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课程范文

时间:2023-03-13 12:29:30

物理新课程

物理新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理;新课程;改革;成长

一、变讲为悟,让学生自己在对知识的思索中体验、感悟

一位老教师听过我的课后,曾经这样问我:“你讲得挺明白,也挺好;可是你是否想过,你讲得再好,学生一定会明白吗?学生是否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体验和感悟?”经老教师的这一问,我开始思索这个问题。以往教学时,一上课就声嘶力竭,嗓子常常讲哑了,将知识重复来重复去,学生到底学会了多少?记得一次期末考试,一看到试卷,我就高兴得不得了,试卷上几乎所有的题目类型我在平时上课过程中都讲到过,我心想:这一次我所任教的班级考得一定很好。与我搭档的老师还担心得不得了。可是,结果出来后,却令我吃惊而难过,讲过去的题目还不如别的班级没有讲过的效果好。赞可夫认为:“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使学生掌握到真正的知识,就必须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自此以后,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用简练的语言去概括,其余的时间则留给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这样做,既为喉咙找到了“良药”,又使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方法。

二、师生互问,让学生在质疑中进步

传统教学中,一般是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来回答。再看我们的学生,一个个皱着眉,低着头,极不情愿地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如果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法解决问题,这将会极大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为了让他们明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对他们说:“综观科学史,大凡有建树的人,都具有‘健全的怀疑精神’或者‘刨根究底的好奇心’,敢于并善于对传统的知识、流行的观念质疑,这往往是他们走向科学殿堂的第一步。明代陈献章说得好:‘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时常受到鼓舞,经常提出一些有趣且令人回味的小问题。例如,在刚刚学完《声现象》后,有的同学就提了这样一些有趣的小问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为什么我们的手脚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声音?

2.月球上没有空气,交谈时必须用无线电话,我们知道:固体可以传声,且传播速度比气体快得多,那么我们在地球上随便拿一块小石头放在嘴边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

3.超声波虽然频率很高,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但并不代表不存在,为什么没把我们的鼓膜震破?

尽管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简单,有的甚至“多此一问”,但是同学们在提出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既进一步理解了所学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科学的发展在于创造,而创造的起点在于疑问,如果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新的见解。如果一切都以书本为经典,以教师的讲解为规范,就不可能有创造,科学也就得不到发展。物理课堂教学就是要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搞科学,努力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善于质疑,在质疑中不断进步。

三、复习课让学生走出“题海”,使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命—自考—自评”中进步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复习课,一般都是教师课前准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去做,以求考试中能考到同类型的题目,导致学生成了“知识容器”。一到考试,学生就赶紧巡视一下题目是否做过,如果稍微发生变化就会无所适从。这样的复习课为复习而复习,为训练而训练,学生越来越感到枯燥无味,对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感受学习的快乐了,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新课程理念不仅要求学生学会知识,更突出要求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为了避免复习课为复习而复习,我提倡学生自己梳理知识结构,将章节或单元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必要时教师出示自己设计的知识结构;对于学过的物理公式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编练习题。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平时小测验,改变以往“一卷”制,每一位同学出一份题目并附有参考答案,经老师检查后,根据试题的难易情况,分发给不同的同学进行测验,再由学生当“老师”相互讲评,使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命—自考—自评”中进步。

四、发挥学科特点,让学生在实验中拓开思维的空间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那种“关上门,期望自己在缺乏实践的寒冬里春暖花开”的事实是不可能存在的。要想使学生掌握一门技能,就必须放手给他们,为他们创设一定的环境,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开拓他们的思维。例如:在授完托盘天平的使用时,我为他们准备了一大包漆包线,让他们设计出很快知道漆包线长度的方法(没限制器材)。学生设计出了如下方法:

1.用刻度尺直接量出来。

2.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然后用刻度尺量出1米的长度用剪刀剪下来,再用天平称出1米长漆包线的质量m1,用总质量除以1米长漆包线的质量,就是总长度,即L=m/m1。

3.先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再用天平称出50g漆包线,用刻度尺量出50g漆包线的长度L1,则总长度L=mL1/50。

