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课堂上的“节外生枝”

时间:2022-07-29 12:06:36

正确看待课堂上的“节外生枝”

许多老师把课堂教学中的“节外生枝”斥之为“瞎搅和”、“乱弹琴”,想方设法尽力避免。他们担心“节外生枝”会打乱自己的教学内容,拖延自己的教学进程,进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

然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学习这是主体,是知识文化的创造者,是新课程的开发者。”在学习、创造、开发的过程中,他们必然会有所思,有所疑。况且现代的教学已经证明课堂教学过程是丰富多变的。师生的对话、合作、沟通等交往关系是在动态生成中展开和实现的。既然是丰富多变的,我们怎能把它局限在课前预设的规范化框架内呢?我们怎能给它设定通行的轨道呢?因此,课堂教学中的“节外生枝”在所难免。它是学生在动脑、用心去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而呈现出的一系列问题。它往往具有个性和创造性,出乎众人意料,但也给众人带来崭新的感受。它体现了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良好的生成状态,又考验了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教学机智。因而,我们必须改变思想,端正态度,正确、科学地看待课堂上的“节外生枝”。

一、课堂上的“节外生枝”,是学生个性化的结果

古语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们之间在心理面貌上是互相不同的。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心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独特的同时,也意味着个性化。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珍惜个人独特感受,尊重孩子的理解,尊重孩子的答案。”在指导人教版第十一册的看图写文时,学生的个性就凸现出来了。当大部分同学认为图上画着教师节那天,小女孩悄悄送花给老师。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来:小女孩是趁着教师节来偷花的。这话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这样的“节外生枝”是对惯性思维的一大挑战。是“偷花”,还是“送花”?小男生认为小女孩站在窗外,神不知,鬼不觉地从笔筒里拔出鲜花。这简直就是小偷的一贯做法,有一定道理。可见,小男生也是经过仔细的观察后,才断定小女孩在偷花。我没有轻易吐出“胡闹”二字,也没有立即回答他。我轻声问道:“小女孩偷花送给谁?”“送给教了他五年知识的数学老师!”“同学们同意他的看法吧?”一名同学反驳道:“图上的小女孩面带笑容,不像小偷啊!”“是啊!”大家纷纷点头答应。

的确,“节外生枝”让我花了点时间,影响了我的教学进程,但它传递给我一条可喜的消息: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了。他们充分自主地、个性化地与文本进行了直接对话,才会对文本产生多元的解读。否则,学生不会有这样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课堂上的“节外生枝”,凸显了学生质疑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宛如创造之母,只有当一个人善于发现问题时,才能学到许多东西,而且学生的“疑”往往隐藏在一个个看似“节外生枝”的问题中。

当我们在回顾2004年奥运健儿夺金过程中,(人教版第十二册《向往奥运》)班上的小个子同学忽然冒出一个问题:“体操运动员个个身材矮小,很不好看。为什么还要坚持锻炼?”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对啊!拳击手经常被打的鼻青脸肿,甚至有大脑受伤的危险。这不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吗?”“不仅如此,电视台报纸上还多次报导运动员因超负荷训练,身体上遍是伤病。几乎每位征战运动场上的运动员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举办奥运会呢?”这些问题似乎与对奥运的向往之情有所出入,但却说明他们对奥运项目有一定的了解。难道体育运动成绩与身体素质划上等号吗?面对这些“异样的声音”,是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大方方地挖掘?实在是挑战教师的理念和智慧。跟着学生走,势必会打乱教师原有的计划,冲击教师课前的预设;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无疑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此时,我没有搪塞,没有敷衍,也没有顺水推舟。“究竟该不该举行奥运会?我们不妨先把课文仔细读一读、静心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讨论,等会儿,来场现场辩论。”此时,同学兴趣盎然,投入到琅琅的读书声中。辩论中学生旁征博引,不正是我们所要的理想教学状态吗?最后,他们他们达成共识,体育运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其实是对人类身体的一大挑战。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看似“节外生枝”的问题,实际上隐含着他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朦胧认识。

三、课堂上的“节外生枝”,反映了学生的价值观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学生年纪小、阅历浅,许多不良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滋长。因此,新课程标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列入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多年来,我一直难忘那一幕:当大家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困窘的生活感到痛心时,一位女生站起来激动地说:“这样的日子太苦了,她怎么忍受得了呢?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离家出走。”这话完全跳出了我们课本的范畴,不过它充分暴露了现代孩子脆弱的心理。我没有立即对他们进行教育,但我抓住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想一想: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离家出走会怎么样呢?学生经过一番七嘴八舌的议论后,认为:她别无去处,最终会像凡卡一样,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可是另一种声音响起来了:“要是我,早就自杀了。死亡是一种最好的解脱。”面对如此消极的人生态度,我怔住了。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他们一直生活在温室里,不经风浪,也经不起风浪,一碰上困难立刻惊恐万状、茫然无措;一遇到挫折,立刻撒手而去,一心只想躲在家人的羽翼下;有的甚至因绝望而轻生。这样的孩子如何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好呢?“死尚且不怕,我们还畏惧什么呢?”我的一句话,让孩子们陷入沉思中。他们的确该反思反思了!但这个“节外生枝”也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敲响了警钟。

总之,课堂上的“节外生枝”里大有文章,我们应该谨慎对待它,“莫让精彩悄悄溜走”,要善于从“节外生枝”的背后探索问题的实际,而不应该惧怕它,甚至打击它。

上一篇: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与后进生的谈话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