来推断未来的方法,在目前也还都有很大或然性。仅就对过去的历史的研究而言,象普赖斯这种的计量研究也遇到了许多科学史家的批评和质疑。批评的焦点,是集中在象他这种选取表征科学的发展的计量指标的方法背后所隐藏的有问题的若干假定上。这里主要对以科学家数目和科学文献数目作为计量指标来做些分析。

科学,是一个难以确切定义的概念,在此背景下,科学的发展本身就更是一个难以明确表达的概念了。科学文献的数目和科学家的人数确实从特定的侧面反映了科学发展的“规模”,但又绝不等同于普遍意义上的科学发展,而且目前并没有一个科学增长的定义能在所有的情况下优于其它关于科学增长的定义。[②c]以科学家人数作为统计指标来表征科学发展,自然就引入了对科学家定义的假定。关于什么样的人应被分类为科学家,这里又有不同的标准。例如,他们可以是自称为科学家的人,可以是在科学机构中任职的人,可以是发表过科学文献的人,也可以是其名字在科学文献中出现过的人,如此等等。但应用任何一种判据又都会有相应的问题,例如,以在科学机构中任职为判据,便会把业余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排除在外;以发表科学论文为判据,则将把在出现科学刊物之前的那些不可能公开正式地将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的科学家排除在外,亦会把在不鼓励发表科学论文的工业部门从事技术科学(当然也与纯科学的发展有关)的研究者排除在外。何况,科学家角色的特点在历史的演变中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科学知识的发展。如果说对科学家人数的计量问题主要体现在对科学家的分类上,那么,对科学知识的计量单位的定义要更困难得多。而在普赖斯的这种计量方法中所隐含的假定则是:对科学知识的所有贡献皆载于文献之中,科学知识的发展等同于科学文献的绝对数目,或可进一步讲,把对科学知识的计量单位定义为科学文献,假定每一篇科学论文对科学发展的贡献是等量的,同时,通过每篇文献的简单加和可对总贡献进行计算。其实,就连普赖斯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谁敢把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一篇论文与物理学博士约翰·多依关于下巴苏陀兰森林中各种木材的弹性模量的一百篇论文划等号?”[①d]这里涉及的,是本身就难以定量度量的科学论文的“质量”的问题。再者,普赖斯的计量方法也假定了可以明确地区分“科学论文”和“非科学论文”,而这在历史研究的实践中有时又是难以做到的。因而,这种计量研究所反映的,充其量只能是对学科知识生产的比例的一种非常粗略的度量而已。

作为另一种可替代的度量科学增长的方法,是对“科学事件”的计量研究。“科学事件”可以不限于科学文献的范围。有许多人采用过这种方法。实际上普赖斯在其对科学发展指数增长规律的研究中,也曾采用过这种计量指标。象以所发现的化学元素的数目作计量指标为例,其问题是,这样做必然要采用现代的(因而也是辉格式的)元素概念和标准,而在历史上,对元素的认识和发现的境况则要远为复杂。可以引起我们注意的,还有十多年前几位中国学者在作中西科学比较研究时,曾初步利用统计中西方科技成果的定量化方法来绘制中西方科技水平累加增长曲线。[②d]为了体现各成果的不同等级(也即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贡献和对社会的不同影响),他们采取了加权打分的方法,例如:牛顿的《自然哲学数学原理》打1000分,哈维发现血液循环打500分,林奈的《自然体系》打100分,康德的星云说和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打50分,盖·吕萨克气体膨胀定律打10分,确定哈雷慧星周期打5分,制取铅白实验打1分,等等。他们当然也意识到,计分标难允免带有主观性,但同时认为这样做不会妨害宏观分析与统计规律的展示。但这种容许主观因素进入的退让,则是与追求“客观”的计量研究的初衷相悖了。更苛刻一点讲,这种计量指标亦假定了科学发现是可定位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分立事件,而没有把科学发现看作是一过程,同时,自然也要带入评判某一发现为科学发现的现代标准,而历史上一项科学发现在当时是否真的做出,是只有在当时特定的与境(context)中才好评判的。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克兰在其科学社会学名著《无形学院》一书中,还曾提出另一种特殊的度量科学发展的指标。[①e]她提议,在某一研究领域里,出版物中首次提出的新的自变量或因变量,代表着一新的假设形式或对从前假设的修正或革新。因此,某一研究领域的进展,可以通过对每年在此领域的研究文献中发现的新变量的个数的计数来度量。显然,这种方法同样存在问题。例如,一个新变量的引入,可能是重要的进展,也可能对该领域的发展并不重要;要精确地定义一个新变量,有时相当困难,在理论的发展中,不同的符号可能代表同一变量,在不同的理论或理论体系中,同一变量的意义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如在牛顿的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的“质量”这一变量);再者,象在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对数学和公式的利用相对薄弱的学科中,这种计量方法也不具有普适性。

三、科学史研究中对科学交流的计量

与对科学增长的计量研究相对应,另一类在科学史中得到较多应用的计量研究方法,是对科学交流的计量。这种方法主要体现为对科学出版物中引文的计量,它们与60年代美国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写为sci)的出版密切相关。

1961年,在美国科学情报社(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的加菲尔德(e.garfield)的主持下,第一期《科学引文索引》正式问世。它包括了1959—1960年间出版的著作数据。从1963年起,《科学引文索引》开始定期出版。目前,它已成为世界上最详尽的关于科学文献引文的索引和具有引文分析功能的出版物。它具有5种相互联系的检索方式,包括引文索引、专利引文索引、来源索引、机构索引和轮排主题索引。