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在动手中认识到哪种方法最简便实用,开拓了思维。

五、走进生活,让学生体验到物理服务于生活

物理来源于生产、生活,并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如果能创设好情景使学生体会到这点,将会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在学习《大气压强》时,我模仿“气功”大师,通过憋气、运气、跺脚、伸腰等一连串优美而夸张的动作,将一只手插入半盆水中,然后大喊一声,将脸盆用一只手吸了起来。

同学们看得目瞪口呆,不知老师用什么办法能把半脸盆水提起来。等老师把手伸出,原来手中有一塑料吸盘,这种吸盘可以贴在镜子或墙壁上,可用来挂衣物等,用手将吸盘内空气挤出后,利用大气压,便可把脸盆吸了上来。从而顺利引出了《大气压强》,并揭穿了生活中的“空手取物”伪科学表演。

在学习《物态变化》时,让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冬天冰花为什么会出现在窗玻璃的内表面,而在炎热的夏天自来水管会“出汗”,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它会帮我们揭开好多生产、生活的疑惑。

物理新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 物理教学 备课

教学备课策略主要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备课谈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备物理课程标准

物理课程标准对教师全面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物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

学习物理课程标准要把握模块中各条“标准”的要求,准确地把握模块对各条“标准”的要求,就能把握教学的尺度和关注的重点、难点,做到详略得当,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例如:物理课程标准对“运动的描述”的要求是:能用公式和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即标准要求学生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等描述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注意不要在此设置难题或偏题,用公式描述匀变速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抽象、准确等特点,感受数学方法的奇妙,认识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学生会用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从而认识图象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即与数学公式相比,图象法显得直观、形象、生动,在解决物理问题中让人一目了然。

二、备物理教材

备物理教材,首先要通读教材,把握课程框架结构。高中物理共同必修课程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如《物理》(必修1)和《物理》(必修2)两个模块,共同必修模块旨在引导学生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备物理教材,要细读教材确定“五点”:(1)知识点,即教材中物理知识的要点;(2)重点,指课文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有现实意义的部分;(3)难点,指学生难以理解把握,容易出错、混淆或思想难以接受的内容。比如,新教材中的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就是难点;(4)能力点,指课文中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时所体现的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这也是新教材高度重视的部分;(5)思想点,指课文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能提高思想认识、升华价值观的内容。

备物理教材,要精读教材,协调好“六个”关系:(1)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关系。即知识目标、能力培养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结合起来;(2)传递知识、培养能力与陶冶情操的关系。即要以传递知识为基础,以发展能力为重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3)物理事实和物理原理的关系。教材中包含有丰富的物理事实材料和物理基本原理,它们是统一的。在教学中,做到物理原理统率物理事实材料,物理事实说明物理原理,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4)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既要突出重点,也要兼顾非重点,全面而又重点地进行教学;(5)适度与非适度的关系。即教学必须有适当的难度、广度、深度和一定的高度,做到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6)教法和学法的关系。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会学”“想学”,会思考,会做人。

教师在备物理教材时,既要钻研教材,更要超越教材,灵活运用,随时关注生活,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并及时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只有把自己变成了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备学生

备学生就是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需要、经验、兴趣爱好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在备课时不妨认真思考以下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支撑新知识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还缺乏哪些知识和经验?(2)学生有什么物理学习的“需要”?这些需要与知识之间有何联系?如何在教学中强化它们?(3)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识学习所必须掌握的技能?(4)学生有哪些物理兴趣、爱好亟待激发,以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动机?(5)学生对哪些物理知识能够自己学会?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6)学生具有了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7)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

四、备物理课程资源

物理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物理课程目标实现的所有因素与条件的总和。包括物理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物理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准备、广泛利用以下物理课程资源。

1.媒体信息

媒体信息主要来源于电视、互联网、报刊、图书馆等方面。媒体信息具有直观、快捷、丰富、生动等特点,易于收集和整理,是物理教学中比较活跃的因素,广泛收集和利用物理媒体信息资源,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2.生活信息

重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重视与技术、社会的联系是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把物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如新型电器中的物理原理,公共交通设施、交通工具某些新装置的物理原理等。

