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几点策略

时间:2022-07-28 06:52:26

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几点策略

摘要: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关键因素。从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堂的教学掌控、课后作业的布置三个方面,结合学科特,阐述了高效化学课堂创建的几个策略。

关键词:高效教学 化学课堂 备课 交流合作

高效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一种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作为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当然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将精力全部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做到课堂内外有机结合。

一、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内有最大的收获,教师课前精心的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与前提。备课是对一节课内容的梳理归纳和概括,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三维目标,不同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教材中的主体地位不一样,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教师只有通过精心备课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的课堂收益达到最大。

1.备教材。对教材仔细研究,深入探讨。在备课时把重点放在对教材的理解、解读上,放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面向全体的学生。研读透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还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

2.备学生。对学情充分了解,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学生的基础不同,性格各异,思考问题的角度、方式也有差别,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基础、性格特点、思考问题的习惯等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要求。比如,在进行“铁三角”关系内容教学时,对班内中等学生要求必须:(1)掌握Fe单质及化合物物理与化学性质;(2)能熟练应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3)学会一些检测与鉴别它们的方法;(4)能运用氧化还原理论知识解决一些问题,而层次较低的学生则只需达到前述(1)~(3)要求,但优秀生除必须达到上述所有要求外,还要会解决较复杂的综合计算与推理问题,由此就要求教师必须精读教材与教学三维目标,精选不同梯度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与提高。

3.备教法。化学学科知识点零散,但各知识点间又存在密切联系。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一般而言,化学概念与理论教学多采用“讲授总结法”“讲练结合法”或“演绎归纳法”,元素化学则按“实验探究法”“学案导学法”为佳,而习题讲评课及复习课则采用“举一反三法”和“演绎归纳法”,当然必要时不排除多种方法并举。

4.备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需要或能够通过实验来说明或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在课前精心准备好实验药品和器材,并事先动手做一遍,在实验时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有心理准备(也可将其作为一种教学预设或生成来看待),而有些复杂实验或有毒实验,教师还要准备好多媒体课件来辅助完成教学。

二、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从多方面打造高效教学

1.创设情境,激活课堂。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的动机。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了引起认知矛盾,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个多疑、好奇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如“盐类水解”一节教学,教师先演示测试六种盐的水溶液的PH的大小实验,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产生了矛盾,然后提出“为何不同的盐的水溶液会呈现不同的酸碱性”的问题引发学生分析思考,师生经过共同分析推理得出盐类水溶液呈现酸碱性原因,引出盐类水解概念与定义,在此基础上再探究同类型盐水解、不同类型盐水解反应特征,进而得出盐类水解规律,接着又用所得规律去分析、解决相关问题,如此层层递进正是通过问题的不断的呈现与解决,使课堂达到 高效目的。

2.营造轻松、自由、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尊严还给学生,将自主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融。让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发展;给学生创造猜测、想象、探索问题的美好空间,不仅有利于学习潜能的开发,更有利于学生在开放中思辩创新,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种生机勃勃的化学课堂氛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充分发挥学生合作、互学、探究的能力。学生学习合作小组是课堂活动常用的一种方式。根据学生的个性、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将学业水平高、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的学生选作小组长,再根据学生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的不同,对学习小组灵活组合,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合作小组可以引导学生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二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三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结论,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为创新思维提供空间。

4.对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地赏识、肯定或使用表示夸奖和钦佩的手势,如微笑、伸出大拇指、鼓掌等,这样做能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或一个赞赏的微笑就是一束灿烂的阳光,足以照亮孩子整个人生。

三、布置有效作业,巩固延伸知识

1.作业的布置做到“少”而“精。首先,作业要“少”,学生才会用心去完成。大量的作业只会使学生敷衍塞责,应付了事,起不到相应的效果。其次,作业要“精”在量少的同时,作业必须要“精”,起到对重点延伸的作用。

2.作业内容要对课堂知识有效延。作业内容要紧扣教材,成为课堂知识的有效延伸。

3.作业的形式要多样。作业不仅是书面作业,还有多种形式。如学习完“化学与环境保护”一节后教师及时布置周末作业,即“调查访问本地环保部门了解本地的环境污染状况,并通过完成水质或土壤污染状况实验,写出调查报告”。

4.对作业精心批。教师对学生作业精心批改,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总之,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一方面,要思考学科特点,要根据化学学科对课堂的要求进行设计;另一方面,要思考教与学双边的特点,根据化学教学的规律和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同时,不仅要关注课内,还要利用好课外,做到课堂内外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和学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118.

[2]马昌跃.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思考.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

[3]宗永学.构建初中化学课堂的几个策略.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

[4]李春华.简析新课改环境下高效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体现.新课程学习.

上一篇:让童心飞扬的语文课堂 下一篇:谈教师语言的口语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