由于目前在科学共同体的研究准则中,对前有工作的引证已成为一种规范。因此,对科学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体现了各分立的科学研究工作之间的联系,对这种联系的计量研究,也就是对科学交流的一种研究。自《科学引文索引》问世以来,对科学引文的计量研究迅速发展,现已成为科学文献计量学研究中的主要部分,它除了在科技政策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之外,亦被广泛地应用于象科学社会学等领域,并成为科学史计量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其实,早在1955年,加菲尔德便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②e]表述他创立这一工具的设想。其中,除了作为一种对科学文献的主观控制的新方法之外,他尤其提出,当人们试图评价某一特定工作的重要性和对文献的影响时,这种工具对历史研究将有着特殊重要的用途。同对科学文献数目的简单计数等计量研究相比,引文数据显然对科学论文的“质量”反映了更多的内容。当然,被引证次数多的论文其影响和重要性一般是更大的,这种判据目前在一些科技政策方面的研究中仍被应用。但加菲尔德也认识到,在特定的时期内,若只以此作为标准,那么,象李森科之类的人就会被当成最伟大的科学家。因此,只是对那些能谨慎地评价数据的历史学家,这种数据才会最有重要性。而只按被引证次数或的数目来划分等级,是决不会达到一种客观的关于论文的“重要性”的判据的。至于就他本人来说,对历史研究中引文数据的特殊兴趣,则是集中在用计算机来构造“历史图”的作用上。[①f]

1964年,加菲尔德等人便利用1961年的《科学引文索引》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的科学史研究。[②f]正如他们所讲的那样:“这项研究的进行是要考察和检验用来撰写科学史的新的方法论……引文网络技术确实为学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方法,我们相信,这种工作方法可能对未来的编史学有重大的影响。”他们认为,引文索引是一种对历史学家有用的、有启发性的工具。在他们的假定中,认为科学史是事件的编年序列,其中每一发现都依赖于更早些的发现,科学史家的任务,就是要描述事件,并为在事件之间的联系提供看法,而这些事件对于未经训练的观察者则似乎是彼此独立的。他们以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i.asimov)的一本关于dna的历史的著作《遗传密码》作为出发点,找出其中描述的发展所涉及的特定论文,并构造了一个为阿西莫夫所描述的40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们对应于引文网络图中的“结点”)构成的拓朴网络图;然后,再利用《科学引文索引》中的相应数构造了另一个类似的拓朴网络图,并将二者相比较。结果,在他们认为是由历史学家所作的“常规或传统的主观分析”与体现了事件间的引文关联的“客观的引文或文献目录的分析”之间,也即在这两个网络图之间,展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他们的结论是:“对于探索历史的相关性,引文模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有价值的手段”。

在引文分析方面更进一步的发展,是1973年由斯莫尔(h.small)等人引入的共引(co-citation)分析[③f]所谓共引,是指作者a同时引用了作者b和作者c的工作,这表明,在作者a看来,作者b和作者c的贡献是相关的。而一对出版物为其他人共引的次数,则被定义为共引强度。通过这种计量的分析,可以在给定的文献群体中对文献间的联系进行历史的、动态的研究,并辨识出特定时期某一专业领域的“核心”贡献。例如,斯莫尔就曾在1973年用此方法对粒子物理领域进行过研究。当然,由于这种方法对《科学引文索引》这种工具的不可缺少的依赖,显然限制了它对更早期的科学史研究的应用。

随着引文分析方法的发展,已有若干的科学史研究应用了这些计量方法。但是,对于在科学史中利用引文分析的方法,也有许多批评。问题主要也是集中在其背后的假定方面。首先,作为对“智力债务的偿还”,引文成为标准的科学规范之一,但问题是这一规范是否真正为所有的科学家所接受和实践中所遵守?在实际中,引文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并非所有的引文都是按规范的标准来引用的,有时甚至与科学的交流毫无关系。例如,引文有时会是“装饰性”的,即为了加重论文的分量,引用了许多对所研究的工作并无实际重要性的文献,而这种情况在现代科学论文中是相当普遍的;有时,引文又是出于同事间人际关系的考虑,或是为维护某一学派的利益,或是迫于某种压力。1975年,有人通过对《物理学评论》上30篇论文的研究发现,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参考文献是多余的,约五分之二的参考文献是敷衍性的。另一方面还有不引用的问题。现代科学建筑在早期科学的经典结果之上,许多被认为是“不言而喻”的知识,通常是不被体现在引文中的。由于对优先权的考虑或意识形态的考虑,也可能导致不引某些本应引用的文献。至于在科学界实际存在的或多或少的有意剽窃中,就更不会引用那些构成剽窃基础的出版物了。科学社会学家加斯顿(j.gaston)在研究物理学中对优先权的竞争时,约50%被访谈的物理学家认为,在他们自己的工作应被引用时而未被引用。其中有一物理学家甚至指出,通常出现的情况是,那些发表文章不多的人将不提你的工作,因为使他们的文章发表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提先前已做了同样工作的文章。

除了科学家在引文时有各种不规范之外,引文分析方法所强调的,是一种科学研究中“正式的”交流,是对科学的本质的一种“合理化”的看法。而有人则指出,在实际的科学工作中,更重要的是不通过发表文献的“非正式”交流,因为科学家们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正式的信息交流网络,才能跟上科学共同体当前的科研活动。[①g]引文分析方法背后的假定中这些问题,使这种方法在科学史研究中的应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虽然引文分析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计量方法对科学史研究具有“启发性”的作用,但由于科学交流中存在的复杂性,仅仅依靠引文分析的技巧,是难以展现科学发展的完整图象的。

四、小结

不论是在一般历史学中还是科学史中,引入计量研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要使研究更加“科学”、“精确”和“客观”。正如加菲尔德等人所讲的:“历史学家在描述科学的进步时,局限于他们自己的经验、记忆和可用文献的恰当性。他们的主观判断预先决定了事件发展的历史图象。”[②g]但是,那些为追求客观性而使用计量方法进行研究的历史学家需要意识到:在进行这样的研究时,“他已建构了他自己的‘事实’,他的研究的客观性不仅依赖于他阐述和加工这些事实时对正确方法的使用,而且依赖于这些事实对其假设的相关性。”[③g]如前所述,在科学史研究对计量方法的应用中,正是由于其背后各种假设的不恰当,导致了计量研究与所追求的客观性的背离。