五、备物理教学方法

备方法是物理备课的重要环节。主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使之整合为有效的教学。

1.备方法要从教学实际出发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有利于物理思维的激活,有利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建构。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和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能力水平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2.备方法要注意学习方法

新课程重视对物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要以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备课时我们应努力做到:①学生自己能自己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学;②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迁移类比──诱导学生学;③学生难以理解或不易接受的,探究分析──指导学生学;④学生独立学习困难的,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学。

3.备方法要灵活开放

课堂有许多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恰当地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同时在教学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使师生积极互动,发挥出创造性来。

参考文献:

[1]徐祥宝;;对撰写物理教学设计的新思考[J];物理教学探讨;2008年05期

[2]覃卫东;;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以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为例[J];广西物理;2006年01期

物理新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 试卷 中考物理教学

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物理试卷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考查,不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淡化了素质和特长,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缺乏人文的关怀,以试卷为本,从而影响了对学生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难怪人们以往常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在新课程的理念中,物理试卷从试卷结构和试卷内容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所以中考物理教学的措施和策略值得我们去探究。

一、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

(1)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当前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例:在家里的浴室中,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A:浴室地面应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

B:人沐浴时穿的拖鞋底带有凹凸花纹

C:脚底下放一条毛巾

D: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

点评:试题联系生活实际,将增大摩擦应用到家庭中浴室防滑措施之中,突出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考虑物理学科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试卷内容应该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体现物理学科本位的改变。

基于物理学科的课程价值,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可以把学到的物理知识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带来一种新的价值观。

(3)新课程对于学习的内容留有相当大的余地,试题应该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挥。

(4)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发展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教学在关注学科的同时更注重关注人,重情感、重育人,以人的发展为本,体现人文的关怀。

二、中考物理教学的措施和策略

(1)团结协作,群策群力。首先,各位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顾及全面,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加,注重整体提高,不搞个人作战。其次,新课程教学法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在探究性学习中,在参与式学习中,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2)优化师生情感,重视情感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信其道才能行其道。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所以,成绩的好坏,分数的高低,不应是妨碍教师对学生是否用情的理由。在批改作业时,在测验试卷上,写上一些亲切近人的语句:“有进步!”,“继续努力!”,“继续发扬!”,“老师相信你能行!”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人文关怀。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加强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验是学好物理的基础,实验考查是中考改革的必然趋势。在中考总复习中要重视复习实验的内容,有的实验一定要再动手做一做,做到温故知新。在实验中,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一定能得以尽情发挥。

(4)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注意学科渗透,关注社会热点,关心科技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合理地将物理课程与生活、科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有机整合。同时,经常提醒同学们时时留心身边的物理现象,关注社会与自然的应用题。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试卷的改革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工作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要扎实搞好新课改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贡献聪明才智和付出辛勤汗水,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进一步去探究。

参考资料: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行涛,周卫勇主编《初中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

物理新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取向

一、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高中物理教学主要着眼于学生全面的发展,包括物理知识的获取和学生身心的发展。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效果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新课改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高中物理的内容编排做了重大调整及要求的侧重点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一)学习过程中的体现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将目前普遍存在的题海战术、机械的训练教学方式方法,转变为启发和引导,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改革教学,在学校方面为实现高中课程的基础化、多样化和选择性提供经验,也为同学们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舒适的环境。新的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传统学习过程,只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强调知识的重要。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偏重于死记硬背。而物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是物理课堂教学的指引者。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把科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怎样才能在新课程标准下建设新的学习模式,是新的时期教师面对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创造性地探索不同的学习类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教学方面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重点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在这方面得到了体现。课堂教学上反映出教师已经从开始的只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注重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教师们正在努力实践新的教学方式,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已经开始深入一线教师和领导心中,并构建全新的价值体系。

(三)差异化教学的体现

差异化教学是教育体系中,根据兴趣导向以及天赋差别的不同,所组织的人才培养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促进学生特殊才能迅速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差异化教学在高中物理课本内容的安排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高中物理课本包括五个选修模块,理科生要求两个必选三个自选,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块。教学的重点由注重传授知识向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转变,为每一个同学自身潜能都得到最大发展,新课标中已将差异性的教学融入其中,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二、高中物理新课程取向思路

