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07-29 08:37:47

内科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首次发作自发性气胸患者96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胸腔镜进行观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病症的复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治疗组在治疗后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平均拔管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半年内治疗组的复发4例,对照组的复发10例,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内科胸腔镜;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

自发性气胸[1]是一种发病突然、严重影响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的疾病,该病发病急,常无明显诱因,若处理不当,则可导致复发、感染及肺功能损害,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及时采用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有着重要意义。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自2009年起对自发性气胸的患者采用胸腔镜观察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治疗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96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胸腔镜观察治疗。其中对照组中男28例,女20例,平均年龄346岁,治疗组中男30例,女18例,平均年龄353岁,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作,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使用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治疗组:通常在腋中线第7肋间做一15 cm的切口,置入胸腔镜探查,在电视屏幕监视下进行病变探查和手术。经导管镜下顺序检查胸壁、肺组织、纵膈、心包、然后寻找漏气部位,操作者可以在镜下松解粘连带,有利于肺复张,并能使滑石粉更加顺利的进入胸腔;直视下喷撒滑石粉可以确保胸膜被均匀的覆盖,达到胸膜腔的完全闭塞。对照组:做后外侧切口或腋下小切口进胸,切除肺大疱。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放置引流管,利于积液排出。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后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及治疗后的病症的复发率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 软件对各变量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

2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没有死亡病例,术后多数患者当日肺完全复张,复张后夹管观察36~72 h待破口粘接牢固再拔管计算时间。治疗中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6±42)d,平均出血量为(815±167)ml,平均拔管时间为(602±154)d;治疗组中平均住院时间为(53±14)d,平均出血量为(497±124)ml,平均拔管时间为(312±123)d。两组患者治疗后半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其中治疗组的复发例次有4例,占总患者的833%,对照组的复发例次有10例,占总患者的2083%,两组患者以上指标比较,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出血量、平均拔管时间及治疗后病症复发率等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实际都存在潜在性肺疾病,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一般是由于位于肺尖的肺大泡破裂引起,在体型瘦长的青年男性中最为常见,临床治疗[2]主要以胸腔穿刺抽气和胸腔闭式引流为主,但由于未能去除病因,容易复发,且在每次发作后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多,复发频率也会加快。且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手术切口瘢痕长,不易被患者接受。而应用胸腔镜进行该病症的治疗却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内科胸腔镜是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一项诊疗技术,使用内科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避免了传统的开胸手术,减少了开胸手术对患者活动和呼吸的影响,且电视胸腔镜下手术视野较好、光源充足,手术野观察优于直视,能发现直径

作者通过两组患者术中的各项指标对比研究,也发现利用内科胸腔镜手术治疗比传统开胸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内科胸腔镜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马国栋,邹卫,许栋生,等.全胸腔镜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78例.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8,15(2):156.

[2] 王辉斌,张振立,沈晖,等.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36例临床分析.临床医药实践,2009,18(25):677678.

作者单位:467000 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呼吸内科

上一篇:化疗方案2H3R3Z3E3/4H3R3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 下一篇: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