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2-07-28 09:12:12

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外依存度是指一国进出口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之比,用来体现一国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也是衡量一国贸易一体化的主要指标。对外依存度越高,表明了该国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越高,同时也表明了对外贸易在该国的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就越高。中国作为转型中的发展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逐年提高,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对外依存度状态,提出适当的稳定并降低我国的对外依存度,并尝试着提出一些对策。

我国近年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状态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显著(详见下表)。

2001年中国的对外依存度为38.47%,即有42183.6亿元人民币的国内生产总值需要通过对外贸易来实现。其中,出口依存度为20.09%,大约有22024.4亿元,表示需要通过国际交换的这部分商品的价值,这部分商品依赖于国际市场的需求;进口依存度为18.38%,大约20159.2亿元,这部分表示国外的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参与经济活动。2004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了万亿美元大关,超过了日本,名列世界第三。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的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增长,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的增长。2003年对外依存度超过了50%,2006年更是达到了65.17%。据有关学者分析,中国已经跻身中等贸易依存度国家行列,即贸易依存度在30%-100%之间,如法国,意大利等。从一些发达国家来看,美国的对外依存度只有20.7%,日本的经济发展完全依赖于国际市场,其对外依存度也只有20.1%。因此,我国的对外依存度存在过高的情况。

我国对外依存度持续走高的原因:

(一)贸易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外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的外贸政策。运用价格、汇率、出口退税等手段调控外贸,使出口额年平均增长达到12.4%。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甚至出现偏高的现象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外贸政策的产物。

(二)我国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比重过高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偏高,包括出口依存度增长过快,与我国的加工贸易增长密不可分。近10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调动了三资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这给大量利用廉价劳动力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创造了条件,造成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的过度和盲目出口。很多外商看准了中国,作为其加工基地,大量开展加工贸易。因此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看,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通常从事低沉次的加工贸易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于从事高层次加工贸易对外依存度。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从事的是低层次的加工贸易,它与国内经济的联系不紧密,因此运用包含加工贸易在内的外贸依存度指标,无法真实的反映对外贸易对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如果扣除加工贸易,出口依存度明显降低。

(三)汇率波动的影响

从外贸依存度与汇率波动的相关分析看,外贸依存度与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前提下,人民币升值,则外贸依存度下降,人民币贬值,则外贸依存度上升。国内外多项研究成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比其购买力平价(PPP)低3倍左右。从2003年至今,人民币受到来自多方因素的影响,汇率小幅上升。但从总体上看,人民币的大幅度贬值,对出口产生了巨大影响,外贸依存度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30%上升到目前的60%。可以说中国外贸依存度的较快提高,人民币贬值是一个重要原因。

(四)高估依存度

GDP是对外贸易依存度计算公式中的分母,GDP统计结果对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对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中国是世界上唯一采用产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国家,所以统计遗漏很多。2004年对外贸易依存度修订之前是70.01%,修订之后下降了10.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对GDP进行修订之前,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普遍被高估。

对外依存度过高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一般而言,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小国的贸易依存度大于大国,其主要原因是小国本身的资源和市场都有限,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进出口。相比之下,大国由于本身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广阔等因素,对外部经济依赖程度不大,外贸依存度相对较低。

根据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增作用,出口与国民经济之间形成乘数效应。而出口取决于国外消费者对该国产品的需求情况,如果外国处于经济上升时期,则对该国的产品需求会增大,从而促进该国国民经济增长;但是如果外国进入经济增长衰退期或经济增长不景气,则对该国产品的需求下降,从而会将该国带进甚至加速经济衰退。国民经济发展过于依赖于国际市场,受国外需求的制约程度高,出口企业的风险大。一般情况下,国际需求量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在经济发展比较好时,国际需求量会增加,相反则会减少。

同时,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快速提高使我国的对外贸易摩擦趋于频繁化。目前,与我国有经济贸易往来的国家有220多个,但我国的进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我国进出口对美、日、欧盟的依存度很高,对美国、日本、欧盟三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一半左右。这些贸易大国的经济增长直接影响到我国对该国的外贸出口。若在与这些国家的贸易中出现问题的话,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如果这些国家的经济发生波动的话,对我国的经济也将会造成影响。一些国家大幅度的提高进口关税,对进口产品实施最低限价和数量限制,严重的经济危机使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我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威胁。

由于历史积累的国家外汇储备量巨大,外汇占款增多,货币的投放量增大,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严重,国民的绝对、相对购买力下降。人民币不是自由兑换货币,外汇资产需要兑换成人民币才能流通实用。因此,央行为了换汇必须投放大量的人民币,在长期投放人民币的过程中形成了巨额的外汇占款。外汇储备增加越多,人民币的发放也就越多。直接增加的基础货币量,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使得流通中的货币迅速增多。其后果是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弱化了国家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能力。通货膨胀的加剧进一步的使物价上涨,绝对和相对购买力下降。同时人民币升值趋势带来的外汇资产贬值和外汇不良资产增多,导致了出口压力增大。这使得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继续保持在高位运行。

合理调控对外依存度的措施:

以上的这些不利影响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其结果更为明显。因此,不能将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放在日渐疲软的国际需求上。应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适当的减少外向型企业的比例,降低对外依存度。坚持将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可以通过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稳定物价,增加国民的收入,尤其是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减小贫富差距,适当的提高国民福利水平等方式进行。

加强技术创新,创立国际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的加工贸易能耗高、污染严重、效益低下,始终处于国际分工的最低端。要想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必须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使我国改变给发达国家打工,外贸以数量取胜的面貌。取得自主定价,商品以质量取胜的真正贸易大国的地位。

综上所述,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不利的影响,而且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应该通过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服务质量出口,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等方式,使我国的对外依存度降至一个合理的范围,也能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走出瓶颈,实现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上一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职业生涯能力培养策略 下一篇:遵义会址游客的环境行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