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引入真实的社会生活、人类活动等,要求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课程,从物理课程走向社会”的思想。

(一)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强调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与体验活动,物理课堂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中心,是师生进行探索学习的场所。为了强调物理学习的研究性,学校要重视物理教学的过程与方法。高中物理采取的物理研究性学习方式主要有:老师为学生展示人类进行物理探究的历史过程;学生自主、合作进行物理学科研究;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学科的研究。

(二)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强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老师的主导作用,将物理课程交给老师与学生,通过设计开放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师生提供可自主开发、利用物理课程资源的空间。

(三)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强调加强物理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以及科技发展等相互联系,加强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融合、渗透,将社会科技与文化科学的发展趋势反映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更多知识,拓宽知识面。

三、高中物理教师教育模式

新课程要求物理教师具备广泛的文理素养,丰富的物理探究活动经历,对物理课程、教学、学习的深刻理解以及相应的物理教育智慧。新课程改革中,我国传统的物理教师教育模式有自身的缺陷,也为高中物理教师教育明确了发展的方向,不能一味强调师范性,也不能一味追求学术性,要找出适当的平衡点。

(一)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之间要实现相互联系,共同促进物理教师教育,就要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理选修课程供他们进行自由选择,同时规定选择课程的基本学分,要求学生达到规定学分;要对物理系学生的物理教育专业课程、物理教学的研究训练内容以及物理教学的技能训练内容进行最低限度的规定;要对物理系最基本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及物理学最低限度的专业训练内容进行规定。

(二)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联合开展物理教师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师范院校中具备较高物理学术研究水平的要保留其师范教育传统,再参照综合大学的发展模式,发展各类非师范学科,逐渐实现师范院校的物理学科研究氛围、高学术性以及多学科性。部分师范院校并入综合大学,成为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发展其多学科性与高学术性。学校可在二级学院进行招生,让学生在前四年学习物理学专业知识教育、物理学专业内容训练以及基本的文理教育内容,在第五年根据学生的未来职业意向,选取学生进入物理教育学院进行物理教育的专业训练。师范院校与相邻的综合大学联合,师范院校只招收师范生,若是准备未来从事中学教学工作的学生,可将其送往综合大学学习;若是未来准备从事物理教学工作的学生,则可让其在大学的最后一学年回到师范院校接受专业性的物理教育训练。

物理新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概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方法

物理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很多学生却认为物理难学,物理题难做,尤其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刚刚由初中校门走出来,虽然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但往往被残酷的现实所击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把高一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教学观念方面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来讲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它在多方面给物理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和课本为主,但随着新课标改革中“注重培养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的理念的深入贯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开始转变教学观念,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主观体验。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更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尤其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更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而物理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实验的重要作用,更有一些教师认为做实验不重要,可有可无。但实际上,物理作为一门实践和理论紧密联系的学科,更应把抽象的物理学知识带入实际的活生生的现实中。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对于高一物理教学来说,更应培养学生对高中物理课程的兴趣,使学生有充分、自由、自主的时间去观察现实中出现的物理现象,让学生在观察中了解事物的本质,发现规律,把物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现如今,很多高中学校已经设立了新的实验室,为学生的物理实验配备了相应的工具和材料,为学生打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交流平台,为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教学评价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传统物理教学中,对于教学评价没有完整的体系进行规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无法放开手。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目的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这就使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评价时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建立开放性的课堂。另外,新课程改革之下的高一物理教材在知识点方面有所减少,在难度系数上有所降低,一些教师会担心在高考的指挥下,这些知识会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很多教师采取了教材与课外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课外书的结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长了学生的认识,扩大了学生的物理知识量,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有一定的帮助。

物理作为一门具有实验性的自然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有了新的探索,尤其对于高一物理教学来说,它是整个高中物理教学的基础性阶段。因此,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新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验证实验的设计[J].物理通报,2006(12).

[2]陈小泉.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物理通报,2006(11).

