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镇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

时间:2022-07-29 01:23:05

浅析城镇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

【摘要】目的 调查城镇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我区四个城镇1235例育龄妇女,分析各种生殖道感染疾病患病率、不同年龄段患病率。结果 城镇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疾病患病率高,达49.07%;不同年龄段患病率不一样,31~40岁段最高,为66.81%;其次为18~30岁段,为48.91%;41~49岁段最低,为27.25%,3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城镇 育龄妇女 生殖道感染 计划生育

中图分类号:R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020-02

Analysis of reproductive health status of urba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FengDeju

(Sichuan LuZhouShi LongMaTanOu family planning publicity technology ZhiDaoZhan)

【Abstract】objective nvestigating urba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 sicken. Methods Our four towns 1235 randomly selected example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analysis of various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 disease prevalence, different age paragraph prealence. Results Urba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genital infection rates high, da 49.07%; Different age paragraph rates are not the same, 31 ~ 40 segments for 66.81%; highest, Followed by18~30section, for 48.91%;41~49 section for27.25%, lowest,3 group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 0.05. conclusion The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genital infection sicken serious, want to enhance broad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of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 knowledge level, and increase the urban planning service qualit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 rates.

【key words】Town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 Family planning

生殖道感染在育龄妇女中存在普遍,严重危害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不利于避孕措施的落实、不利于优生优育的开展。生殖道感染是指由于受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的侵袭,引起育龄夫妇生殖道感染的一大类传染病的总称[1]。而生殖道感染的发生往往多与妇女的相关保健知识水平、观念和态度以及有很大关系[2],尤其,在城镇发病率高,为加强城镇广大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防治,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质量,现对我区管辖乡镇已婚妇女进行生殖健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样在我区所辖4个乡镇为调查点,共1235例18~49岁的育龄妇女,均为自愿接受生殖道检查的已婚妇女。

1.2 方法 对每个受检者进行填表建档、询问病史、妇科检查、B超和实验室检查。

1.3 疾病诊断标准 阴道炎诊断标准是外阴瘙痒,白带增多,阴道有脓性或白色泡沫样白带、豆渣样白带,阴道粘膜充血,白带清洁度IIIo~IVo;宫颈炎诊断标准宫颈有II o~IVo糜烂或宫颈肥大、宫颈息肉或宫颈腺体囊肿;盆腔炎诊断标准是一侧或双侧附件区增厚压痛,宫体有触痛,或B超检查子宫直肠陷凹有积液并有小腹胀疼等不适。所有患者均行宫颈癌筛选刮片及白带常规检查。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统计学处理由SPSS 14.0软件完成,P

2 结果

表1各年龄组生殖道感染疾病患病数据

注:1、2之间X2=28.541,P

2.1 生殖道感染情况 共调查1235例育龄妇女中,发现患病606例,患病率为49.07%。在606例中,患1种生殖道感染疾病的514例,占84.82%;患2种的71例,占11.72%;患3种及3种以上的21例,占3.47%。各种生殖道感染疾病合计发病740人次,其患病率分别为:宫颈糜烂313例,为25.34%;盆腔炎105例,为8.50%;衣原体感染73例,为5.91%;细菌性阴道炎48例,为3.89%;宫颈息肉43例,为3.49%;霉菌性阴道炎38例,为3.08%;老年性阴道炎36例,为2.91%;滴虫性阴道炎36例,为2.91%;尖锐湿疣26例,为2.11%;淋病22例,为1.78%。

2.2 不用年龄组之间生殖道感染疾病患病情况 各年龄段生殖道感染疾病患病情况数据见下表1,可见在31~40岁组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最高,为66.81%;其次为18~30岁组,为48.91%;41~49岁组最低,为27.25%,且3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目前,城镇女性由于自我保健意识差,多对自身生殖健康状况不够关心,再加上地区经济卫生状况及医疗服务机构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发病率多较高。本次调查研究中,城镇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率高达49.07%,与文献显示我国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一致[3]。可见生殖道感染疾病已严重影响到广大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本次调查显示,生殖道疾病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宫颈糜烂、盆腔炎、衣原体感染、细菌性阴道病、宫颈息肉、霉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尖锐湿疣、淋病,这些疾病成为已婚育龄妇女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不同年龄段育龄妇女的患病率也不同,本次研究显示,各年龄段生殖道感染疾病的患病率,31~40岁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最高,其次为18~30岁组,41~49岁组最低,3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18~30岁及31~40岁年龄段妇女患病率偏高,分别达到48.91%、66.81%。考虑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个阶段处在生育期,由于经期、妊娠期、产褥期等的保健不当,再加上分娩、引(流)产、放取宫内节育器以及性生活活跃,生殖器官很容易损伤,大大增加感染机会[4],因此这个时期的妇女各种妇科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通过这次普查面,我们发现,在目前很多城镇,特别在内地,经济落后,卫生条件差,被检者文化程度较低,科学卫生知识贫乏,患病后又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诊疗,患者长期受到病痛的困扰。因此要广泛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加强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由于基层单位重视不够,育龄妇女患病后早期无症状或对疾病认识不够,因而未引起患者本人重视,使得许多患者不去就诊,疾病会慢慢损害生殖健康,这些无症状或未治疗的病原携带者又会隐匿性地扩大疾病传播,严重影响广大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可见,加强宣传教育是宏观控制生殖道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只有大家都正确认识和了解生殖道感染疾病对自身健康的威胁及对社会的影响,才会自觉改变不良行为,加强健康意识[6,7],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提高人口出生素质[8]。

此外还要对各级计划生育工作者进行素质提高,加强计生工作者对生殖道感染防治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各级技术服务人员要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努力提高整体业务素质,熟练掌握诊疗技术。做好基层咨询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咨询服务是在生殖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一些群众难于启齿的问题,是实施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的核心环节。建立专科咨询,开通电话咨询,有效避免面对面谈话的尴尬,解除心理压力,可使患者能更深入地谈论一些不便当面启齿的问题。强化政府在控制生殖道感染疾病方面的职能。在我国,卫生部门主要是以治病为主,妇女往往不易从卫生部门得到生殖保健专项服务。要改善和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行政机构应该建立计划生育网络服务,大力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在广大育龄妇女中的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工程,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已成为生殖健康发展的大方向,能有效消除广大患病妇女到医院就医的恐惧和顾虑,提高就诊率。

综上,在城镇育龄妇女中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 同时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可以有效防治生殖道感染疾病。

参考文献

[1]张红杰,曾光.妇女生殖道感染及其危害[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1,9(6):372.

[2]王临虹,赵更力,陈丽君等.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情况及其与相关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关系[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2000,16(5):265.

[3]张开宁,李晓梅,时黎等.服务质量对农村生殖道感染症状持续求医行为的影响[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1,15(2):44.

[4]孟秀华,王荣强. 农村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2006,4(7):52.

[5]巩秀娟,杨国庆,巩传富. 农村妇女生殖系统感染防治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2006,4(2):59.

[6]赵丁源,肖郭振,沈继云等.肝浸液培养基用于阴道滴虫D念珠菌培养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杂志,2004,19(6):496.

[7]张秀英.4018例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3,30(3):391.

[8]李俊杰,王梅兰.庆云县7235例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3,ll(5):306.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研... 下一篇:两种修复牙弓双端游离缺失方法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