在对科学增长的计量研究中,对计量指标的选取,实际上涉及到科学哲学等学科中对科学的本质、科学的增长和科学家的理解及定义等等相关的问题。在目前的各种理论中,对于这些概念的探讨仍可说是众说纷纭。传统的科学史研究利用描述和叙事的方法,给出的虽然表面上是带有一定“主观”色彩的科学发展图象,但它们与这些基本概念难以精确表述的背景却是相容的。而利用有争议的指标来进行的表面上“客观”的计量研究,则也许并未反映出人们希望要了解的内容。至于科学史中对科学交流的计量研究(主要是通过引文分析方法),其背后假定中存在的问题,同样地是与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等学科对科学活动之研究的不完善相关的。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也就导致了科学的发展是否能以定量的方式来进行计量研究的争论。

与一般历史学一样,科学史是一门人文学科。60年代初,美国历史学家施莱辛格(a.schlesinger,jr)在与计量史学家的争论中曾断言:“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我的回答是,所有重要的问题之所以重要,正是由于它们不能用计量的方法来回答。”[①h]当然,这样的观点是过于极端了。实际上,在科学史中对计量方法的引进和应用的确是一种对传统研究方法的扩展和进步,并具有启发性。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计量方法在应用于科学史的研究时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所得的结果与应用者的初衷之差距。总之,“在任何情况下科学计量都不能单独成立。若它要有任何历史价值的话,那么它必须被看作是对传统史学方法的一种补充,偶尔地也是一种修正。”在具有这种意识的情况下,“若在与其它方法的结合中谨慎地利用科学计量,它就可起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对现代科学的研究中。”[②h]

①a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31页。

②a f.furet,quantitative history,in historical studies today,eds.by f.gilbert et al,w.w.notron company,pp.45-61.

③a 王小宽,《国外计量史学的兴起与发展》,《史学理论》,1987年第4期,第123—133页。

①b a.thackray,measurement in th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in toward a metric of science,y.elkana,et al,eds.a wiley-interscience pubication,1987,pp.11-30.

②b f.j.cole and n.g.eames,the history of comparative anatomy:a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science progress,11(1917),578-596.

③b t.j.rainoff,wave-like fluctuations of creative productiv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uropean physics in the 18th and 19th centrry,isis.(1929),287-319.

④b 默顿,《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范岱年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⑤b d.j.de s.price,science since babyl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1.

⑥b 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宋剑耕等译,世界科学社,1982年。

①c d.j.de s.price,the analytical (quantitative) theory of scienc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nature of scientific discovery,in on scientific discovery,m.d.grmek,et al,eds,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0,pp.179-189.

②c g.h.gilbert,measuring the growth of science:a review of indicators of scientific growth,scientometrics,1(1978),9-34.

①d 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宋剑耕等译,世界科学社,1982年,第34页。

②d 金观涛等,“文化背景与科学技术结构的演变”,《科学传统与文化》,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第1—81页。

①e 克兰,《无形学院》,刘jùn@①jùn@①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16页。

②e g.garfield,citation indexes for science,science,122(1955),108-111.

①f e.garfield,citation indexes in sociological and historical research.american documentation,14(1963).289-291.

②f e.garfield,et al.the use of citation data in writ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nc.1964.

③f 参见丁学东编著,《文献计量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57页。

①g d.edge,quantitative measures of communication in science:a critical review,history of science,17(1979),102-134.

②g e.garfield,et al,the use of citation data in writ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nc.1964.p.1.

③g f.furet,quanritative history,in historical studies today,.des. by f.gilbert et al,w.w.notron company,pp,45-61.

①h 参见王小宽:《国外计量史学的兴起与发展》,《史学理论》,1987年第4期,第123—133页。

②h h.kragh,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p,196.

物理学科学论文范文第2篇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CN:14-1344/N)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作为一本综合性学术刊物,该学报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自然科学领域。它旨在为国内外高等院校的教师、科研工作者以及研究生等读者提供一个了解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

积极邀请山西大同大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投稿,并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程序,确保刊登的论文具有学术水平和科学价值。这些论文涉及最新的科研成果、实验研究、理论探讨、方法创新等内容。通过刊登这些高质量的论文,学报旨在推动学术研究的进展,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此外,学报还注重校内外学术交流的推动。它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特邀编辑、特邀稿件撰写人或特邀审稿人,并开展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学术交流等活动,以扩大校内外学术合作与交流的范围。通过与其他高校、研究机构等的广泛合作,学报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学术动态、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致力于发表高质量的科学论文,展示山西大同大学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其广泛的国内外发行和读者群体的多样性,它已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们了解最新科研进展、加强学术交流的重要学术期刊。

物理学科学论文范文第3篇

SCI

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一种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也是当前世界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SCI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SCI创建于1961年,其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Garfield(1925-09-15)。它主要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45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SSCI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Selectively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

二、什么是SCI和SCI期刊的影响因子

SCI是由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简称ISI)于1963年创建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之一。

ISI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所收记录包括论文与引文,其引文记录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书籍、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和其他各种类型的文献。所涵盖的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以下领域: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及化学;行为科学。因此,SCI是一种为国际公认、并被广泛使用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和科技文献检索工具,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被我们称做“SCI论文”。

作为一种独特的检索工具,SCI同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EI(工程索引)、SA(科学文摘)有着明显的区别,其独特性在于引入了“引文索引”概念。其作用是:将一篇文献作为查找的线索,通过收录其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和跟踪其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来掌握该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从而迅速发现与其相关的研究文献。因此SCI每年均对其收录的期刊进行较为客观地评估,以当年一种期刊过去2年内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这2年内该期刊的总篇数,作为该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Factor)。影响因子越高,说明该期刊中的论文被引用的机会越大,影响力也越大。

从出版形式来说,SCI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1997年,ISI推出了SCI的网络版数据库――WebofScience检索系统。该检索系统中的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其信息资料更加翔实,收录期刊更多,同时该系统充分利用WWW网罗天下的强大威力,检索功能更加强大,更新更加及时。

据统计,SCI已收录全球6500种刊物。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2004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9月,SCI收录我国大陆科技期刊78种;同上一年相比,2004年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有稳定增长,SCI论文数增长15.2%,论文被引用篇数和次数分别增长4.4%和4.3%,我国论文过去十年间总被引用数上升了4位,达到世界第14位。然而,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尚没有一个学科的论文篇均被引次数达到世界平均值。EIEiCompendex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EiCompendex数据库每年新增的50万条文摘索引信息分别来自5100种工程期刊、会议文集和技术报告。EiCompendex收录的文献涵盖了所有的工程领域,其中大约22%为会议文献,90%的文献语种是英文。

三、SCI、SSCI交叉关系

物理学科学论文范文第4篇

朗道,何许人也?此人是20世纪上半叶最优秀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因在金属理论、量子力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遗憾的是,这位科学上的巨人,却是个写作上的矮子。他的文学底子太薄,无法用笔表述自己精湛的理论和独到的见解。他一生虽然著作很多,但是几乎没有一篇是他自己执笔写成的,都是由他构思,别人动笔。因此他的内心深处总感到一丝惆怅和不安:自己的思想不能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地表达出来。朗道的教训,值得我们记取!

