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教学中谚语的运用

时间:2022-07-28 03:43:45

论英语教学中谚语的运用

【摘 要】 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认识到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一些言简意赅富有哲理的谚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语言鉴赏力。作为教师,我们切不可忽视这一优质语言的输入,应积极地充分利用谚语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关键词】 谚语 英语教学 运用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个民族的天才、智慧和精神寓于它的谚语之中。”谚语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此,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认识到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一些言简意赅富有哲理的谚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语言鉴赏力。笔者在教学中,就如何将谚语贯穿于高中英语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 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一谈到英语语法教学,很多人就会联想到“枯燥无味”四个字,笔者起初也有同感。然而,北京外语大学刘润清教授的一席话却给我很大的启示。刘教授认为英语教学应该坚持“内容教学”。他说语言毕竟是形式,它所承载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东西。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将谚语运用到教学中是有依据的。将谚语与语法教学融合起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对于语法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1在定语从句教学中的运用

指物时,关系代词可用that或which:The water that (which) bears the boat is the same that swallows it up.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指人时,关系代词用who或that:He that climbs high falls heavily.爬得越高,摔得越重;一些特例中关系代词只能用that不能用which:Allis not gold that glitters.闪闪发光物,并非尽黄金。

1.2在名词性从句教学中的运用

有主语从句的谚语:What is done by night appears by day.如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有表语从句的谚语:The worth of a thing is what it will bring . 物品的价值在于它的用途;有同谓语从句的谚语:There is proverb that every dog has his day.谚语:人人皆有得意日。

1.3在状语从句教学中的运用

有地点状语从句的谚语: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有原因状语从句的谚语:The devil knows many things because he is old.老马识途; 有条件状语从句的谚语:If you sell the cow,you sell her milk too杀鸡取卵;由于谚语本身的特殊性,有时用语并不规范。因此,教师备课时需要精挑细选,选用句子必须要有一定的哲理性或趣味性,便于学生记忆。另外,用谚语进行语法教学最好放在导入或总结归纳时。切不可因为谚语的输入,而全盘放弃系统的语法教学。

2. 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在学生对句法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解决学生的词汇量问题又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因为,懂得句子结构但缺乏足够的词汇,就会陷入言之无物或者表达不清的困境之中。英语谚语以句子为单位,所含的道理通俗易懂,句子中生词的含义不难猜测,对于学生学习词汇大有帮助。

3. 在文化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绝大多数的老师已经意识到,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外语而不学其文化是徒劳之举,脱离文化的外语教学会堕落成单纯的形式和词汇学习。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想学生灌输适当的文化知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笔者的教学研究,在总结谚语对语法和词汇教学的作用时,也总结了一些谚语在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共性与差异中的作用。

首先,中英两国虽隔万里,两国人民却有着共同的发现,或者说两国人民的生活体验不谋而同,所以两国人民的思维不约而同地产生共同的规则。

有些谚语从内容到形式与中文都相同,可直接按字面翻译:burn one’s boats破釜沉舟;fish in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

有些谚语虽然内容和形式与中文不同,却能在中文中找到相应的谚语。例如:a good neighbor is better than a brother far off 远亲不如近邻;be between two fires进退两难;An idle youth, a needy age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这西方一些出自文学作品的谚语中就有所体现。有时学生在阅读时,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在理解上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遇到时进行适当的讲解与引导。

4. 结束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英语中的谚语就犹如那潺潺的活水,不断的为英语教学输入新的活力。作为教师,我们切不可忽视这一优质语言的输入,应积极地充分利用谚语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董春燕.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M]. 长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8.

[2] 赵生学. 英语口语教学的定位思考[J]. 素质教育论坛, 2005(6).

上一篇: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的临床... 下一篇:智能管理统一销售 小西红柿做成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