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时间:2022-07-29 09:53:53

浅谈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摘 要:当今社会,虽然全球经济得到了繁荣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也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亟待全球人类共同解决。全球经济发展必须坚决贯彻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佳的经济模式。我国必须顺应着全球低碳积极发展理念,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研究出一套符合我国发展需求,具备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涵义和低碳积极发展必要性的分析,探讨我国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节约

由于经济肆意发展,没有合理控制能源使用所导致的全球变暖问题亟待全球人类共同解决。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世界范围内认为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过多所造成的。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全球变暖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还会引发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等一系列安全问题,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全球变暖督促国际社会对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低碳经济模式深受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青睐。有效应对气候变暖现象,创立和谐发展的低碳经济模式,保护生态环境,促使我国走在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上,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缓解因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国际压力。

一、低碳经济的涵义

1.低碳经济与高碳经济

相对于传统的高碳经济而言,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最大可能地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促使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1]。所以,低碳经济的发展主要目的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煤炭、石油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进行基本控制,在通过新能源代替高碳能源,对有限的高碳能源进行储存保护,规范能源耗费量,最终达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

2.低碳经济与能源利用

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如何有效解决抑制碳排放量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确保经济发展和能源调配利用的同时,抑制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碳排放量,采用低碳能源、无碳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等措施缓解现阶段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矛盾关系。

3.低碳经济与人类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了满足经济发展人类肆意的使用碳能源,造成大气污染,威胁地球的自然环境。在这个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有效降低社会发展对碳能源的使用量,为人类创造和谐的生存环境。

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能源现状

1.室温气体排放压力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发展,能源生产和使用需求不断提升。现在,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位。据美国能源署预测,我国碳排放强度每年都在下降,2002年~2025年期间年均下降2.1%,下降速率普遍比一些发达国家快,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经济规模每年都在扩大,而且我国是一个煤炭使用大国,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每年都在快速增长,2020年将达到81.45亿吨,到了那时候我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2.能源安全问题

能源安全与国际社会经济安全息息相关,它对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有直接影响。我国能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口众多,人均可采储能源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受限于有限的可采储能源,我国不得不向其他国家进口能源。石油进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导致我国经济受石油出口国所约束,给我国经济安全带来了安全隐患。

3.生态环境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繁荣的发展,大量的资源消耗,造成生态环境严重被破坏。我国经济发展被生态环境严重制约,淡水供应趋于紧张,国家面临水源危机,许多地区淡水供给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和粮食生产;国家耕地总面积持续缩减,距离18亿亩的耕地面积警戒线已经不远。资源的多度使用,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

1.完善能源使用结构

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科技先进工业发达的国家,都离不开矿物能源的支持。在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的比较上,天然气和石油要明显优于煤炭,在相同单位热量消耗时所排放的碳量,最少也能比煤炭排放低10%,最多能低30%。所以,加大对天然气和石油的使用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这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碳排放量,同时,也称为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趋势。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在国际油价不稳定的情况下,煤炭的使用风险要明显小于通过不断进口的能源使用风险。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也是一个耗能大国,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将持续煤炭能源的使用,因此,改善规范煤炭净化技术和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我国未来能源使用结构的主要任务。

2.提升能源使用率

提升能源使用率的目标是提高城市发展的能源消费效率,完善消费结构,尽可能发挥每一项能源的作用,以最少的能源消耗,完成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创造。经济效益的提高、能源供给的保障以及技术进步的推进深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此,现阶段很多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通过提升能源使用率来控制气候变暖的现象。目前我国在提升能源使用率上做了很多相应的措施方法:关注纤维素乙醇和氢燃料等车用燃料生产技术,重视风能、清洁煤、太阳能以及核能等相关先进发电技术[2],与此同时,还加强对先进节能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等相关能源新技术的开发。

3.改善碳吸收能力

我国土地广袤,通过对土地和森林的有效利用,将能源消耗多排放的温室气体储存在生物碳库中,改善碳吸收能力。通过有效的土地森林管理,扩大森林面积以及提高单位面积生物的产量等方法,改善土地森林的吸碳能力。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如果每年的森林面积扩大1%,森林从大气中能够吸收碳量7.2亿吨。通过扩大森林面积改善碳吸收能力的措施固然有效,但是受到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扩大森林覆盖率要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在现阶段很难得到有效实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每年花费了大量的经济投入和人力物力用于植树造林,但最终我国森林覆盖率只得到4%的提升[3]。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中,有67%的面积被高原和沙漠所占据,我国所面临的扩大森林覆盖问题,率任重而道远。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低碳经济发展将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必然趋势。我们不能只放眼着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能源肆意利用,对生态环境妄为破坏,要更加明确的了解低碳经济发展道理不仅符合现阶段我国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也符合全球共同保护气候环境的合作要求。我国社会发展离不开低碳经济,我们要加大力度宣传低碳理念,并提出相应的低碳生产、消费的政策指引,营造低碳生活的社会大氛围,真正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1]廖振宇. 企业节能减排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意愿调查[J];商场现代化;2010年29期.[2] 丑洁明,封国林,董文杰. 构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1(01).[3]姜启亮,吴勇. 低碳经济的实施路径——基于技术创新与政策规制的视角[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01).

上一篇: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与市场分析及发展预测 下一篇:浅论县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