物理新课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 科学探究 意义 实施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是与科学内容并列的。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新课程实施以来,“科学探究”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无疑会为物理教学带来蓬勃朝气,极大地改变着师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本文仅就物理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谈些看法。

一、课程中科学探究的三重意义

第一,它是一种学习方法,强调学生自己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知识、体会科学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第二,科学探究本身也是学习的内容。平常所说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怎样进行科学探究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以前我们对这类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要通过对探究过程的反复体验,学会怎样进行科学探究。

第三,科学探究还是一种精神。要用这种精神探索和研究自然规律,也要用这种精神学习整个课程中的所有内容。

二、课堂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应注意的问题

1、把科学探究与做实验等同起来

在实施新课程以前,也强调实验,但实验多以测量、验证为主,探索性实验较少,并且强调实验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做实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会运用、更不容易忘记。着眼点仍然只是知识,与课程标准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并不一致。在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希望学生通过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另外,过去的实验只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方面,把科学探究仅仅理解为动手操作是不正确的,是片面狭隘的。课程标准中对探究的要素、探究能力的要求都有明确的说明,新课程强调科学探究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实践精神,因此,我们在进行探究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动手,更要真正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提倡科学探究,新教材中有许多探究性实验,如果实验器材不足,可以想办法做替代实验。用看似不是正规实验器材的身边材料做实验,不仅可以弥补实验仪器的不足,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另外有些实验可以按照科学探究的思路进行演示,也就是除了动手操作是由教师或学生代表来做以外,其余的都可以按探究的思路让学生动脑,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上。科学探究决不仅仅是动手实验,它的含义要广得多。我们要通过新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分析解决处理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把科学探究当成僵化的教条

在新的课程理念中,科学探究不仅是一个教学内容、一种教学方式,同时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我们要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贯穿到教学的始终。而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科学探究当成生搬硬套的程序进行教学的行为无助于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课程标准归纳出了科学探究几个要素,教材中有一些旁批、注释,这是为了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理解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创造性活动,不应使学生误认为科学探究有现成的“套路”,因此探究教学的关键不在表面的形式而在体现科学探究的本质。要使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变得不轻信盲从、不迷信权威,遇事会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证明、追根问底。因此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不同的课时中有重点地培养科学探究某几方面的能力,而不必为了求全而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式地走过场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真正理解科学探究。

3、把探究学习与教师讲授对立起来

学生的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两者可以相互渗透,我们应该提倡广义的探究,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从目前的实际看,学生的探究能力还是需要逐步培养提高的,需要有一个教师“牵着走”到“放开手”的过程。教师适时的讲授、引导、点拨不仅不会妨碍学生的成长,而且可以加速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步入自主学习的轨道。如果一味地强调自主探究,不仅课时严重不足,大班额的课堂秩序会很混乱,而且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会不完整,造成两极分化加重的情况。在有些内容不宜进行探究,有些复习课需要建立知识网络,有些由学生探究只能得出部分结论或只能得出定性的、不完整的结论时,教师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科学探究是一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好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最好的教学方法。

4、把过程与结果、知识与方法对立起来

物理新课程范文第7篇

一、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爱国、爱科学的思想

新的物理教材中,图文并茂,包含了许多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教育的内容。如:牛顿的忘我工作、勤奋和悉心钻研精神;安培的刻苦学习、专心致志实验;欧姆坚持不懈努力的拼搏精神;法拉第的高尚品质和致力于科学研究精神。

我们可以用电脑平台展示生动的画面、列举熟悉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物理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面向大自然,富于感性认识

新的初中物理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面向大自然,我们教师可利用这个特点赋予学生感性认识。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的科学,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

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物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

2.用学生的亲身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学生感受比较深。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把学到的物理规律,力求使之贴近生活,去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把物理规律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号入座。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规律的理解,又会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非常实用,从而激发出学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

三、施入情感,寓教于乐

初中新课程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作为教师,我们怎样才能使学生乐学?

