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级语言教学中直觉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2-07-28 07:25:27

浅谈高级语言教学中直觉思维的培养

摘要:该文通过分析计算机专业《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直觉思维在高级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教学过程中直觉思维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直觉思维;高级语言;培养

Disscussin the Culture of Intuitive Thinking in the Advanced Languange Teaching

LIAO Ling

(Guangzhou Auto Colleg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8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Advanced Language Programming" teaching in the computer profession. It describs the important role of intuitive thinking in the advanc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tuitive thinking.

Key words: intuitive thinking; advanced language; cultivation

1 高级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是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为计算机专业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中很重要的职业技能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本学院一直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所以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软件开发的有关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战技能和职业素质,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够在各个岗位施展自己的才能。

根据多年计算机语言教学的经验和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笔者发现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急于求成,丧失兴趣。

由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学生对于许多软件有所了解。所以在刚接触程序设计语言时,学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切希望借助高级语言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然而,语言中乏味的语法和频繁出现的编程错误让学生在学习中挫折连连,久而久之对学习程序设计产生了畏惧感和排斥感,初衷的学习兴趣也随之递减。

2)学时数偏少,基础知识不扎实。

利用高级语言进行编程,从事软件开发,必须对该语言中的字符集、词汇和语法有所了解。但目前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理论学时数为48学时,上机学时为16学时。对于C++教学来说只能介绍最基本的类C语言知识如数据类型、程序控制结构、函数和数组。而对于C++中的精华章节如类与对象、继承、输入输出流[2]等只能让学生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并且在有限的48学时内,对于许多的知识概念需要学生在课后投入一定的精力和时间加以巩固,这无疑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导致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不牢固。

3)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动手能力差。

由于受高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足,依赖性较强,部分学生仍未能摆脱高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地去理解和记忆老师讲授的知识,对于提出的问题不会主动进行分析思考。

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当自己动手编程时,发现根本无从下手,无法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得到锻炼。

4)教学方法不当。

近年来,虽然教学手段已经实现多媒体化,但是教学方式还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根据制作的课件讲授高级语言每章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然后通过举例加以巩固。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使得整个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从而造成学生被动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知识要点,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2 直觉思维在高级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开设高级语言课程不仅是传授语言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实践技能,掌握语言编程的思维方法,提高编程的思维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解决高级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成学院的既定目标,应当从改革教学方法方面入手。而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性的发展。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笔者通过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认识到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与其直觉思维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

2.1 直觉思维的概念

直觉思维是非理性思维中的一种,是基于实践和知识在思维高度活动中对客观事物进行迅速直接的综合判断的思维方式[3]。其主要的特点在于不受一般思维规律的束缚,跳跃性较强,直观的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具有非逻辑性、跳跃性、直接性、突发性,往往对传统体系有重大的突破。

2.2 直觉思维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高级语言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教学偏重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而忽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忽略了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以已有的语法知识、认知水平、编程经验和技能为根据,以大量观察资料为基础,对编程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或突然领悟的思维过程。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自主学习观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直觉思维在高级语言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在进行思维时,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不盲从附和,不盲目接受。学生在学习高级语言知识时,同样也离不开思维的批判性。比如,在学习函数参数传递的三种机制时,值传递过程中形参值的改变不会影响实参,有些学生只是盲目的把这一结果背下来,而有部分学生凭直觉提出质疑――为什么这种方法不能改变实参的值。进一步,教师通过画内存单元示意图可以告诉学生:实参和形参是两个不同的内存单元,在值传递过程中,实参在把自己的值放到了形参的内存单元后,与形参没有任何联系了,故在自定义函数中对形参的操作不会影响实参。不讲清楚这一点,学生就不可能明白值传递的本质,在学习后面两种传递机制时也会存在问题。因此,学生如果保持一种批判性的学习态度,能够较容易地掌握语言知识,并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直觉思维的本质决定了它是一种自由的思维方式,不需要按照严格的模式和步骤来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它是一种比较随意性的思维模式,符合现代学生的思维习惯,拓宽了思考空间,使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高级语言中,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如在解决选择性问题时既可以采用if语句也可以采用switch语句,甚至是两者的结合。在讲授选择结构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编程问题。

3)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直觉思维是突然的、快速出现的,这样快速地对编程问题方法做出肯定或否定,可以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在高级语言教学中,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敏捷性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解决编程问题。如在练习循环结构时,有些学生能够快速地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迅速的解决老师布置的问题,而有些学生花了数小时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注意学生思维敏捷性的培养,让学生在以后的软件开发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使用MFC和ADO实现不规则窗口通讯录 下一篇: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