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家禽学》实验课程设置与考核探讨

时间:2022-07-29 09:47:14

应用型本科《家禽学》实验课程设置与考核探讨

摘 要:该文从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出发,以社会和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对家禽学课程实验课时、实验项目、实验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满足应用型本科动物生产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家禽学;实验课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1-113-03

Establishment and Evaluation of Experimental Course in Poultry Science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Liu Jian et al.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Zhengzhou 450046,China)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school personnel training,and taking the social and industry talent demand as the guide,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spirit as the core,the poultry science curriculum experiment,experiment project,experiment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other aspects were explored,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application oriented undergraduate animal production.

Key words:Applied undergraduate;Poultry science;Experimental course;Personnel training

实验课程课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的桥梁,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开设实验课课程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作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家禽学》是动物科学专业必修一门专业技术课程,是动物生产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技术教学体系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了解国内家禽生产的现状,掌握家禽的基本生物学特点和饲养管理知识,所学知识覆盖面较宽,包括鸡、鸭、鹅等多个家禽品种。在应用型本科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设置理论和实验课程课时的比例,尤其是通过实验课程开设内容,既能满足动物科学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又能达到具备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是实验课开设的重要目的。由于《家禽学》实验课项目比较多,在实际上课过程中不可能全部开设,因此实验课占总课时的比例和有选择性的开设实验课是应用型本科教学应考虑的问题。

1 实验课程设置与课时比例

应用型动物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强调实践知识运用和动手能力,突出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培养学生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理论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能直接从事行业一线工作,并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1.1 实践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动物科学专业属于理工类专业,理工类应用型本科教育系列课程的重点是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建设,并要做好与之相对应的实践课程的建设,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培育学生质量,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课程系统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是保证专业课程系统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的环节。随着我国家禽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升级,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建立与企业用人单位紧密结合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刻不容缓。我国高校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的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2],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没用得到充分重视,形成实践与理论严重脱节现象,培养的学生理论水平高(能发现问题),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偏弱甚至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家禽业发展的需要,导致一方面企业找不到自己所需人才,另一方面专业毕业生不能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的矛盾局面。因此,现行的《家禽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进行改革,以面对当前家禽产业发展趋势,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新型人才。

1.2 实验教学课程比例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教学中的课程设置以理论课程内容居多,内容设置与实际是相互脱节甚至是矛盾的,这就使学生在毕业后无法真正更好地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完成自己的工作[3]。随着实践教学在教学中逐渐受到重视,实验教学课时的比重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同时也引起了高等教育管理人员的关注。教育部等教思政〔2012〕1号文(《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家禽学》是动物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如何科学设置理论与实验课时是关系到学生培养质量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按照教育部要求实验课时比例最低为总课时25%。如果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存在误解,将会对课程改革产生消极影响。应用型本科教育核心是提高培养学生的实用和动手能力,强调的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前提下应该适当提高《家禽学》课程的实践课程比例,具体增加比例多少应根据总学时和实验内容而定。

2 实验项目的分类与开设

《家禽学》是一门专业课,是在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动物生物化学、畜禽繁殖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等学科基础上,结合家禽生理特点和生物学特性的一门综合学科。本门课程涉及基础知识内容比较多,再加上不同家禽(鸡、鸭、鹅、鸽子等)种类,如果该专业课开设实践课程,试验项目比较多,根据教学学时和教学进程,每个实验项目不可能一一开设。因此,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动物科学应用本科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要求,必须有选择性的开设实践项目,以满足课程教学安排。