1.在教学中实施情感目标

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都得到和谐发展,把传授知识与情感交流有机结合起来。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感到学习又艰苦又愉快。

2.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的物理教材中,展现出大量的课堂实验和分组实验,小

实验和小制作,插图和漫画,阅读材料,科学家的故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做相关的实验、提相关的问题、讲相关的故事,用多媒体平台展示动画来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加小制作、小发明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对老师提建议,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3.鼓励性提问,注重对学生作业、测试成绩的肯定和表扬

成立物理兴趣小组,使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使自己的各种能力得到最好的发展。

四、建立良好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感情要真挚,态度要和蔼;课后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困生多加关怀。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他们才会把心里话、真实的教学信息告诉教师。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精心设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现以欧姆定律的教学为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科学猜想

以调光台灯切入,问:调光台灯是调节了电路里的什么物理量使灯的亮暗发生变化的?再通过演示实验观察电流的变化与灯亮暗变化的关系,问:“电流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电流与电阻、电压有关系。这样就确定了研究方向。

2.引导讨论,设计方案

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先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总体方案:控制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控制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如何研究?再进行局部设计:由学生小组讨论、设计电路,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并评价他人的设计,以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加以讨论,让三到五位同学说出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09-2班上课时卓启芬等几位同学很希望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我叫他们说出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设计方案的理由,然后全班讨论,效果很好。

3.学生操作,实施方案

让学生相对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采集数据,教师只在学生的操作技能、仪器使用上给予帮助。

4.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引导学生用代数和图像分别分析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再进行综合,得到结论。

5.反思应用迁移

用一组简单的小练习巩固探究过程中得到的欧姆定律,巩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电路的连接等基本操作技能,小结、反思探究过程,理清思维线索。

物理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而我们老师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努力减轻学生学习的精神负担,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精神。在教学中一改过去那种“填压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提高全民素质。

物理新课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育改革;思维能力培养;渐进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05-02

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已实施多年,新课程的理念已被广泛熟知,逐步被一线教师认同并渗透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现就这几年来的教学谈谈个人在新课程认识上的一些体会。几年来高考几经变革,力度最大的是从“3+3”到“3+x”的高考制度的转变,当初引起不小的波动,有关各界迅速做出反应,有的学校甚至成立了综合科组,选出所谓全能型老师作为理综组组长,研究理综试题的特点,有的出版社有针对性的出版了与复习用书配套的理科综合辅导用书等。与此相比,这次课程改革虽然动作很大,但相对来说没引起恐慌,大家应对时都较为谨慎,都充分认识到任何能力要求都离不开知识的载体,课程专家们也明确指出,课程改革并不是不要高考,而是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在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要通过教师的实践得以实现,因此如何能顺应时展的要求,转变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是摆在我们一线物理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新课程理念虽然不断地渗透到高考试卷中,但高考试题评价及分析时,常有“源于教材..........”的字眼,意即经课本中例题、练习、阅读材料、小字注释等材料中改造来的,因此老师们在教学时,把教科书看作是圣经,教学时包括在总复习过程中,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讲透,唯恐遗漏教材中的知识点,从而出现知识的盲点。课程改革后现行的教材有多种版本,各种版本的教材内容各有差异,如果像处理老教材的模式,势必造成教学内容比天还高,课时紧,甚至常听到很多老师说“不会教”的现象。那么我们要如何处理教材?首先要熟悉课程标准,把握每一节教学内容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什么内容要讲,什么内容不讲,什么内容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就可以掌握,在此基础上把教材当作教学资源,从三维目标角度围绕知识内容整合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因此如何在新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进一步创造,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这是实施新课程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二、重视科学探究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都有各自的科学思想及方法,物理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蕴含着丰富的学科思想及思维方法。新教材内容把学科思想及思维方法教育变得不再隐含,提出“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突出了实验与探究。教学中重视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科学的方法。传统的教学中,概念、规律往往是教师直接给出教材中既定结论,模式化地给出表达式,接着通过典型例题加以巩固,这样的教学往往学生对概念、规律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过后要通过大量的题目才能逐步理解。例如:《电磁感应》中磁通量Φ的概念教学,如果从概念磁感应强度B到直接给出磁通量Φ概念,就概念而概念,学生就不能正确理解磁通量Φ的物理意义。某节公开课中,教师先用实验探究了产生感应电流的几种具体的做法后,指出如何简要地归纳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然后讨论实验中产生感应电流几种方法中的共性,使学生了解到磁通量Φ的形成是规律的需要,从而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的教育。科学探究要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但不能搞形式主义落入误区。不是任何一个科学探究都要经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这些要素,也不是科学探究都要实验,有的概念、规律的得出没必要再实验,有的规律探究不是高中生能力所能达到的。因此如何应地制宜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探究,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育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三、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新课程另一理念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就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与物理的紧密联系,让生活走向物理,从而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学习物理知识了解自然科学的和谐、对称的美,养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当然要实现三维目标,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形式不能等同于新课程理念,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从三维目标角度进行教学资源整合,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物理科重要的思维方法:观察、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等效方法、假设方法、模型方法、数学方法、微元方法、类比方法、归纳演绎方法、科学想象与直觉方法等教学中要有意识的重视。

