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影响细菌内毒素测定的实验室研究

时间:2022-07-29 07:36:20

pH值影响细菌内毒素测定的实验室研究

【摘 要】目的:对pH值对细菌内毒素测定所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行测定。方法:研究人员选择使用动态浊度法,来测量指定样品中内毒素含量;按照参考标准将样品细菌内毒素分为两种不同浓度的稀释液,然后利用14个pH值级,再与两种不同的鲎试剂进行化学反应,对两组回收率进行对比。结果:pH值梯度上,两种不同类型的鲎试剂都有出现了三个反应高峰,第一个高峰pH值为5.20;第二高峰pH值为7.83以及6.23;第三个高峰pH值为10.55。样品pH值位于6-8之间时,结果呈现出稳定状态。4λ阳性对照各自的回收率平均达到76.5%~115.9%、85.8%~99.8%,但是当样品pH值不大于3,或者不小于12时,细菌内毒素在实验过程中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因此回收率并不高,平均≤56.8%。结论:在进行细菌内毒素实验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应该对检品pH值进行适当的调节,在应用是TAL鲎试剂时,实验检品pH值调节到6.5-7.5之间效果做好,而在使用LAL鲎试剂时,试验检品的PH值应该调节到6.1-6.3或者6.7―7.8之间效果最佳。

【关键词】pH值;细菌内毒素;鲎试剂

制药产业中,细菌内毒素是公认的药品热源本质。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内毒素,但是主要当细菌完全的处于死亡状态,发生裂解,细菌内毒素才会释放出来。细菌内毒素主要是由磷脂、多糖等成分构成,最为重要的成分是脂多糖。其能够导致发热、内毒素休克等病症。目前其已经是被用来替代家兔来进行热源试验,有很多国家的药典对此已经给予收载。中国药典规定只能够应用凝胶法来对细菌内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本文应用动态浊度法,对样品中所含有的细菌内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同时选择应用不同的鲎试剂,一种是TAL鲎试剂,另一种是LAL鲎试剂,以此来明确pH值对内毒素测量具有所产生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试剂和仪器

美国药典细菌内毒素参考标准品(RSE),10000EU・瓶-1;TAL(厦门鲎试剂厂,批号960118,灵敏度0.125EU・ml-1,1ml・瓶-1;LAL(美国Biowhittaker公司,批号5L0960,灵敏度0.125EU・ml-1,5.2ml・瓶-1;LAL溶解水批号4M0757,内毒素含量≤0.005EU・ml-1,pH6.23);BET-32细菌内毒素测定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206型pH计(上海雷磁仪器厂);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厂)。

2、样品处理

氢氧化钠(AR)经185℃,4h烘烤,配制成饱和溶液。浓盐酸(AR)不经处理。按中国药典附录XVF方法,配制成0.1mol・L-1的NaOH和HCl溶液,121℃灭菌3h。配制中所用器材都除热原。用新鲜灭菌注射用水(WFI,pH5.61,内毒素含量0.03EU・ml-1)作稀释液。0.1mol・L-1盐酸连续4次10倍量稀释,0.1mol・L-1NaOH溶液连续6次10倍量稀释,并采用LAL溶解水(pH6.23)和WFI(pH5.61)制成14个量级的梯度pH溶液,分别加入RSE制成含细菌内毒素0.5EU・ml-1和0.125EU・ml-1的样品。

3、测定原理和方法

一定量的细菌内毒素和鲎试剂在37℃孵化时,混合物的浊度随时间而变化,在反应进行一半(t50)时,混合物浊度的变化速率最快。细菌内毒素测定仪可自动测定各浓度值下的t50,经分析计算后绘制标准曲线。阴性对照、阳性对照、空白对照同时立时,测定结果有效。异常值的舍弃依据Smirmoffsl法(n=4,α0.01=1.493)。

