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数学教学最优化

时间:2022-07-28 02:27:51

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数学教学最优化

在课堂上,总会有几个孩子会对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一脸茫然,总会有几个孩子是课堂学习的无聊的看客。是谁将他们排斥在课堂学习之外,又是谁让他们与课堂上的学习格格不入?我们经常说: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这些小主人怎么会变成与学习毫不相关的“路人”呢?孩子脚下的路才刚刚开始,不能让他们在起跑线上就掉队,帮帮这些无辜的孩子吧。孩子成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怎样改变这一现状,让孩子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孩子在一门课的学习上有所收获,必须要对这门课感兴趣。对某一学科感兴趣,一是孩子本身喜欢这一学科,另外就是任教这门学科的教师能引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多数孩子对某一学科的喜好往往取决于老师,老师对学生和蔼可亲,不严厉地批评他们,能帮助他们把要学的东西一点一滴地搞清楚、弄明白,那么学生就会非常喜欢这个老师,并深深的爱上这位老师任教的学科。当然这也不是唯一的法宝,孩子毕竟是不相同的,他们的天性也是存在差别的,这时候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回归到正常的学习行列中来。

二、良好的作业习惯的培养。每一个学习上吃力的同学,并不是在一开始就掉队的,他们往往没有好的作业习惯,久而久之学习越来越差。以前我曾教过一个这样的学生,每逢星期天、节假日,这个孩子先是玩,等到离上学的时间很近了,才会忙着写作业,有时甚至要忙到上学前一天晚上的半夜乃至后半夜,像这样就是作业习惯不好,如此的对待家庭作业,怎么能写好作业,对于巩固学过的知识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遇到这样的学生,必须要老师和家长对该生齐抓共管,让学生认清事情的主次。毕竟学生的主业是学习,而不是毫无目的的玩,应把学习好课程,认真完成好家庭作业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对原来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家长和老师要一点一点地帮助他们改正过来。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的表扬鼓励,让孩子看到希望,感受到家长、老师对自己的关注,时间一长,孩子的自信心会更足,进步会更快。

三、“读、写、算”能力的培养。凡是学习不好的学生,他们的读、写、算的能力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提高他们的读、写、算的能力也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课堂教学的讨论环节中要培养学生先读懂教师出示的问题,然后再考虑该怎样参与讨论问题。其实培养学生读的能力,随时可以进行,例如面对一个文字表述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语言说一下自己对题目的理解;面对一道计算题时,可以让学生把此题用语言表述出来。时间一长,学生读的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随之提升了。

“写”看似简单,其实也是需要用心才能写好。每次小测试结束,总有的学生会说:“这道题我会做,但是我写错了。”如此这般,怎么能说你在这一科目的学习上已经是很棒的了,出一次错误可以原谅,问题是有的学生同样的错误反复出现,这就应该引起注意了。在课堂练习时,教师不妨多给学生几分钟,告诉学生在写之前一定要考虑好了再下笔。

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无论什么问题最终是以计算结果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基础,每节数学课可以拿出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练习,对于数学学习吃力的同学,更要注重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

四、学生学习责任感的培养。很多孩子在学习上缺乏责任感,没有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老师、家长只是自己学习上的引导者、督促者。学生这种意识的存在跟我们教师平时的一些说法也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常听到有的教师对学生说:“你们今天必须给我把作业写完了、晚上回家都把今天学过的内容都给我复习一遍。”我班的一个男生在一次写家庭作业时,拿过家长给他买的一点通就抄写答案,他没有注意到课本跟一点通不是完全配套的,结果出现了计算结果与题目不符的现象。我发现后,就问他:“作业是自己做的吗?”一开始,他坚决说作业是自己做的,我让他拿出课本来看看原题是什么,应该得出什么答案?这一看傻眼了,承认是从一点通抄写的答案。我趁机引导他:“你本次作业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学习责任感的培养,除了正面引导外,我们和家长在言行上也要注意不给学生造成一些错误认识。让他们从小就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努力学习好。

五、教师业务水平的锤炼。凡是学习吃力的同学,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一定不会持久。教师要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业务能力,努力做到精讲,在学生注意力保持最好的时间内,把新课授完,将课堂上大部分上的时间交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在作业批改的过程中,对于出错比较多的同学的作业,可以采取面批面改的形式,让学生明确出错的原因,知道改错的方法。对于比较共性的问题,教师要在批改手册中做好记录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的反馈给同学,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一些涉及定义、概念的错误,教师首先要分析出错误原因,再采取不同的形式强化训练,让学明确对的理由是什么,错误的原因出在哪里。

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只要有合适的环境,他们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只要教师公正地对待,他们都能在应有的位置上发挥最佳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一句表扬性的语言,可能激励一位学生,从而改变他的一生,也可能因为一句不恰当的评价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失去自信心。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因材施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早日脱困去感受学习的美好与快乐,实现数学教学的最优化。

上一篇:探讨适应未来的中职美术教育 下一篇:“e学习”环境下构建新型课堂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