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精英的“精英情结”解读

时间:2022-02-28 10:42:14

失意精英的“精英情结”解读

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一些落拓失意之人,当这些落拓失意之人又是一群文人的时候,他们就会在社会上闹出不大不小的动静,造成惊世骇俗的影响。人们在谈到这群人时往往用“失意精英”来标定他们。从古代中国的屈原到现代西方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是具有浓厚“精英情结”的失意精英。前者从“执政者”落拓为“放逐者”,后者从“立法者”失意为“阐释者”。这就是古代中国有《离骚》问世、现代西方有后现代主义兴起的原因。不管怎样,精英心态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已经是精英了,还有失意吗?有,当然有。要不,郑板桥也不会书写“难得糊涂”的座右铭来自警醒世了

“失意”与“得意”相对,有“不遂心愿”和“志向难酬”的意思。凡有社会学上所说“失落感”、“挫折感”和“剥夺感”的人都是失意之人。当“失意”与“精英”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人们不应过分诧异:他们都已经是精英了,还有失意吗?有,当然有。要不,郑板桥也不会书写“难得糊涂”的座右铭来自警醒世了。与一般人相比,精英失意的机会要多得多,并且失意的程度要大得多。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愈是精英,愈容易遭遇失意的打击。

如果我们把眼光向周遭搜寻,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失意郁闷之人:从天之骄子到普罗大众的大学生,从政府官员到普通老百姓的机构精简分流人员,从英雄模范到下岗职工的买断工龄人员……这些人都可以说是我们所要讨论的失意精英,他们是或因声望、或因权力、或因财产受损而失意的社会优秀分子。由于这些人的失意是客观存在的,他们有社会地位、权力、声望的实际损失,然后才使他们产生前后两重天的剥夺感和挫折感,所以,他们的失意是绝对失意。

精英,特别是知识精英,由于其精英情结,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相对剥夺、相对失意感。知识精英的“纯粹”情结,把自己置于一个孤芳自赏、曲高和寡的危地。孤独的人最敏感,往往会把针鼻间的小事无限歪曲放大,以便取得耸人听闻的宣传效果。而且在麻烦制造方面,相对失意精英比绝对失意精英有过之而无不及。

精英情结主要由八种意识组成:即纯粹意识、唯美意识、忧患意识、贲青意识、独立特行意识、孤芳自赏意识、相对剥夺意识和悲观厌世意识

精英失意既有客观基础,又有主观条件。客观基础是精英的绝对剥夺或相对剥夺,主观条件是失意精英的精英情结。在失意精英的塑造上,前者是必要条件,后者为充分条件。毫无疑问,精英情结是导致失意精英最后完成的关键因素。那么,知识分子的精英情结到底包括那些心理特质呢?在笔者看来,精英情结主要由八种意识组成:即纯粹意识、唯美意识、忧患意识、贲青意识、独立特行意识、孤芳自赏意识、相对剥夺意识和悲观厌世意识。

纯粹意识。在定义上,精英就包含“纯粹”的含义。只有“纯”才能成“精”,只有“粹”才能成“英”。虽然这是自然界的常理,但却不可成为人类社会的法则,人类社会的组织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差异相处、和谐共存的。精英具有“纯粹”的品质自然是好的,但是具有“纯粹”的意识就不好了,因为它会对其他人群产生社会排斥作用。

唯美意识。精英的唯美意识与其纯粹意识紧密相关,正是精英的纯粹意识产生了它的唯美意识。虽然追求完美是人类之天性,但是不完美往往是事物之常规。精英之错不在于追求完美,而在于过度追求完美,以致于达到“唯美主义”的程度。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度和不及是恶性的特征,只有中道才是美德的象征。按照亚里士多德所说,“唯美”就是逾越了中道――“完美”――而变成过度的一种恶行。完美的另一极恶行――不及是“凑合”。精英不愿意凑合而追求完美是对的,但是,脱离实际条件而一味地追求完美就变成了“唯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忧患意识。知识精英大都有一种忧患意识,既有“居庙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家国天下意识,又有“视天下之治若未治,视天下之安若未安”之圣人遗风。从古至今,忧患意识都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情操。但是,在表达方式上,现代精英缺乏古代先哲们的那种谦恭态度,不是“有才不刻,慈而不谬”,往往恃才傲物,一副救世主的姿态。这种不与当权者为伍的假清高,使其忧患意识大大打了折扣,有时径直变成了酸腐文人的无病。