每当人们提起大名鼎鼎的法拉第,谁都记得是他在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从而确定了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奠定了现代电工学的基础。法拉第还发现了电解定律、磁转旋光效应……此外,他还研究合金钢的各种性质,创制了若干光学玻璃新品种。在物理学和化学上,法拉第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可是,法拉第由于小时候家境贫寒,没有受过良好的系统的教育,文学修养差,语文水平低,他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又缺乏数学说明。所以,他的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后来,他的许多观点,幸亏经过麦克斯韦等人的概括总结和实验的证实,并运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加以阐明,才被人们所认识。法拉第晚年每谈及此,总是引为终身憾事。试想,如果法拉弟“文理兼优”,那他的成就更加不可估量。

富兰克林的远见和泡利的成功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自小就十分重视语文的学习,注重练习写作。富兰克林从10岁时起就失去了求学的机会。他当过学徒、印刷工人、售货员。但他不为环境所困,坚持刻苦自学。为了将来做出一番事业,富兰克林特别喜欢研究写作。14岁那年,他买到一份《观察报》,就下决心摹仿它。他把要摹仿的范文挑选出来,先做一个内容提要,然后不看原文,用自己想出来的一切适当的词句,写成文章,再与原文对照比较;发现错误,便把它改正过来;发现语言贫乏,就背诵词语。为了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有时他还故意把自己的笔记摘要打乱,然后再重新整理。通过严格训练,他的写作水平迅速提高,为后来撰写科学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泡利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曾在194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你是否知道,他还是一位能写出锦绣文章的大才子。可以说,他在科学上的非凡成就首先得益于他的“文理兼长”。

1915年,广义相对论的诞生使物理学发生了深刻的革命。然而,当时能理解广义相对论的人很少,郎之万称世界上只有12个人了解相对论。这说明普及相对论的科学思想已成为科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可是要把相对论的科学思想传播给公众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1917年,在维也纳大学读书的泡利拜读了爱因斯坦的论文后,写了一篇宣传普及相对论的文章,爱因斯坦读后非常满意,当他知道泡利只有17岁时甚为惊讶。泡利之所以能写出如此出色的文章,除了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功底外,还由于他有很好的语言文字修养。泡利生于奥地利,自幼酷爱文学。正是由于他在读书和写作中逐渐培养了对事物的理解力和想像力,使得他在中学时就表现出物理学方面的特殊才华,并以优异成绩考入慕尼黑大学物理系,192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由物理学教授索末菲推荐,担任了《德国百科全书》中《相对论》篇的编写工作。泡利很快完成了长达250页的编写任务,此时他才21岁。爱因斯坦称泡利的文章是“成熟而富有想像力的著作”。泡利在相对论传播中作出的巨大贡献,使他迅速成为科学界的“名人”,为他日后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5年,他在汉堡大学提出著名的“泡利不相容原理”,即在一个原子中不能有两个或更多的电子处在完全相同的状态(四个量子数相同)。这是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之一,用它能够解释原子内部的电子分布状况和元素的周期律。1931年,他在苏黎士工业大学又提出β衰变中的“中微子假说”。他在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和基本粒子理论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其扎实的文字功底使得他的成就广泛地为社会所接受。

“文”和“理”看起来是迥然不同的学科门类,但文理交融已成为学科发展的大趋势,这是人才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泡利的成功不就是对我们的深刻启示吗!

是科学家也是文学家

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搞科学的人一定要有文学修养。”这个论断很正确。事实上很多科学技术人员,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丰富的文学、历史和其他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既是科学家,也可以说是文学家。

“炸药大王”诺贝尔,是发明无烟火药和雷管的大科学家,也是一位鲜为人知的诗人和文学爱好者。他能熟练地运用多种语言,阅读世界多种文字的文学名著,特别爱读英国诗人雪莱的诗。他不仅写诗,还创作出《兄弟与姐妹》《最快乐的非洲》等小说,语言清新,才情奔放。英国著名医学家罗纳德•罗斯,因研究和证实疟疾是由疟蚊传播而荣获1902年诺贝尔奖。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知识渊博的学者,又有很高的文学素养。1910年,他出版了一部题为《哲学》的诗集;1920年,出版了爱情小说《奥莎雷的狂欢》,该小说成为英国20世纪30年代的十大小说之一,后来,又被改编搬上舞台,轰动一时。意大利著名天文学家伽利略,有极为扎实的文学基本功。他的名著《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的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运用十分巧妙的文学手法,塑造了三个不同的人物,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令人信服地宣传了哥白尼的新宇宙体系学说。

至于我国东汉的科学家张衡,精于文墨,擅长创作,更是为人们所熟知。他写过烩炙人口的《归田赋》《两京赋》以及意绪缠绵的《四愁诗》。当代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对诗词创作也有很高的造诣,已写出数百首诗词,并将若干首集成一册,名为《原上草集》。

从人才学的观点看,做到文理相通、文理兼优,这是每个科学工作者的必备条件,也是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巨匠成功的重要经验。因为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任何科技成果的表达、交流、接受,都与语言密切相关,同样也离不开以语言为第一要素的“文章”这个工具。

立志献身于科学事业的广大青少年朋友,请记住王梓坤教授的这段话:“学点文学,提高写作能力,这绝不是小事一桩。有些人文章写得又快又好,意思表达得很清楚很准确。有了这种本事,真是终生受益。”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也说:“看书的面要广,年轻的时候要对什么东西都感兴趣,……看书不要只限于科技书,也可以看看文艺和科学幻想小说……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杂得很,什么书都看……”

