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播格局中媒体要做“思想者”

时间:2022-07-30 03:26:43

新传播格局中媒体要做“思想者”

【摘 要】面对传播环境的深刻变化,新旧媒体竞争的不断加剧,地方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如何吸引受众,提高影响力,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实践证明,让人印象深刻的新闻是具有前瞻性、有思想性的报道。

【关键词】媒体 思想者 影响力

新媒体以信息海量、即时性、互动性,进一步撼动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但是它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海量信息造成信息粗糙,即时性造成碎片化与欠缺深度,互动性带来人人都是麦克风,缺乏权威性。

在网络时代,媒体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新闻的报道上,仅仅充当“记录者”,还要努力担当“思想者”。有思想才会有高度,有思想才会出观点,“思想”是塑造媒体公信力的灵魂。面对激烈竞争,每个媒体都期待出观点,做“舆论的引领者”,在受众中持久地发挥其影响力。所以,提升媒体的公信力需要媒体不能仅仅是读者的信息库,更要能成为读者的思想源。①

一、认识深化,立意高远

心中有大局、笔下才有思想。一个追求独特的媒体,其主要精力不能一味地指望记者寻找独家或独特题材上,而应着力通过策划,从有用和有价值的共享资源中寻找独家视角,并以独特的表达,独特的新闻,显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风格、不同品质。②

2009年,电视剧《红色摇篮》在龙岩拍摄,它是一部反映中央苏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那段辉煌革命历史的电视剧,是国庆60周年献礼片。记者在跟随剧组采访时,当初计划拍摄一些场景和动态消息,然而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刻体会到剧组人员受到闽西老区人民大力支持和尊重,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和升华,最后记者以新闻专题《这里的人民没有忘记历史》结束此次跟踪采访。节目播出后,得到有关部门领导和观众的赞许,认为这个专题较全面地反映了闽西老区如今仍然牢记历史、继承发扬革命光荣传统、珍惜今天、激励未来的爱国情怀。这篇作品还获得了福建新闻奖二等奖。

二、只有深入采访,才能见解深刻

在《实践论》中有段精辟的论述:“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在新闻实践中,每一篇新闻所体现的思想高度,都是通过事实本身的内涵来实现的。都透视和表现了新闻事实背后的东西,由表象走向了深层,它所体现的是作者思想的深度和情怀。

只有深入采访,才能问别人之未问,见别人之未见。在新闻报道中,我们不仅要让受众感受到一个个生动的形象,还能听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把新闻的见解融进形象和故事中去。2011年,我们采写系列报道《长汀水土治理经验与启示》中,讲述了许多普通人的故事,有不认输的马大姐、不服老的黄老汉、不惧穷的沈支书等等,报道从不同方面叙述了水土流失治理的艰难,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漫长较量,让大家充分领会“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长汀精神。

三、普通新闻写出新意

一般的事件性新闻,大家都会发现会采写。但许多非事件性新闻,就要靠记者的新闻敏感去感知,这时候就不是谁都能发现、能采写的。所以一些看似普通的新闻,实质是要有高度新闻敏感性的。那么,新闻敏感从何而来呢?靠的是发现,靠的是开动脑筋去思考,靠的是理论高度,正如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所说:“如果手中无利矢,心中无靶子,不明指向,不知所云,再精美的文字也打动不了人”。

买东西赊帐,本是一种很平常的事。但发生在一群孩子身上,就显得不那么正常了。前些年,记者了解到在龙岩的一家小学门口常有一群三、四年级的学生在校门口一家玩具店赊账购买玩具,少的欠下几块钱,多的欠了几百甚至上千元。记者由此采写了新闻专题《赊帐,别“赊”去了孩子的明天》,提出了孩子怎样健康成长的问题,如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引起了家长、学校和社会有识之士的深切关注。

四、用心积累,提升主题

要做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没有深厚的积累是不行的。积累主要是指新闻素材和观点的累积。可以说,只要每个人用心去积累,并运用好比较思维,就会造就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探寻与发现生活中的选题和新颖角度,思想认识才能得到升华。

从荣获首届中国音乐奖最高奖“金钟奖”的大型交响乐《土楼回响》,到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的大型原生态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再到撼动省城的福建省首部原创歌剧《土楼》,三部土楼文化精品让永定文化冲山而出,文化品牌走向全国。永定县是如何充分挖掘客家文化资源,走上大文化发展之路的?新闻专题《小县大文化》以此为报道主线,充分发挥作者对客家文化长期的积累,通过大量的调查采访,“抽丝剥茧”,并将“土楼三部曲”贯穿始终,一步步展现永定文化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小县大文化》获2011年度福建省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

五、珍惜新闻资源,做好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在帮助人们梳理观点、引发思考方面有独特优势,记者要通过完整提示事件的来龙去脉,满足受众对深度信息的渴求,同时要善于亮出自己有见地的观点,引导舆论。

十多年前,在龙岩有一篇影响比较大的新闻专题《十八块金牌为何托不起一个市场》。当时,龙岩沉缸酒厂频临倒闭,被一家企业兼并。而龙岩沉缸酒厂自建厂后共获得过国家级、省级各项金奖共18次,但这些金奖市场却不买帐,企业销路仍然不畅。由于记者长期跟踪采访,从最初的朦胧意识直到提出了这个问题,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期节目播出后,效果相当好,对当时龙岩习惯于计划经济的经营者更新观念、走向市场,跟上时代步伐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其实,在今天仍然还有很多人还在议论当时的这篇报道,因为报道所反映的内容在当下仍有借鉴作用。

事实说明,媒体要积极介入社会发展进步中,站在更高层面,以高度的政治敏感和较强的思维能力,对事物及其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做出更多有见地的深度报道,确保舆论导向的正确,提高影响力。

六、树立新闻评论的权威性

电视新闻报道每天都要向受众传播大量的信息,报道许多重要的事实。某些同群众密切相关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实,有时也不一定能立即引起受众的重视或者不能准确地领会它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新闻评论对客观事物进行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讲清道理,可以帮助受众弄清客观事物的本质和意义。

城市征地拆迁一直被认为比较敏感的话题。但龙岩市新罗区曹溪镇水塘村莲南路滨河绿地及三角地项目征拆面积约5000平方米,涉及征迁群众35户。该征收拆迁协议签订任务在短短不到10天内圆满完成。记者得知情况后以《“温情拆迁”创造“曹溪速度”》为题进行了报道,比较详细报道了该镇认真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以极大的耐心和真情打动群众并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实现顺利征迁的工作方法。新闻报道后再配发了短评《“温情”模式值得借鉴》,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新闻报道思想的深刻程度,决定着新闻报道的生命力。媒体只有更好、更丰富地提供思想的参考,更有思想深度地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才会在受众心中保持最持久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①管洪,《媒体提升公信力的认识与路径选择》,《中国记者》,2012(3)

②吴国辉,《做“独特新闻”的四个能力》,《中国记者》,2009(2)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电视台)

责编:刘冰石

上一篇:城市台电视新闻本土化应关注城市化进程 下一篇:试析综艺娱乐电视节目的消费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