四、新课程实施的困惑

(一)实验课如何设计才能体现出探究性

新课程理念重视实验探究,虽然这一理念能得到共识,但《标准》没有指明实验方法,各种版本的教科书的实验设计也不同,因而在实施过程中,不知如何处理实验,有的认为探究实验就是完全让学生自己做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而不在乎得到什么结果,有点类似研究性学习重过程轻结论,也有的仍按老套路,以前分组实验有的就按分组实验的内容做,没有的就不做等。因而探究实验教学很大程度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课程标准的要求较宽泛

新教材版本很多,教材的案例、素材都不同,课程标准要求又较宽泛,因而教学中无法把握深广度,造成下不封底,上不封顶的局面。

(三)新课程教学与高考

新课程教学重视过程与方法,既注重学习基础知识与技能,又重视了基本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那么教学中如何应对“变”与“不变”,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如何取得高考的好成绩?这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课题。

物理新课程范文第9篇

一、教育教学观念的深刻变化

1.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多渠道性,对于历来认为是知识权威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只有转变极爱偶遇教学观念,适时转换身份角色,成为和学生并肩的共同探究者,才能适应新课程的发展需要。

2.课堂上的师生合作地位凸现

没有师生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

3.新课程中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

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课程改革极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要正确定位学生为发展中的人。发展中的人是幼稚的,容易犯错误的,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尊重、接纳和宽容;发展中的人,蕴含着巨大的潜能,促进其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中的人,需要教师格外的关注,应该允许有差异性的发展,让其个性张扬。面对发展中的人,物理课堂教学应分外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不再是以县城的答案框定学生思路,不再是以现成的教案圈定预设的线路。

面对发展中的人,我们应该始终奉行这样的教学理念,即教室――是出错的地方。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没有错误,也就无所谓真确、无所谓比较、无所谓研究,也就无所谓发展。出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让出错,就是不让发展和成功。因为出错,课程才能生成,就是再“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二、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四化”新理念

1.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物理课堂就是要让学生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物理课堂也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物理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物理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

2.课堂教学的“自主化”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不仅仅应该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一种理念,更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促使血色很难过表现出这种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做到以人为主,以学生为“先”是十分重要的。即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好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就不能简单的以“标准答案”为依据轻易下对与错、正确与否的结论,而应充分肯定他们的想法,并表扬他们的创造性。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自主探索、自主创造的实践中去并充分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3.课堂教学的“或动画”

以往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科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知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教改实践表明,凡是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便于课堂教学并且有利于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严谨好的思维习惯,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的内容,都可选为学生实验教学的内容。

从生活走向物理,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关,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植根于现实生活世界并未现实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课堂。现实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情感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称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愉快过程。

4.课堂教学的“情感化”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教室情感和学生情感。学生情感总是在教师情感的感染下逐渐萌发进而迸发对教师的爱以及对真理和科学的追求。因此教师一定要用自己激情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充满自信、热情地学习物理知识。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自主性,创造性的进行学习,是情感教学的终极目标。无论是学生自己能够解答的,还是学生自己暂时不能解答的,教师都应该给予充分地肯定和鼓励。这样,通过教师的语言渲染、情感交流、及时评价、适时鼓励,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有关物理知识,而且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在快乐中学习。