中学时代是学知识、打基础的时期,应该学好各门功课。其中语文课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课、工具课,轻视不得、忽视不得。如果在中学时代就患下“偏科症”,重理轻文,就会给以后的攀登造成困难。为此,应吸取朗道和法拉弟的教训,借鉴富兰克林和泡利的经验,做“文理兼优”全面发展的人。

物理学科学论文范文第5篇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和规律大多数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极重要的环节,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当前实验教学普遍存在只重视简单的操作练习的现象。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从器材、方法到表格设计都是按照规定好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很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些学生在实验中只是依葫芦画瓢,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原理和思想。因此必须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例如: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小组学生完成了“伏安法”测量后又有意地诱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再次讨论、分析和考虑获得新方法,并且设计实验电路,选择实验器材,优选实验步骤,得出实验结论。然后对其方案进行及时点拨,以至于一部分学生在探索、操作的过程中,设计出“伏伏法”和“安安法”测电阻的新方案,同时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创造的热情,让学生感觉上实验课既是一种收获又是一种享受。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如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通过创设条件,使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是创新入门,实验是创新之本。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有些学生在做早餐时会发现,同样的情况下,加热一杯牛奶与同质量的豆浆所用的时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电磁炉和微波炉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两种小家电,它们的工作原理相同吗?对电能的利用效率哪个高呢?等等。许多科学家是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有了许多新发现。如阿基米德得出阿基米德原理,是在他洗澡时通过水溢出而意外发现的。又如美国学者谢皮罗在洗澡时,发现水流出浴池时总是形成逆时针方向的漩涡,这是什么原因呢?专家告诉他,这种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因为地球自西向东旋转,所以北半球的洗澡水总是逆时针方向流出浴池,在明白其中原因后,谢皮罗发挥想象,借助类似思维撰写了一篇科学论文,后,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莫大兴趣。

三、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延伸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要让学生真正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教师还要安排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科技创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例如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参观考察机场、工厂、农村、电站等,了解物理知识和科学技术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科技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增强科技运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物理教师要努力拓展学生学习空间,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拓展创新教育的广阔天地,培养学生进行学习研究的热情和提供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发展和亲身体验中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合现代教育要求的创新人才。

物理学科学论文范文第6篇

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从而确定了电磁感应基本定律,奠定了现代电工学的基础。他还发现了电解定律、磁转旋光效应,还创制了很多光学玻璃,在物理学和化学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美中不足的是,法拉第因为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语文水平很低,他写的论文晦涩难懂,所以他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直到后来,法拉第的观点被麦克斯韦等人又加以概括和总结,这才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每每谈及此事,法拉第总是引为终身憾事。

再说说相反的例子。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10岁起就失去了求学的机会,当过学徒、印刷工人、售货员。但他不为环境所迫,坚持刻苦自学。他特别喜欢写作,为了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有时还故意把自己的笔记摘要打乱再重新整理。在这样严格的训练下,富兰克林的写作水平迅速提高,为以后撰写科学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炸药大王”诺贝尔是发明无烟火药和雷管的大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鲜为人知的诗人和文学爱好者。他熟练掌握多种语言,能阅读世界多种文字的文学名著,特别爱读英国诗人雪莱的诗。他不仅写诗,还以清新的笔调创作出《兄弟与姐妹》、《最快乐的非洲》等小说,语言清新,才情奔放。英国著名医学家罗纳德・罗斯,因研究和证实“疟疾是由疟蚊传播”而荣获1902年诺贝尔奖,他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知识渊博的学者,又有很高的文学素养。1910年,他出版了一部题为《哲学》的诗集;1920年,出版了爱情小说《奥莎雷的狂欢》,成为英国20世纪30年代的十大小说之一。后来,该小说又被改编搬上舞台,轰动一时。意大利著名天文学家伽利略,有极为扎实的文学基本功,他的名著《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的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运用十分巧妙的文学手法,塑造了三个不同的人物,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令人信服地宣传了哥白尼的新宇宙体系学说。

我国东汉的科学家张衡,精于文墨,擅长创作,更是为人们所熟知。他写过烩炙人口的《归田赋》、《两京赋》以及意绪缠绵的《四愁诗》。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搞科学的人一定要有文学修养。”事实上,很多科技人员由于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丰富的文学、历史和其他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家和文学家。

从人才学的观点看,做到文理相通、文理兼优,这是每个科学工作者的必备条件,也是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巨匠成功的经验之一。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说:“看书的面要广,年轻的时候要对什么东西都感兴趣,看书不要只限于科技书,也可以看看文艺和科学幻想小说。”

物理学科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社交网络;科学论文;传播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01-02

社交网络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公众新媒体信息沟通平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距离、加速了信息传播,科学论文作为信息传播中的分支,通过科研工作者及大众的应用、传播实现了科学论文在社交网络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现在学术期刊的发展受到了新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影响出现危机,既有科学交流体系不断变化,开放存取模式的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科学论文为大众所用,这对于变革现有科学论文交流模式与传播体系有重要意义。下面对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机制进行探究。

一、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现状分析

(一)社交网络对学术传播的影响

社交网络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现代人的交际活动与形式,科学论文作为有别于一般的信息资料,在社交网络出现后进入了“零壁垒”传播时代,社交网络诸多功能的开发与应用为信息的传播、应用等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同时也使得现代科研工作者进入了全新的交流时代,促进了学术的大范围与高质量传播。

社交网络使得学术传播不再局限于纸质杂志,突破了原有的科研小圈子,极大的拓展了学术交流的时空界限、组织界限与知识边界,移动社交网络的存在使得现代学术领域与其他领域的沟通变得更加频繁且多元化,使得更多公众参与了学术论文的理解、参与了科学的发展与实践过程。社交网络中,人们对于优质知识的渴望与汲取让学术传播变得火热,多样化的知识传播途径与形式让科学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开放网络环境下,公众对个人价值的认可更多的由知识贡献程度决定,这使得在交互性、即时性网络平台中,科研工作者更愿意谈论自己的工作,在不影响科研工作进展或保密性的前提下,将有价值的知识传播给更多公众人群,也方便作者与读者在开放的交流互动中不断进步。科学论文在网络上的传播,本身就代表了学者将自身认知结构、知识背景展现给更多人的渴望,是对自身知识体系的一种完善与架构,社交网络工具的应用也让更多第三方参与了知识的传播与建构,为进一步提升学术信息的价值与含金量奠定良好基础,为学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支持。

