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钢的琴》的艺术情结

时间:2022-07-29 04:30:33

解读《钢的琴》的艺术情结

[摘 要] 票房从来都不是衡量一部电影的惟一标准,《钢的琴》在国内外众多电影节上获奖无数,口碑也是今年国产片较高的一部,却无法避免现实的惨淡。从开拍到上映期间,经历了资金缺少、发行困难、排期难定等问题。与同期放映的商业影片相比,虽然没有午夜首映连排长龙的盛况,也没有增加放映场次的优待,《钢的琴》却仍能在“夹缝”之中,让人们结结实实地为这一群小人物钢一般的坚毅梦想感动着、欢笑着、憧憬着,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寻找生命中被遗忘的乐趣与幸福。

[关键词] 情结;结构;质感;梦想

《钢的琴》讲述了在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浪潮下发生的一个平凡故事:钢厂废弃,工会干事陈桂林不仅失去了工作,在婚姻上也亮起了红灯。为了女儿的抚养权,钢琴成为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借钱买琴、制作木板琴、偷钢琴均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陈桂林在身边朋友的帮助下历尽曲折用钢铁为女儿打造出一架钢琴的故事。

追溯故事的灵感来源,脱离不了导演幼时在东北老工业区成长的经历及对集体主义的缅怀。真正激发创作灵感的是导演回老家铁岭发现的一架破旧不堪的钢琴,这架钢琴是大队为了样板戏没有伴奏而自造出来,再加上导演对家乡人的深情厚爱,于是有了通过父女情将自制钢琴与下岗工人两条线索串联在一起的故事:与孩子小元生活在一起,是桂林对幸福的执著,但在与朋友一起制造钢琴的过程中,影片又散发着对工业时代特有情结的回放,老工业区社会底层民众生存的状态与情感鲜活的呈现在了银幕上。

一、人物情结

故事虽然简单,人物塑造却比较丰满,个性鲜明。借用人物角色铺开剧情,以“情”展现人物性格,以“结”表达人物关联,角度巧妙。东北老工业区大集体解散后,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现实之下,大批被推向社会的工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保靠,钳工、木工、焊工、起重工以各自的手艺工夫自谋生路,甚至有的转行卖菜、做屠户、配钥匙:陈桂林与朋友自建了一个民间乐队,充分发挥了作为工会干事的文艺细胞,也正因为一直在心中未遗忘的钢琴家情结,致力于将女儿培养成为出色的钢琴家,为制造“钢的琴”提供了合理的动机与行为,埋下了信念的伏笔。女儿小元认为钢琴就是幸福最单纯的保证,却远远体会不到现实的苦涩,桂林与女儿一起在木板琴键上共弹的镜头,是本片不多描写父女情的画面,拟声的琴音充满了对幸福的幻想;小菊是物质生活的追随者,影片对她的镜头描写虽然不多,但是通过与桂林之间的三次对话内容(幸福的定义――教育与钢琴――归属与回忆),体现了对女儿不舍的情结,也从侧面反映出桂林的心理及态度的变化,可谓是影片的起承转合之处;淑娴是贯穿影片的重要角色,她一直陪伴在桂林身边,从组建乐队做领唱到制作钢琴做后备工作都默默地选择支持,虽然也有怨言,在她心中最深的情结是真正拥有一个安稳幸福的家,踏实过日子。

至于通过各种方法被游说来造钢琴的其他人物,都被设计成具有鲜明北方人的语言特色和丰富的肢体语言,真实具有喜感的角色。通过对他们各自的职业、苦恼的刻画,勾勒出了老工业基地下岗工人群体的生活状态,悲喜间透露出无奈的辛酸,贴近了大众情感。曾在前苏联留学的汪工,虽然退休在家,却总想发挥余热,在桂林造访后对铸造厂烟囱的改造有了设计构想图,目的在于设想在新城市留住旧有的回忆,无不体现那个年代的人们对被取代的集体工业时代的挣扎与无助。此外,为造钢琴返厂的昔日工友季哥、对淑娴有意的老王、怕媳妇的屠宰场大刘、憨厚老实的二姐夫、不善表达的配钥匙的快手、老赖胖头。当他们重聚在一起制造钢琴的过程中,导演用钢琴零件的制造系列化特写的镜头体现了每个人专注的神情,呈现了有条不紊的工作场景,似乎让人们产生了错觉,好像他们不只是在造一架钢琴,而仿佛是在废弃前完好的钢铁厂中,为重建积极有序的生活重组了一条生产线。

