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点滴

时间:2022-07-29 03:03:31

朗读教学点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160-01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从古至今,人们就特别重视强化读书,素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美谈,把朗读作为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可见,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教学中我们却发现一些学生不愿读书,不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任务,有的同学读书东张西望,有的同学读书有口无心,不能入情入境。这些充分说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应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切实地进行朗读指导,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

教学生读课文,是培养学生将无声的文字,由视觉到思维,经过理解加工,转换成有声语言来再现故事情节,描绘景物,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课文,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小鹿的玫瑰花》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文中有四个角色:小鹿、鹿弟弟、黄莺、微风。指导朗读课文时,首先在分析课文时让学生说出每个角色所采用的语气、语调,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被调动起来,从而心领神会地读出了每个角色说话时不同的语气,体会出小鹿由失望到快乐的心情,感受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二 配乐朗读

音乐,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选择与之朗读基础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指导朗读《桂林山水》时,边读课文,边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一起就像使人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产生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 借助插图看图朗读

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这样既可以对学生进行图文结合的训练,又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如《画风》这篇课文描述了三个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表现风的存在。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个小朋友所画的画,再指导朗读。学生受到图画的感染,自然而然地知道了如何用不同的方法表现风。

四 创设情境的想象朗读

情境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创造性地理解课文。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再启迪想象有感情地朗读,重视学生独特体验。如《笋芽儿》这一课,在指导学生朗读“……是谁在叫我呀?”这句话时,我说“你们早晨被妈妈叫醒时,你是如何回答妈妈的。学生想象自己,很自然地说出:用撒娇的语气去读。

五 生动传神的表演朗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表演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在家中看动画片时,真是全神贯注,这就是动画片中的人物的表演深深吸引了他们。比如在教《西门豹》时,我布置了相关场景,让学生戴上头饰进行表演。学生边演边说,再现课文中的情景,同时在表演中又掺入了自己的言行。这样,学生主动参与,不但丰富了想象,深化了情感,而且提高了朗读水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通过表演朗读,读出了语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并从中受到教育。

培根说:“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也就是说要广读、熟读、精读大量好的作品,才能得心应手的写出好的文章,才能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事情的经过。这就更说明朗读是多么重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朗读,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热点”,提高学生朗读质量,让学生从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总之,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朗读,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热点”,提高学生朗读质量。让学生从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重新响起那曾经熟悉的琅琅的读书声,让我们的学生在朗读中去感悟语文的无穷魅力吧!

上一篇:浅谈农村学校作文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走进新课改 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