(二)开放存取对论文传播的影响

仓储网站对论文的传播有较大影响,以典型的开放存取运动为例,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主要是根据期刊文献类型提供各种下载服务,有收费、免费之分,也有网络电子期刊、纸质试刊等之分,有专门学术机构创造的专门学术资源数据库,也有专门网站创造的期刊资源数据库,提供不同权限、不同类型的下载服务。就目前来看,免费下载无疑会极大的提升学术资源的下载量,促进论文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这对于更多用户享受到优质学术资源服务有重要意义。就目前论文传播数量而言,国内的知网、万方、维普等一系列平台都提供了大量的论文下载,包括出版商、杂志期刊等在内的支持者在进一步加强网站资源建设、提升优质的硬软件服务、提供增值服务、升级服务质量、探索个性化服务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探索。

(三)社交网络中开放存取论文传播情况

社交网络开放环境下,开放存取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学术论文的门槛被降低,越来越多的公众可直接接触到论文而无需通过专门网站,随着学术潮流的掀起,科研工作者也更愿意参与大范围的学术互动,使得论文资料的传播更为快速。以开放存取较为典型的存储网站为例,从传播速度和实效性来看,仓储网站无疑不及社交网站,虽然在论文出版与收录上有一定优势,但是网站的专业性与知识性决定了它始终只能为小部分人服务,在社交平台上,可供应用的群体潜在可能性被不断扩大,因而论文传播的范围、影响了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这缩短了学术论文融入信息交流所用的时间、降低了传播成本。

结合当前国内最为典型的新浪、腾讯微博两大社交网络平台中论文传播情况来看,无论是论文数量、转载次数、下载次数都有着显而易见的逐年提升,话题讨论数量与热门程度远非之前可比,提示了社交网络环境下科学论文传播的新局面、新气象,这对于促进科研论文的进一步创作、传播与应用都有积极效果。论文传播在社交网络的火热并不单纯有利于促进有价值知识的大范围传播,对于提升知识的利用速率、加快知识向技术与实践转化都有重要价值。

二、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机制分析

(一)传播客体分析

社交网络中的科学论文传播,科学论文本身是重要客体,受社交网络本身开放性影响,客体被面向全体公众开放。由于科学论文本身的特殊性,在知识域下科学传播以高价值的知识信息为主,在事件域下以社交平台信息向公众传播,这个公众包含一切科学研究者及普通层面上的社会公众。正是由于科学论文作为传播客体的这一特性,它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才凸显出极具特色的表现,使论文传播展现出不同层次。

知识域下作为专业知识载体的论文本身就承担着专业领域范围内的知识传播重任,社交网络环境下这一传播责任以更快、更广、更为鲜明的方式存在,更多学者可以依靠社交平台的开放性与功能性参与到论文的讨论中来,原本借由仓储平台与网站发挥的文献引用功能逐渐被弱化,科学传播变得更加专业且高效。尤其是社交网络中即时评论、在线互动等功能的开发和社交网络技术的成熟,更为专业且高深的专业领域的讨论将会逐步形成规范,在出版前后形成一定专业话题热潮,有助于专业领域内研究更进一步,为更多科研工作者提供新想法、新思路、新灵感,有助于促进专业进步与创新。

事件域下的公众传播,科学论文更多的是作为事件进行传播,根据论文的题目与内容引起相关人群的兴趣,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增强话题的兴趣度与影响力,从而进入诸多新闻媒体或媒体工作者的严重,使得论文的影响力得到扩大与发酵,从而使论文传播作为事件的特质越发明显。这种传播模式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内增强公众对于专业知识的兴趣、好奇心,有利于知识的科普与应用,在社会范围内向掀起更广泛的影响力。

(二)传播过程分析

社交网络与开放存取的结合极大的改进了科学论文的传播模式与途径,使得学术信息的传播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人前。在传播过程上,论文文档或通过电子出版平台或借由信息平台进入公众视野,在社交网络平台运作下,新闻媒体、公众、学科同行都积极参与到扩散中来,如果有高知名度与话题度的名人进行推送,这种影响力将会在短时间内上升一个台阶。论文在传播的过程中,将会被无数读者进行评价、转发或者再加工,在这期间,论文的含金量、话题度或者公众的感兴趣程度都会进一步变化,有可能自媒体、新闻媒体、专业知识平台都会参与到其中,这将会对论文的传播形式、传播途径、传播内容造成进一步的影响,方便更多公众接触到论文资料,并为传播影响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三)传播机理分析

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快速传播主要受成本机制、宣传机制与动力机制共同作用。成本机制上,社交网络信息传递成本较低,主要由网络工具成本、网络费用成本为主,在传播渠道上成本可忽略不计,社交网络凭条本身的低门槛极大的降低了获取论文资料的成本,通过各类直接或间接链接让学术资料在短时间内快速、大范围传播。宣传机制上,社交网络中最典型的宣传机制是名人效应与社交平台或软件自身的推荐精选,前者主要以公众知名人物为代表,诸如明星艺人、知名作家、科研工作者、小说家、意见领袖等等,这些人有着大量关注人群,这类人的推送将会形成传播的中心节点,以此为中心连接着网络的各个角落与人群,也是目前社交网络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群体。推荐精选作为社交平台或软件等推出的相应功能,主要是针对个人关注取向、知识点与兴趣点等进行推送,并就一些优秀精选资料等进行强力推荐,扩大影响力。内容机制上,论文内容本身或者经过后期加工的内容实体直接构成传播优势,公众对标题、对内容感兴趣的程度都会直接影响传播影响力,或者公众对论文的评价与推选也会直接影响传播路径与传播速率。以上三种机制共同作用,构成了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机制,对现代开放网络环境下学术资料的新传播产生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网络环境下,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等与学科同行、专业知识平台愈加密切的联系,论文的传播更被推波助澜,在知识域与事件域之间的游走,无论是话题度、公众认知度都会大幅度提升,虽然这种影响力有好有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都将迎来全新的形态与局面。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比以往更快、更高效,科学论文传播影响力的扩大使得现代学术交流、传播质量逐步提升,有利于构建全新知识传播平台,对于社交网络环境下了提升信息传播含金量、促进知识普及与应用有重要意义。要立足于现代社交网络环境下科学论文传播机制,进一步挖掘学术传播与社交网络的融合潜力与价值,为科研工作的进步与创新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乐,王勇,王东安,等.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预测的研究综述[J].信息网络安全,2015(5):47-55.

