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园幼儿离园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时间:2022-07-29 09:30:12

浅谈我园幼儿离园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617

离园活动是指幼儿离园前由教师组织开展的一项活动,它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个窗口。《纲要》指出,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离园活动作为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结束部分,是不可忽视的教育环节,可以说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一日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那么怎样能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注重幼儿常规的培养,做到"要求先行"

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的好与坏离不开班级常规的培养,离园活动中包含的进餐活动、餐后安静活动都需要班级常规的支撑。对于进餐活动和餐后活动的常规要求需要班级教师之间统一要求,不要因不同教师主班而导致常规要求有变化,且贵在坚持。孩子从小班就可以倾听离园活动的要求,如此反复,终有一日孩子们能将这些常规要求自觉地转化为实践行动。实践证明,在活动前对孩子提要求比在活动中或活动后提要求效果要好得多。

二、保教合理分工、责任到人

制定完整的离园活动流程及标准,明确幼儿、教师、保育员的职责,在实践操作中具体实施流程标准。主班教师负责在开餐前提要求,并在进餐时督促幼儿落实要求。同时,班级教师可自行分工,每人每天固定负责几组幼儿,这有利于教师掌握每个孩子的进餐习惯,并对症下药,提高幼儿进餐质量。如有部分孩子进餐完毕,则可由主班教师负责组织这些孩子进行餐后活动,其他教师则继续坚守阵地,待大部分孩子都吃完后,留一位教师继续照顾未进完餐的孩子,同时对桌面、地面进行简单整理,其他教师则协助主班教师开展餐后活动,并检查、整理幼儿的着装和面容是否整洁、干净。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晚餐结束后在等待家长接的过程中,孩子们较为兴奋,这个时候教师宜组织安静的活动以平缓孩子的情绪。由于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一样,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餐后活动,满足孩子游戏的兴趣和需要。在组织幼儿入厕、洗手环节时,一位老师组织幼儿唱歌曲、背诵诗歌、古诗、玩手指游戏,一位教师带领第一组幼儿进入盥洗室,当这一组幼儿全部清洗结束时再请第二组的小朋友进入,直到幼儿全部盥洗结束,幼儿一直是分组进行的,这样既避免了孩子无所事事的行为或消极等待现象,又保证了幼儿的秩序和安全。接下来进行的是安静的集体桌面操作游戏,如魔尺、拼图、折纸、看书的活动,当家长来接孩子时,老师轻轻地叫幼儿的名字,幼儿把手中的物品轻轻的放回桌面的小筐里,椅子轻轻地推到桌子底下,然后有礼貌的和老师说再见。整个活动环节安静、有序,避免了吵闹、乱跑的现象。

四、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

幼儿离园时教师应主动和家长谈话,让家长了解幼儿一天在园的活动情况,家长同时也可反应幼儿在家的行为。但在这个时间段,需要交流的家长学会等待。家长想找班级教师了解孩子在园情况的急切心情可以理解,部分教师在家长有交流需要时往往也会顺从家长的意思,在孩子没接完的情况下与之交流,但这样做会导致许多问题的产生。如当教师与家长交流时,教师没有时间顾及教室内的其他幼儿,容易导致孩子间的相互打闹而引发安全事故;教师在接人高峰期与个别家长长时间热情交流会冷落其他家长,这也会加剧家园合作的难度。综上所述,教师在得到家长想要交流的请求时,可请家长等待片刻,待班上大部分孩子接完后,组织个别幼儿继续桌面游戏,老师与家长交流。

五、做好整理工作,为明天迎接幼儿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幼儿都走后,教师检查班里的电源、水管开关,并清点当天教学活动所用的物品。准备好明天活动所需的各种材料,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新的一天里能顺利开展活动。

总之,对幼儿园教师们来说,幼儿园里无小事,每件小事处理不当,也许就会变成大事。我们应充分利用离园前的宽松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适当的个别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与家长多沟通,共同培养教育好下一代。通过我园一系列活动措施,确保了幼儿离园前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取得了家长的好评。

上一篇:农村中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浅论 下一篇: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培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