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校园暴力,我们还有一个秘密武器

时间:2022-07-28 10:39:06

应对校园暴力,我们还有一个秘密武器

近日,不少网友的微信朋友圈都被“中关村二小校园事件”刷屏,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又一次使校园暴力成为了网友的关注热点。

就在2016年,某航空旅游专修学校的两名女生在宿舍内遭到多名女同学殴打,致嘴角撕裂,身体多处受伤。事发后,打人的女生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竟在朋友圈公然警车和警察照片,并配发“已经对警车免疫”“这次几日游”等调侃性文字,声称“进局子也无所谓”。惩罚并没有使施暴者认识到错误。

先看一组大数据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浙江大学《青少年攻击的社会心理研究》数据显示:

这个数据对校园之外的人可能出乎意料。

校园欺凌,受伤的不止是被施暴者

每一起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中,施暴者、被施暴者双方都是受害者。被施暴者一方,身心受到创伤,安全感被破坏,各方面均不稳定。此时保护受害人自尊心和自信心最为关键。而在对施暴者强烈谴责、严肃处理之余,也要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有些施暴者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受害者。这些孩子或是迷失在暴力的情境之中,或是得不到正确的情绪疏导,或是本身也是暴力的受害者。因此,对待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人格与心灵健康。

校园暴力频发该如何应对呢?

校园暴力要依法治理

校园暴力作为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国家采取立法的形式,加大校园暴力的惩戒力度。法律的约束当然是防治校园暴力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发生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中,14岁至16岁年龄段所占比重逐年提升,至2013年已突破50%,未成年人犯罪呈F低龄化趋势。搜狐新闻民调中心发起了相关调查“校园暴力频发,谁会是下一个受害者?”,逾1万名网友参与,95.49%的网友呼吁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势在必行。

家庭、学校和社会需要共同合作杜绝暴力

法律不是万能的。如果只注重惩罚原则而忽略教育为主的原则,对未成年犯未进行感化、挽救,会使未成年人养成不以为然的习性。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素质教育指导专家杨芷英认为:“除去生理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则是青少年对施暴行为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而偏差的出现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包括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做事不讲程序规则、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缺乏协商意识,诸如此类的问题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成为校园欺凌滋生的土壤。

健全法制、改进学校教育、塑造良好家庭环境与社会氛围是老生常谈,却是最为实际和可行的办法。

应对校园暴力,我们有办法

在校园暴力事件中,作为慈善组织的我们可以做什么?

其实从2011年开始,中华慈善总会基于慈善文化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作用,启动了“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这是中华慈善总会联合各地慈善会、教育部门共同实施的全国性慈善文化普及项目。以赠阅《慈善读本》为载体,在中小学校开展专题阅读、主题活动和课外实践,使孩子们在多彩的团体活动中,肯定自我和他人,积极开朗学习生活,让孩子拥有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的能力。

项目开展至今已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50多个市(地、州)超过5000余所中小学相继推广,惠及人群超过500万。项目最初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在实际开展中更为关注孩子们面临的成长过程与困惑,种下善的种子,一路用爱伴孩子阳光成长。我们惊喜地发现,润物无声中,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关怀也在传递着爱,学校、老师和家长们也在项目中有了不同的感悟。我们由此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在活动中鼓励孩子了解身边人,关心他人,换位思考并组织实施团队任务等活动。通过这些倡议和活动,很多孩子感受到了爱的力量,也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良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后果,学校的打架斗殴发生率明显降低。

老师是校园的守护天使。很多老师在使用《慈善读本》进行教学和活动后,更善于使用爱心这把打开孩子们心灵的钥匙,引导他们学会更多地从爱的角度处理问题,开朗乐观且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

家长是孩子的镜子。项目倡导父母与孩子多沟通、多互动,陪伴成长是最好的礼物。通过亲子活动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懂得感恩,让父母知道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梦想,孩子的善心善行也感动着父母,志愿服务中有越来越多的“亲子档”。

学校和教育部门看到教师和家长的沟通顺畅,更好地保持了教育一致性,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变得更有活力。

而这些,正是所有参与和关注项目的人最幸福的收获。

唯有关注才有改变。不做旁观者,告诉更多人,携手向校园暴力说“不”!

上一篇:陪父母一起吃饭 下一篇:做个百步穿杨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