[2]胡海洋,李忠金,胡华,等.面向移动社交网络的协作式内容分发机制[J].计算机学报,2013(3):613-625.

[3]卢长宝,李娜.社交媒体负面口碑的传播机制及理论模型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46-53.

[4]王超,刘骋远,胡元萍,等.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稳定性研究[J].物理学报,2014(18):83-89.

[5]王国燕,韩飞飞,梁琰.源于科技论文的前沿科学成果网络新闻传播机制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5(1):77-81.

物理学科学论文范文第8篇

SCI简介

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一种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也是当前世界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SCI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SCI创建于1961年,其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Garfield(1925-09-15)。它主要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45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SCI的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还发行了互联网上Web版数据库。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

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SCI将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CompactDiscEdition,简称SCICDE),SCI-E(SCI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6650余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其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所谓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指报道这些成果的文献大量地被其它文献引用。即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的引用,来说明文献之间的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文献的影响力。

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Content,简称CC)作为数据源,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这其中,含有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4500种;扩展版收录期刊6650余种。SCI每年收集论文数达六七十万条。

SCI索引形式

SCI主要摘录科技期刊和专利。被选用的期刊上所刊载的每篇文献,包括论文(无代号)、摘要(A)、评论(B)、编辑部文章(E)、通讯(L)、会议资料(M)、专利(P)、评论和书目(R)都逐一加以摘录。尤其把每篇文献后所附的参考文献一一认真著录,并按照一定格式编排起来。在论文索引方面,它是以来源索引为基础,另配有四种引证索引(即作者引证索引、专利引证索引、主副事物引证索引及机构引证索引)。

SCI的索引方式有4种。引文索引(CitationIndex)按第一作者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用于检索作者发表的论文;期刊源索引(SourceIndex)按每篇论文的完整文题排列,用于检索论文主要内容;主题词索引(PermutermSubjectIndex)通过标题词汇或主题词查找某学科、某专业方向涉及文献,光盘版已通过SCI'sKeyWordsPlus追溯出现在论文所引参考文献中的单词、词组与短句,扩充了印刷版的容量;机构索引(CorporateIndex)按地域、字母顺序排列,检索每篇论文的所属机构,或某机构用于统计所发表的论文,也可用光盘版与在线版方便地查找此索引

SSCI简介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期刊为1300多种。

SCI、SSCI交叉关系

SSCI对其收录期刊范围的说明中明确告知该数据库中有一部分内容与SCI重复,这是因为学科之间本身有交叉,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的研究在文献中的自然反映。另外,SSCI从3400余种自然科学期刊中,通过计算机检索文章主题和引文后,生成一个与社会科学有关的文献目录,此目录再经ISI编委会审核,选择与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文献加入SSCI。因此SSCI也收录了相当数量的自然科学文献,二者的交叉关系更为密切。

什么是SCI和SCI期刊的影响因子?

SCI是由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简称ISI)于1963年创建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之一。ISI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所收记录包括论文与引文,其引文记录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书籍、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和其他各种类型的文献。所涵盖的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以下领域: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及化学;行为科学。因此,SCI是一种为国际公认、并被广泛使用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和科技文献检索工具,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被我们称做“SCI论文”。

作为一种独特的检索工具,SCI同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EI(工程索引)、SA(科学文摘)有着明显的区别,其独特性在于引入了“引文索引”概念。其作用是:将一篇文献作为查找的线索,通过收录其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和跟踪其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来掌握该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从而迅速发现与其相关的研究文献。因此SCI每年均对其收录的期刊进行较为客观地评估,以当年一种期刊过去2年内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这2年内该期刊的总篇数,作为该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Factor)。影响因子越高,说明该期刊中的论文被引用的机会越大,影响力也越大。

物理学科学论文范文第9篇

SSCI对其收录期刊范围的说明中明确告知该数据库中有一部分内容与SCI重复,这是因为学科之间本身有交叉,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的研究在文献中的自然反映。另外,SSCI从3400余种自然科学期刊中,通过计算机检索文章主题和引文后,生成一个与社会科学有关的文献目录,此目录再经ISI编委会审核,选择与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文献加入SSCI。因此SSCI也收录了相当数量的自然科学文献,二者的交叉关系更为密切。

SSCI简介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期刊为1300多种

ISI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所收记录包括论文与引文,其引文记录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书籍、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和其他各种类型的文献。所涵盖的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以下领域: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及化学;行为科学。因此,SCI是一种为国际公认、并被广泛使用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和科技文献检索工具,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被我们称做“SCI论文”。

作为一种独特的检索工具,SCI同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EI(工程索引)、SA(科学文摘)有着明显的区别,其独特性在于引入了“引文索引”概念。其作用是:将一篇文献作为查找的线索,通过收录其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和跟踪其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来掌握该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从而迅速发现与其相关的研究文献。因此SCI每年均对其收录的期刊进行较为客观地评估,以当年一种期刊过去2年内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这2年内该期刊的总篇数,作为该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Factor)。影响因子越高,说明该期刊中的论文被引用的机会越大,影响力也越大。从出版形式来说,SCI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1997年,ISI推出了SCI的网络版数据库WebofScience检索系统。该检索系统中的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其信息资料更加翔实,收录期刊更多,同时该系统充分利用WWW网罗天下的强大威力,检索功能更加强大,更新更加及时。

