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认识自我

时间:2022-07-29 05:13:35

如何更好地认识自我

【摘 要】什么是自我?自我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现象。我们该如何了解自我?“失去法”是了解自我的最好方法。

【关键词】自我;失去法

孩童时,我们经常把属于自己的东西看作是自己的,可能这是自我的雏形;长大后,我们慢慢懂得了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功,那就得学会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自省,于是出现了一个积极的自我,然而当遇挫,不顺利时,我们又会感到自私、自怜、自卑,于是展示一个消极的自我。为什么要了解自我?什么是自我?如何了解自我?

一、了解自我很重要

谈论自我的人很多,但真正认识自我的人却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关于自我的概念晦涩难懂,令人迷惑。哲学家把自我称为小我,心理学家把自我称为客观我,精神疾病学家把自我称为自我相关性,物理学家把自我看作量子缠绕,生物学家把自我看作神经反应,神学家把自我看作是神的处所等等,莫衷一是。

二、自我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西蒙斯指出,自我是一个发展完善并经常使用的结构,它可以促进信息的精细加工和组织加工[1]。法国人类研究所的罗格朗教授,提出了很多带有调侃性的问题[2]。比如,哲学家眼中的自我是一个神秘小人,它住在人的心灵里,人的一切行为和心理活动都由这个小人暗中操纵,哲学家习惯把这个小人称作小我。罗格朗[2]质疑说,如果这个叫做自我的小人真的存在,那么在人的体内一定存在它的住所,因此,如果要证明这个小人的存在,一定要先找到这个住所才有说服力。

再如,精神疾病学家认为一切与自我有关系的事物都是自我的一部分,都可以代表自我。针对这种说法,罗格朗批评说,假如与自我相关的东西都是自我,那么这将陷入悖论,导致自我与他人没有区别,因为这个世界既与你有关,也与其他人有关,既是你的,也是他人的。

罗格朗认为,我们对自我的认识还停留建构主义的水平:即自我仅仅是人构建出来的一个概念。

三、失去法是一个有效了解自我的方法

只有通过“失去法”[3],才可能发现自我:如果失去一件事物会导致一个人不再是他自己,那么这个东西就是这个人的自我。罗格朗认为,以人类目前的认知能力,人类可以给自我这个概念一个内涵,但无法给出外延,换句话说,自我对于现在的我们可能只是抽象的存在,我们找不到自我的实在。虽然罗格朗的观点对于言必谈自我的人来说,是一种打击,但并不影响“失去法”成为研究自我、发现自我的标准和出路。

虽然“失去法”是否真的有助于发现自我还是个未知数,但这种方法的确是非常有效的认识自我的方法。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会与某个人扯上关系,这些事物与这个人的关系参差不齐,存在差异,这种差别就是自我距离。自我距离主要用于测量事物与自我联系的紧密程度,一个事物与自我联系得越紧密,这个事物的自我距离越近;一个事物与自我联系得越不紧密,这个事物的自我距离越远。通过了解事物的自我距离,人们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社会行为,与其他人和物进行合理的交往和沟通。

当采用“失去法”认识自我时,失去的事物与自我距离越近,人就会感到越痛苦,失去的事物与自我距离稍远,人就不会感到太多的痛苦。通过比较失去事物后人的痛苦程度,我们可以判断失去的事物与自我的P系。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问大家眼睛重要还是耳朵重要,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觉随口给出答案。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就可以使用“失去法”,想象一下没有耳朵时和没有眼睛时自己的痛苦程度,如果你觉得失去视力更痛苦,那么眼睛的自我距离就近一些,如果你觉得失去听力更痛苦,那么耳朵的自我距离就近一些。

同一物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自我距离。还是上面的例子,有人觉得眼睛的自我距离近,有人觉得耳朵的自我距离近。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用自己的眼光去揣度别人,不能用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别人的快乐或痛苦。你轻视耳朵的作用,不代表别人也不重视耳朵。

另外,在不同的环境下,事物的自我距离会发生变化。在某个环境下与自我亲密的东西,在另一个环境下就可能与自我变得疏远。比如,大多数人会认为眼睛的心理距离要近于耳朵。然而,在矿难发生时,人们长时间被困在井下,没有光线,只有依靠听力才能获救。这时,人们会发现与眼睛相比,耳朵的距离更近。自我距离这种环境依赖性告诉我们,只有在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才能真正认识自我。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学会“失去法”,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任何属于你的或和你有关的事物失去后,都不影响你成为你,也就是说,你能想到的任何东西都不是自我。这种认知与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的非我有些类似,自我唯独不是自我,自我只在非我之中。这种自我更像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中的自我,自我是不可知觉的存在于心灵的人类意识长河中的一部分。

基金项目:西华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自我情绪一致性效应的发展性》;项目编号:412559。

作者简介:刘沛汝(1986-),女,汉族,山西临汾,讲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专业,研究方向:社会认知。

参考文献:

[1]Symons, C. S., & Johnson, B. T. The self-reference effect in memory: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7, 121(3),371-394.

[2]Legrand D, Ruby P. What is self-specific?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and critical review of neuroimaging results[J]. Psychological review, 2009, 116(1): 252.

[3]Legrand D. Pre-reflective self-consciousness: On being bodily in the world[J]. Janus Head, 2007, 9(2): 493-519.

上一篇:如何培养少儿对艺术体操运动项目的兴趣 下一篇:基于硬件预处理的数据流并发连接查询优化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