二、画面质感

一个有质感的镜头是需要对画面中构建的视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精心打磨的,只有这样才能为观影者带来视听的享受,内心的涟漪。

《钢的琴》为观者所带来的大部分空间背景都是东北萧瑟的冬天,等待被拆毁残破不堪的厂区,锈迹斑斑的机器设备,土色的烟熏砖块,厚重直立的水泥院墙,似乎一切都在呼啸的北风中摇摇欲坠。在色调质感上,为了展现老工业区的特点,整部电影的基调灰暗但并不冷峻。不难发现,影片中出挑的色彩绝大多数是集中在淑娴身上,从蓝色的演出服,到烟囱炸掉时穿着的粉红、主持婚礼穿着的深红,色彩的明度伴随影片情节的发展在一步步地提升。在影片即将结束时,现实制造钢琴的镜头与激情四射的西班牙斗牛舞进行着切换,信念由舞蹈来宣扬,超现实镜头中点点舞动的红附和着钢琴加工火花的攒动,汇成了一片浓烈张扬的红色海洋,可以说红色代表了工人的激情、重生的欢乐、梦想的力量,是电影灰色调的点睛之笔。

影片中有两处画面运用了戏剧舞台的表现手法,对人物内心情感特写的放大,使观者游离于现实之外,为影片增加了超现实的幻想。第一处是偷钢琴被扣留在派出所时,陈桂林的内心独白:悠扬的钢琴曲,天空中飘散着雪花,如果是三维的拍摄手法,相信这雪花一定落在了观者的心中。陈桂林在画面上方投射下来的光柱中弹奏着《致爱丽丝》,仿佛眼前的钢琴是一位可以倾诉的对象,如此的静谧,琴键上落满厚雪,仿佛在转瞬即逝中去追寻那不曾遗忘的梦想。画面此处,观者无不被这钢铁时代下的温柔梦想深深触动。第二处是烟囱改造会议之后的象征手法,伴随着前苏联的手风琴曲的不绝如缕,画面中同样是两束垂直打到地面的光柱,只不过处于冷暖不同顶光中的陈桂林与淑娴,沉默无语,在缭绕的烟雾中仍能感受到对未来的惆怅与徘徊,不安与烦闷,仿佛是向时代挥别的挽歌。

由于当时前苏联对中国的影响体现在工业、文化等方面,前苏联音乐也合理地成为本片的特色。在听觉质感上,整部电影中的配乐紧凑,从开始一直延续到了片尾,时而交错的中苏经典的老歌(《三套车》《漂浮的玛奇朵》《跟往事干杯》《心恋》等),时而交错的钢琴曲与手风琴曲,旋律优美,风格鲜明又不孤立,是一代人的青春写照,寄托了对幸福生活的热情与向往,与环境和剧情紧密相连,使人们立刻闪回到了那一年代,不自觉地附和着影片情节的节奏;钢琴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机器的打磨声、敲打声、焊接声与钢琴完成后流淌出的柔美的音符又是怎样一种奇妙的结合,相信都深深融化了观者的心灵。

三、镜头结构

每个镜头都经过仔细斟酌,构图本身充满了美感,拿出来都可以作为单幅摄影作品去欣赏。场景选取虽然看似生活化,结构运用对比、对称的手法较多,却极富动感,富有深刻的寓意。

影片中表达陈桂林和小菊关系的站位,基本以对称为主。如影片开头对人物对话的近景描写,人物靠近画面的左右边缘,背景以残破空旷的厂区为主,向两个方向延展的角型钢架也象征了不同的人生道路,隐喻两人的关系走向破裂。如桂林与小菊的第二次谈话过程中,即使在出现第三个人物淑娴的情况下,两人也是被坐在中间的淑娴分割在左右站立,进行对话;影片表达陈桂林和淑娴关系的站位,却有互动和交错,以追随并列的平移镜头为主,故事总在镜头外留有想象的空间。