5.建立物理情景,形成物理模型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无论是探索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都以了解、掌握物理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为主要目的,在揭开规律的层层面纱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里的能力包括分类、比较、归纳、推理、猜想等较高级的心理过程。如果没有强烈的兴趣和动力很快会半途而废。而建立物理情景可提供学生真是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框架,促进学生把所学得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问题的情景吸引并维持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物理新课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思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新教材的探究学习活动(实验)内容遍布整个教材的每个章节,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内涵、目标以及教学规划。为了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现代高中物理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发挥好新教材教学特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活动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一、教学方式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应实行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验室展开讨论,实现合作学习。每一堂物理课都要安排一些讨论环节,对那些重难点教学知识更是要多设计几个讨论题目,让学生去交流、去体验,并构建起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要培养学生在课余时间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在完成习题的基础上进行讲授式教学,能有效增加教学容量、集中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提高教学质量。

二、新课改物理教学的创新性思考

1.坚持知识与方法的结合,并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物理是高中教学中的重点学科,在现有的人教版课改教材中包括两个必修模块和三个选修模块,物理的必修内容就是经典力学和运动学,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而选修课注重学生对物理学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以及物理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人文知识的关系,阐述了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选修二则强调物理与科技的结合,多在于物理的实验与实践;选修三则是更深入的分析物理知识的内涵。

在物理课教学中融入大量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人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比如,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时,老师会提到意大利之所以成为整个欧洲最活跃的学术中心,和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是有直接联系的,同时也会简单的提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还会去查找一些相关资料,相互间进行交流。实现教学内容交叉整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以及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阐述了物理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亮点。

2.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应该重新定位

在现代教学活动中,老师应将学生放在主要位置,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所有老师都必须经历角色转换,深切感受到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的积极意义,做好主导工作,是现代教学的关键。

3.利用物理学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每一个物理知识点背后都有一个物理故事,‘而每一个故事又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主要源泉。例如,伽利略在观察教堂顶上油灯的摆动时,有一种强烈的创新欲望和求知欲望去促使他不断探索,直到他发现了等时性。通过这些物理历史故事,学生了解到了物理知识来源的艰辛与坎坷,以及科学家们不断追求、积极探索的背景,展现了物理知识被人类发现的伟大历史进程,这对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通过物理学科的思维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物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们学会系统的物理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物理思考模式,以物理的思想去考虑问题,这也是物理教育家所普遍认同的。比如“自由落体运动”知识,介绍伽利略用归谬法驳斥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落得快”的错误观点,最后得出了科学的结论。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还能逐渐培养学生质疑、思考的精神,使学生在思想上获得升华,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的意识。

三、教学评价方面

对学生评价体系方面的改革,是现代教育者关注的重点,也是实践操作的难点。物理教学改革要以“时展的要求、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物理学科的特点及其功能”为依据,指出评价改革的三点:建立和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教育评价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新课程规定,在评价方面一定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于评价的标准和过程,不要过于定性和标准化,而书面考试成绩也不能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必须从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出发,进行全面评价。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制定评价表,从教学设计、学生活动、教学效果和特色、教学资源等方面去评价;也可通过卡片的方式记录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观察学生的发展趋势;在考试方面,可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表象。做到因材施教,不以同一要求衡量所有学生。评价改革的目的是为老师提供学生最真实的情况,不仅要适应新课程的使用,还要适应评价的未来发展,为改进教学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作为老师,要不断发挥创造力,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体系的激励、导向和监控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拓展方面

相对于经典物理,现代物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师要不断增加学生对前沿物理知识的了解,用现代物理学的观点衡量传统知识,指导学生多阅读课外科普读物。要重视体现科学方法的物理学发展史。新教材中虽然有很多新知识,但毕竟有限。老师可以开办讲座,请物理教授等专业人士给学生讲解,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创新物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物理教学中思想教育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不足。在教学实践中,新课程有超前的教学理念,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实践中对其理解、掌握和修正,而这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难题,而作为老师,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掌握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坚持创新课程永不改变。

上一篇:民俗文化教育范文 下一篇:广告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