贲青意识。“贲青”是一个现代词汇,不管其用法有多少流变,但“愤世嫉俗”是贲青意识的核心。因青年人大都具有此类心理特质,故自然就有“贲青”之联想。从词源上仔细考察,“贲青”一词可能与宋代学士曾丰“黄纸贲青松”的诗句有关。曾丰自己就是一个贲青,这可从宋朝翰林学士虞集对其“气刚而义严,辞直而理胜”的评价看出。贲青是失意精英的核心精英情结,精英到底是因贲青而失意,还是因失意而贲青,这二者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关系哲学,没有必要深究。有人企图把贲青和精英截然对立起来、严格区别开来,其源盖出于他既不懂得精英又不知晓贲青之缘故。实际情况是,贲青未必真精英,精英何尝不贲青。

独立特行意识。失意精英往往具有“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独立特行意识,在这个“我独故我在”的感性―世俗―多元―存在主义时代,失意精英的独立特行意识得到了无限放大,远远超出“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传统境界,“与孤独同行”、“享受孤独”成为失意精英的一种现代时尚。

孤芳自赏意识。失意精英的孤芳自赏意识包含着某种自恋情结,自恋与草根人物为了吸引社会注意而进行的自残相互对立,两者都是自尊的变异,前者为过度,后者为不及,都是有失于中道的恶行特征。

相对剥夺意识。失意精英的相对剥夺意识是精英失意的主观根源。不管事实如何,失意精英总是觉得自己所得少于他人所得。这种相对剥夺感往往是失意精英的宿命,其源盖出于过分聪明所致。

悲观厌世意识。在失意精英的精英情结里,还包含着某种或明或暗的悲剧厌世意识。正像搞微生物的往往把整个世界都看成细菌一样,这些失意精英从天上的一片云往往会推导出整个世界将陷于黑暗之中的结论,颇有“杞人忧天”之韵味。

和谐心态是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育和谐的社会心态

精英失意产生于自身的精英情结。要抚平失意精英的失意心理,就必须解构并重构其精英情结。对精英情结的解构并非抛弃,而是一种扬弃;解构在这里只是一种手段,重构才是目的。经过解构并重构的精英情结,由于失去其原有特质而需要改变名称,不应再叫“精英情结”而应改称其为“精英精神”了。从“精英情结”到精英精神必须完成八个方面的态度和行为转变:第一,从洁身自好的纯粹转变为和光同尘的世俗;第二,从尽善尽美的唯美转变为入乡随俗的适应;第三,从无病的忧患转变为观感化物的教化;第四,从愤世嫉俗的贲青转变为移风易俗的行动;第五,从独立特行转变为同人于野;第六,从孤芳自赏转变为玫瑰共享;第七,从相对剥夺转变为相对满足;第八,从悲观厌世转变为勇敢面对。

完成这八个方面的态度和行为转变,需要引进中道机制、参考群体机制和生物多样性原理。中道机制要求人们把握事物的度,牢记过与不及都是恶性的特征和真理再往前迈一步就变成谬误的道理。参考群体能够为人们的自我评价提供标准,唯其如此,参考群体的选择非常重要。作为比较的参考群体,是使人们从相对剥夺转向相对满足的关键;作为规范的参考群体,是使人们到底是面向光明还是面向黑暗的基础。生物多样性原理告诉人们差异共存、和谐相处的原则。现代社会是有机团结的社会,承认各方的合法存在价值和彼此的利益关切是有机团结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对于这些机制和原理,失意精英不是知的问题,而是行的问题。

和谐心态是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育和谐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分为大众心态和精英心态两种类型,大众心态如云如雾,飘忽不定,聚散随时,容易受精英心态的左右和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说,精英心态是大众心态围之旋转、聚结的中心,是某种社会思潮孕育、发展的源头。因此,培育和谐心态要从培育精英和谐心态入手。(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

上一篇:中央政府:民生理念要在制度上落实等 下一篇:污染减排指标考验政府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