影片有两处镜头非常相似,背景都是极富工业时代特征的建筑,前一个镜头在影片的开头处,陈桂林站着,父亲蹲坐在土墙平台上看着落下的夕阳,借桂林拉着父亲回家的路线,展现的是工业厂区的全景及生活的环境。后一个镜头桂林与父亲一起蹲坐在平台上看着厂区内的火车铁轨,也是父亲去世前与桂林有交集的最后一个镜头。父亲的一来一回,是整个人生足迹的完成,是桂林失去父亲、女儿的苦楚,是对幸福的拷问,也见证着工业时代的夕阳余晖。

第二个场景镜头中乐队和淑娴的人物站位,随着镜头的推移,逐步扩大了镜头外的空间,话外音的加入,不但完成了镜头的衔接,也进行了两个空间的对话;在音乐教室场景镜头中,画面中心的烟道管将人物分割到两边,结构是以对称为主但隐含的是不均衡及对立,表现的是粗糙工人与知识分子的冲突;影片在表达群体场景时,充满着工人阶级的团结和仪式化的告别。团结以凝聚的群体为主,比如偷钢琴之前的聚会是为了“干一次大事”、货箱车中摇摆的欢乐表达了生活的娱乐精神、齐聚KTV为了造钢琴事业的欢歌、制造钢琴过程中的专注神情,甚至在汪工最后一次为了改造烟囱开集体会议,随着人数的聚集,都是工人阶级在对着镜头进行着某种集体形式的宣誓,无不传达出“咱们工人阶级有力量”的号召和时代精神。

整部影片最具构成感的镜头是拍摄铸造厂的远景:两根铸造厂烟囱即将被炸掉,钢厂工人肃穆整齐地在对面山头上斜向排列,像一幅画,也像一群雕塑。镜头不断地进行定格拉回,桂林在人群的前方蹲着,淑娴在人群的后方,这种仪式形式的排列,仪式形式的时代挥别,是颇具有象征意义的桥段,让人不禁联想到影片开头平静的画面忽然被乐队吹打弹奏的声音所割裂,巨大又吞吐烟雾的两个烟囱前方却正举行着葬礼的祭奠仪式;还有一处是钢琴模子送到炉子中浇铸前的场景,随着一道门的关上,齐哥等人仿佛在目送工业时代的离去,此刻工人阶级心中的难以割舍,集体工业时代的瞬间崩塌跃然于画面。

电影被划分为多种类型,一些电影被划为“商业之外,艺术之内”,可能是因为这些电影总会带有创作者的个性主张,浸染某种独特的艺术情结,而这一情结为观者所带来的迷醉更胜于电影银幕上应接不暇的视觉特效。倘使在若干年后,留给人们的依然是无法忘怀深陷于此,慢慢流淌于心间的镜头回忆及心头点点滴滴的触动。《钢的琴》正是一部带有“琴声余音、梦想发声”情结的片子,在幽默中不乏对人性的探讨,在情感中不乏对幸福的守望。影片从制作假木板琴、偷音乐室钢琴到制造钢的琴,矛盾在团结中消解,情绪在高潮点爆破,工人阶级的热血在激昂。诚如导演在上海电影节上提到影片拍摄期间遇到的困难,可正是因为这种曲折的坎坷,点燃了从制片到演员整个剧组人员加倍投入的热情,这份热情也折射出电影 “钢琴保卫战”情结中人物的激情,这份不可多得的真实情感让观影人的心情在怀旧与澎湃中交错,也让人们愿意相信 “制造钢琴,捍卫梦想”的奇迹,愿意期待生命中奇迹发生的美好。

[参考文献]

[1] [美]布鲁斯•F•卡温.解读电影[M].李显文,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美]大卫•波德维尔,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彭吉象,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美]鲁道夫•爱因海姆.电影作为艺术[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 李淼(1982― ),女,辽宁大连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硕士,大连交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设计教育与艺术研究;谢林霞(1983― ),女,湖南耒阳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硕士,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公共环境设计。

上一篇:“非革命”的《十月围城》 下一篇:《雪花与秘扇》:一部背离“母体”的商业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