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信用缺失治理机制

时间:2022-07-29 12:58:34

企业财务信用缺失治理机制

【摘要】财务信用是企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对我国企业财务信用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财务信用缺失的若干治理对策。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企业信用在我国信用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财务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交易一方以将来偿还的方式获得另一方的财物或服务的能力,是获得财物或服务的一方所做出的给付承诺。本文所指的财务信用是指一个企业获得他人信贷、赊销或给予他人信贷、赊销的能力。

目前我国企业信用状况令人堪忧,尤其是企业财务信用缺失问题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信用缺失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一、企业财务信用缺失原因的分析

我国企业财务信用缺失的行为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其原因一方面是维系市场经济中信用的制度和道德体系尚未建成,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又未能形成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社会监督和约束乏力;另一方面是计划经济下指令性计划的约束已大大削弱,而信用激励及惩罚机制还没建立,企业财务信用缺失成本远远小于收益,易产生道德风险。同时,产权改革不到位造成我国微观主体只追求短期效益,而无法形成不间断的重复博弈,给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带来很大障碍。

(一)财务信用制度缺陷

我国财务信用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没有建立财务信用制度体系。目前的法律制度中,与信用有关的法规主要有《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票据法》、《刑法》等,但是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系统的规范信用活动的专门法律,也缺乏相应的财务信用法规、制度,导致对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财务信用行为缺乏“硬约束”,致使有的企业钻法律的空子,对企业应承担的债务能拖则拖,能逃则逃,能废则废。

(二)企业产权制度尚未理顺

产权是信用的基础。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给人们提供一个实现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企业缺乏安全感,自然缺乏对守信的利益回报预期,它们将不再注重长远利益,转而追求眼前利益和短期经济效益。同时,也将放弃对维护企业信用所必需的成本,转而注重由失信行为带来的短期直接的经济利益。因此,对私有产权的保护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对未来的预期,从而直接影响企业对信用成本和信用收益的比较,导致失信行为或守信行为的发生。

(三)投资不当导致财务失信

有的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盲目地、不加分析地在固定资产投资上规模过大,项目不能按期运营,投入资金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回流,或由于项目决策失误根本就无法回流,使弥补投资缺口而形成的财务信用具有很长的周期,而且存在很大的风险。因此必然使财务信用膨胀,并形成对企业生产经营较长时期的影响。

(四)经营不善导致还贷难

企业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常常会因流动资金不足而向银行贷款,如果经营管理不善使流动资金受损或流失,就会加剧流动资金的紧张和企业间的相互拖欠,从而造成再贷款、再拖欠。这样不仅使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恶化,而且加剧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用危机。

(五)市场机制不健全,信息不充分

市场中的自我履约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自我履约机制主要包括两种机制:第一种是重复博弈,即当交易的双方目前进行的交易只是未来交易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双方可能采取相互合作的态度。第二种是声誉机制,即讲财务信用的企业取得好的声誉,会降低以后的交易成本;不讲财务信用的企业,其声誉会在市场上贬值,会增加以后的交易成本。但这种机制发挥作用完全靠信息的记录及快速传递,以使市场现有参与者和未来参与者知晓和查证某企业的失信行为。正是由于我国信息渠道不完善和不健全,使失信企业可以改头换面继续行骗。

二、企业财务信用缺失的治理机制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权利与义务是相对称的。财产体现的主要是经济权利,而信用体现的则主要是经济义务。信用缺失的实质,是失信的一方只想拥有权利而不愿履行义务,这就必然直接或间接地挑战财产关系和财产规则。整治这类财务信用失信的对策,就是明确企业产权关系,建立财务信用的制衡机制,保护财产权利,履行经济义务。要提高企业信用,就要多管齐下,从加强制度建设,改善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和法律环境,规范政府行为以及保护企业产权等角度来提高企业信用。(一)企业财务信用守信的激励机制

对财务信用守信企业要加以激励,其措施主要有:1.开展财务信用评估,对财务信用好的企业加以记录,并通过一定程度的媒体宣传,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大其市场交易中的无形资产,使企业得到更多的商业机会,从而形成声誉激励。2.应对财务信用好的企业降低借款利率,提高现金折扣率等,从而形成价格激励。3.应对财务信用好的企业扩大授信额度,增强企业融资能力,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并可与该企业建立较为稳定的、长期的信用关系,这也是企业取得效益的良好机会。4.政府要奖励财务信用好的企业,促进财务守信企业不断发展。

(二)企业财务信用失信的约束机制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以信用交易为主的信用经济,企业信用管理和社会征信系统建设都是保持信用经济稳定运行所必要的重要构架。要从根本上改变信用落后的状况,建立失信约束惩罚机制迫在眉睫。健全财务信用监管制度和财务失信惩戒制度,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失信行为特别是一些恶意财务失信行为,一个主要原因是财务信用监管制度和财务失信惩戒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财务失信违规成本小。要切实扭转这一状况,就必须尽快建立财务信用监管制度和财务失信惩戒制度。

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依法设置的惩罚机制能够杜绝大多数财务欺诈、商业欺诈和不良动机的投机行为,让遵纪守法、履行财务信用的企业得到保护和发展,而将不守信用的企业从市场中摒弃,并根据其情节严重程度,在一定的时段内,阻止它们再度进入市场。美国失信惩戒机制主要围绕三方面发挥作用:一是把交易双方失信者或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失信行为扩大为失信方与全社会的矛盾;二是对失信者进行经济处罚和劳动处罚;三是司法配合。笔者结合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对财务信用惩罚机制提出以下具体措施:1.建立快速反映财务信用失信的信息系统或举报机制;2.分类建立财务信用失信的黑名单,如借款不偿还黑名单、往来票据拒付黑名单等;3.建立合理的财务信用失信惩罚尺度,对不同程度的失信行为施以相应的处罚;4.建立被惩罚人申诉机制;5.对诬告、诽谤者诉诸法律。

(三)企业财务信用评级机制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国际上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推出企业信用评级。即:由专业评级机构采用规范化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对评级对象的资金实力及可信任程度进行调查、审核和测定,经过与评估事项有关的参数值进行横向比较和综合评价,以简单、直观的符号表示其评价结果的活动。

财务信用评级方法在国际上主要有标准普尔、穆迪及惠誉。标准普尔的信用评级分为短期债务评级和长期债务评级。短期债务评级分为A-1、A-2、A-3、B、C、D等六级,其中A-1为最高级别,C为令人怀疑的偿还能力,D为本息被拖欠。长期债务评级主要有投资级和投机级两大类,投资级有AAA、AA、A和BBB,投机级有BB、B、CCC、CC和C。另外还有其他级别,穆迪的信用评级分为短期债务评级和长期债务评级。短期债务评级分为1级、2级和3级。长期债务评级分为AAA、AA、A、BAA、BA、B、CAA、CA、C;惠誉的信用评级分为国际长期、短期信用评级。国际长期信用评级分为投资级和投机级,与标准普尔基本相同。国际短期信用评级分为F1、F2、F3、B、C和D,其中F1信用资质最高,D为违约,被拖欠。

上一篇:高校财务风险评估 下一篇:银企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