二、结果

1、试验分成3组,每组有14个样品,其pH递增。第1组加样品0.2ml(含0.5EU・ml-1RSE)和TAL0.1ml,该样品中RSE浓度为4λ。第2组加样品0.2ml(含0.5EU・ml-1RSE)和LAL0.1ml。第3组加样品0.2ml(含0.125EU・ml-1RSE)和LAL0.1ml,该样品中RSE浓度也为4λ。根据各样品的t50,。pH在4~11之间,RSD为1.16%~12.29%,s为0.0050~0.0546,实验的精密度较好。本实验结果发现,两种鲎试剂(TAL,LAL)在pH5.20,pH7.83/pH6.23和pH10.55处均有凝集高峰,当pH≤3或pH≥12时,细菌内毒素试验受到明显抑制(平均回收率≤56.8%)。两种鲎试剂在pH梯度上的回收有差别,但在pH6~8间,回收曲线稳定。

2、以pH梯度为横轴,绘制质控图。图1中可见几何平均值(x)、最大值和最小值,可同时观察试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依据FDA规定,4λ阳性对照的回收应在标准曲线±25%以内,此处判断动态浊度法检验有效的标准是平均回收率达到(100±20)%,相应的警戒线为(100±10.7)%。因此,对TAL允许测量值为(0.5±0.1)EU・ml-1,警戒值为(0.5±0.0533)EU・ml-1,。最终结果显示:TAL实验的最佳pH为6.68~7.12,此时准确度和精密度较为满意,在pH6.23和pH7.83均有测量值逸出允许范围。对LAL允许测量值为(0.125±0.025)EU・ml-1,警戒值为(0.125±0.0133)EU・ml-1,。实验显示,LAL实验的pH值在6~8都满足试验的要求,在pH6.23处,反应可取得较佳回收,在pH6.68~7.83时,回收较为稳定。

图1 TAL检测4λ阳性对照的质控图

3、反应结束后(t>4200s),用pH试纸测定反应混合物pH值,结果见表1

表1反应结束时混合物PH值测定结果

三、讨论

1、后血细胞溶解物中存在大量的凝固酶原,而这些凝固酶原与细菌内毒素进行反应,形成凝固醇,再经过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凝胶样物质。在此反应中,凝胶生成速度与内毒素浓度两者呈正比例关系,除此之外,还受到温度、反应物、PH值的影响。PH值的高低对蛋白质活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可凝蛋白生成凝胶有着非常大影响,最终影响了结果。

2、在该实验中,有关指定样品的PH值,美国与英国药典对此都做出规定,美国药典将PH值规定为6-8,而英国则规定为6.5-7.5。我国1995年药典对此并未做出相应规定。,目前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记载应用的PH值有6-7.5、6.25-7.25、6-7等。但是这些结论大多数都是利用凝胶强度来进行实验,主观性比较强,国内有关文献认为如果应用大输液进行试验,可以不必对其PH值进行调节,但是通过此次试验,我们知道有效的PH值很有必要。即便样品的PH值已经处于6-8之间,但是实验过程中依然会受到其他影响的因素,因此每次实验都应该调节PH值。尽可能将其与标准曲线时所应用的PH值相同。

3、本研究中所使用动态浊度法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都已经经过了检验。本次研究中样品总含量为0.2ml,鲎试剂反应含量为0.1ml。样品使用量要明显的高于凝胶法,所以应用这两种测试方法,最终试验结果可能会不一致,通过实验表明,鲎试剂自身拥有缓冲能力。当样品的PH值位于5.20―9.17之间时,PH值试纸反映出来的数值大体上是7。在这个范围内,动态浊度法仍显示了不同pH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其原因可能是混合物最终pH的细微差异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凝胶的形成,但也不排除样品pH对鲎试剂中活性成分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讲,在pH问题上,两种测试方法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姜德文. 掌握水土保持规划规程 全面提高规划质量水平[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06(05)

[2] 厉莎,何华志,牛振华,周婷昀,李海林,谭贞学. 浙江省临海市水土保持规划编制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08(02)

[3] 王治国,朱党生,张超. 我国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体系建设构想[J]. 中国水利. 2010(20)

[4]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在银川召开[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1(02)

[5] 赵辉,王则一,齐实,王秀茹,高甲荣,杨海龙. “水土保持规划与设计”课程实践环节设计[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1(04)

上一篇:浅析核电站大型电力变压器在北方冬季启动 下一篇:民法基本原则及其适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