物理学科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物理实践活动;有效途径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变化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人类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是单纯依靠劳动力、资本、原材料和能源,而是依靠知识要素,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人才资源的创新能力。今天,在谈及应试教育的弊端时,人们说的最多的是学生的负担过重,而对于应试教育忽视甚至扼杀学生创新能力的致命缺陷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此,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并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教会学生运用知识、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运用之妙,在乎一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成长的内在动机的唤醒,使学习活动是自觉自愿的;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该是基于学生智慧发展水平的;教育还应将学生带入精神充实、富于理智挑战的境界。总之,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新的教育理论和模式,正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价值取向。

一、创新教育的特点

1.创新教育更加注重启发诱导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创新教育的教学原则之一,用创设启发诱导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创新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在物理实践活动中,教师提出启发性、准确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最好训练方式。我们不能要求学生一开始就提出尖端性问题,但如能从现在培养和鼓励学生养成提问、思考的良好学风和习惯,就能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迅速发展。学生能质疑提问,是一个进步。尽管有时乱猜想、闹笑话、出差错,但这也是学生敢于大胆提问、质疑的表现,是深入学习的起点,是激发创新的火花。

2.创新教育更加注重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原则是传统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对其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即承认个别差异、尊重个人价值。既促进有特殊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发展,也注重每一个学生身心、个性和才能尽可能地发展,注意追求个人独特个性和独立人格自由充分的发展。

3.创新教育更加注重能力培养

创新教育在教育方法和理论上,从传统的“学到了什么”转向“会学什么”和“会不会学”。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广泛地运用发现法、情景法、暗示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首创性、求知欲。在物理实践活动设置上,把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探究发现的能力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教师的主要精力在于思考、计划和组织创新的活动,只有创新的物理实践活动,才能培养出创新能力。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一起互相影响、互相讨论,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力。反之,则不但不能培养出创新力,反而会压抑、束缚人的潜在创新欲。

二、物理实践活动是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们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阵地和机会,让学生在物理实践活动中真正领略创新和实践的快乐。

1.寓乐于玩,激发创新欲望

对中学生来说,物理实践活动是他们玩乐、探索和创新的天地。物理实践活动的设计要达到让中学生在“玩中学”,通过“玩”让学生学到知识,发展学生的直觉和动手能力,启发学生在做中玩,让他们进行实践而不是照本宣读背定律,并学会交流。因为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间和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安排活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良好素质。

2.满足好奇,培养创新精神

好奇是创新力的种子,是创新思维活动的动力。中学生的好奇,一方面反映了他们的不成熟,另一方面反映了他们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努力使学生的好奇转化为创新的萌芽。在班内、校内举办现代科技知识竞赛,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让学生明白学习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了解人类科技进步的历程和科学探索的基本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努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兴奋点吸引到物理实践活动上来。

3.诱发灵感,发展创新思维

想象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学生的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它是对以前的表象进行的选择加工和改组。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创新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想象,为发挥想象力创造条件。想象能产生灵感,灵感是创新力的内燃机。灵感有其偶发性,而中学生的灵感往往产生于想象中的一刹那。想象更能激发兴奋点,而兴奋是创新能力的翅膀。兴奋时大脑的思考能力特别灵活,并且思路清晰,有独到的见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我们不能把它看得太神秘,也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做出惊人的成绩。创新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后天培养训练的结果。为此,开展物理实践活动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写一篇物理小论文、讲一个科学家小故事、参加科学制作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是凭空而生的,也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只有运用多种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才能使学生愉快地吮吸科学创新的乳汁,活跃青少年创新的思维活动,展开他们创新想象的翅膀。

三、物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1.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可采用两种形式:一是开设“思维课”,给学生通俗而详细地讲解科学思维知识,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技能;二是举行物理学史报告、讨论会,引导学生深入地研究科学发现。

2.科学论文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物理学科论文分为三种形式:一是知识归纳式,即在每章知识学完后及时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以图表、图示或线索进行归类;二是心得体会式,在学期中或学期末指导学生整理知识,写学习收获;三是指导学生随时把学习中的创新性见解整理成文。科学论文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工能力。如我任教初二的三个班时,在学“声”的一章时正值学校基建繁忙,噪声对学习的影响比较严重。学完这一章后我布置了题为“怎样减少工地噪声对教学的影响”的小论文,学生写作愿望强烈,而且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写得比较好。

3.科学制作活动

科学制作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科技制品,如:开展制作小乐器的活动。有的学生用牛皮纸和可乐罐制成了架子鼓;有的用雪碧瓶和粗沙子做成了砂器;有的用长短不同的废锯条做成了编钟等。

结合省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学生报名参加竞赛。如设计太阳能车或船,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只给学生一块太阳能电板,其他自己设计,自己创作。具体要求创意设计要有新意,要有车、船的形状。通过活动,学生在太阳能车、船创意设计比赛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4.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

这类活动是以信息收集为主的实践活动。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在计算机网络上查找信息资料,参观博物馆,调查、采访等方式获取信息,然后整理加工。把这些资料整理、改写成论文、调查报告等,用学生能听懂的语言在班级内进行交流。

5.探究性实验

这类活动能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我们从学科和生活中选择或设计具有实践性的探究课题,让学生采用类似于科学探究的方法主动探究、发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实践活动,选择课题范围小,研究和实验的操作性强。课题来源可以是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实践活动参考题,也可以是由教师设计的课题或学生自己提出的感兴趣的课题。

四、物理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作用

在物理实践活动中,教师是学生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对具体活动进行指导。在每一次物理实践活动开始时,教师要讲实践活动形式,内容范围,研究方法(调查、查询、搜集资料、实验等),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写论文、写实验报告,指导学生对活动作总结。教师在物理实践活动中,逐步教给学生科学的、正确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捷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逻辑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等优秀品质。作为基础教育的初中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为学生开辟“创新之地”,提供“创新之时”,培养和造就有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人才。

世界著名创造学专家奥斯本认为“人人都有创造力”。但不是每个人的这种潜力随时可以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各种途径的开发和训练才能变成现实。因此,根据创新教育的特点,在中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物理实践活动,能切实有效地开发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税务征收论文范文 下一篇:税收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