2.1 实验项目分类 实验课程按照实验项目性质分为验证性实验课程、探究性实验课程、设计性实验三大类。验证性实验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实验教材要求由学生操作验证课堂所学理论的正确性,以巩固理论知识;探究性实验由老师设定实验目的和要求,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以探索研究对象及其与周围因素关系的实验课程;设计性实验是学生主动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更新,自己设计实验以探索科学知识过程,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家禽学》开设的实验中,许多单独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项目,例如:家禽产蛋性能的外貌和生理特性鉴定;家禽屠宰率的测定、泌尿生殖器官和消化器官的观察;禽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种蛋孵化的生物学检查;现代家禽设备管理与运用等实验项目。但这些实验项目都是在学习了其他基础课(动物生理学、动物解剖学、动物遗传学等学科)之后开设的综合实验,因此,在实验过程中经过老师适当提示,又可以把这些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甚至引导学生向设计性实验发展。例如:禽蛋构造和品质鉴定,实验中常做蛋重、蛋形指数、蛋的比重、蛋壳颜色、蛋壳重及其比例、蛋白重及其比例、蛋黄色泽、蛋黄重及其比例以及哈氏单位等项目,这些项目测定都是验证理论学习中的蛋品数据。在实验中,可以根据蛋壳、蛋白、蛋黄和蛋形指数异常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因素可以导致这些异常变化?生产中应如何避免发生这些问题等等。这样就可以把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转化,甚至引导学生向设计性实验发展(需要有实验条件)。通过上述示例表明,根据实验项目性质分类法分类《家禽学》所开设实验是不科学的,关键是指导老师在实验开设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过思考问题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学科,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达到应用型本科学生培养目标。

2.2 实验项目开设原则 《家禽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独立学科,实验课项目内容与一些专业基础课实验项目重复,但又相对具有独立性,因此实验项目的开设必须具有针对性,针对课程理论内容和应用型本科教育最终目标开设实验项目。《家禽学》主要讲述的是家禽品种、繁育和饲养管理等内容,实验项目开设应与理论内容相对应,可以根据理论内容重要程度和总学时的多少合理安排实验项目。另外,随着现代家禽业发展,家禽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家禽生产饲养管理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开设实验项目也应该能体现现代家禽生产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学生通过实验了解这些设备、技术在生产管理和运用,以适应现代家禽企业的人才需求。应用型本科教育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4],强调的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家禽学》开设的实验项目应体现本学科特点的同时,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例如实验项目:家禽产蛋性能的外貌和生理特性鉴定,此实验目的是通过家禽的外貌和生理特征检测家禽的产蛋性能。主要是通过遗传学、育种学以及解剖生理知识进行综合判断,既了解了家禽的产蛋性能,又是这3门学科知识点在《家禽学》实验项目的综合运用。

3 实验项目的考核

实验项目考核是实验效果的综合评定,是判定学生掌握实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的依据。长期以来,大部分实验课还未能摆脱传统的考核模式,考核方式多数停留在实验报告成绩的评定上。

3.1 实验考核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考核,使学生能够加深理解实验教学重要性和巩固所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加强学生科研素质和良好实验室工作习惯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常规仪器,学会正确记录,分析讨论实验结果,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实验技术进行实验设计,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实验考核方法 由于实验项目性质不一样,在考核方式上也应该多种多样。传统考核方法主要是实验报告结果考核,这种考核方法比较简单,但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使用掌握程度。如果实验报告仅仅要求填写实验结果,那么所有的实验项目都会成为验证性实验。例如《家禽学》中实验项目:家禽屠宰率的测定、泌尿生殖器官和消化器官的观察,如果实验报告只有屠宰率结果、泌尿生殖器官和消化器官画图,那么本实验就只是简单的验证性实验。老师提示把不同实验组之间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讨论,引导学生发现:不同体重(不同肥胖程度)、不同品种和不同性别(雄性、雌性)屠宰率不一样,泌尿生殖器官和消化器官发育程度也不一样。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结果与家禽的饲养管理技术有什么关系。这样实验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甚至设计性实验方向发展,从而诱导学生发散性思维,达到应用本科教学的最终目标。另外常用考核方法是过程考核法,就是在做实验过程中进行考核,而不是重视结果考核。例如《家禽学》中实验项目:家禽人工授精技术,这个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家禽采精、品质一般检查和家禽输精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只有3个步骤都熟练掌握,才能保证有理想的种蛋受精率。实验考核方法多种多样,在开设不同实验时,使用合适的考核方法,让学生充分掌握实验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并能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利用,以达到考核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龚震伟.应用型本科应重视创造性的培养[J].江南论坛,1998,03:41.

[2]史伟,姜丹.创新实践教学 增强育人实效[J].学理论,2013,01:188-189.

[3]梅德平.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2):37.

[4]史秋衡,王爱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34-37.

(责编:张宏民)

上一篇:烤烟虫源性异物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下一篇:银叶杜鹃组织培养抑制褐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