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时间:2022-07-28 09:03:44

试论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一、 依托教材,发掘口语交际的素材

教材中所选用的课文无论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从思想内涵到语言表达都蕴含着丰富的口语交际因素。所以,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就能挖掘到许多有效的训练点,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

1. 辩论有争议问题。即抓住课文中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辩论。如《骆驼和羊》一课叙述骆驼认为高好,羊认为矮好,它们俩为这争论起来,各自不肯认输的事。究竟是高好还是矮好?上完第3自然段时,可把学生分成持不同观点的两方,举行辩论赛。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创造性地理解课文含义,而且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口才。

2. 续补结尾。续补文章结尾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编说能力的好办法。教学中,我们可通过续补以对话为特点的文章结尾,来训练学生口语交际。如古诗《回乡偶书》,可续补诗人回家后与家人见面那种激动、热烈交谈的场面。寓言《坐井观天》,可续补青蛙跳出井口,看到外界时与小鸟对话的情景,通过对话,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3. 转换语言。即变转述语言为具体的引叙语言。有的课文为了表达简练的需要,对人物语言的描写以转述方式进行。我们可以把这些转述的语言变为具体的引叙语言,训练学生口语交际。如《诚实的孩子》一课第4自然段,用转述方式写列宁把在姑妈家发生的事告诉妈妈,上课时可把这段改为引叙形式,让学生分别饰演列宁和妈妈,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教诲他人能力。

4. 填补空白。作者写文章,为突出中心,在进行详略安排时有意留下一些艺术空白。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口头填补属于语言描写的空白,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如《将相和》一文中负荆请罪一段,叙述廉颇光脊负荆上门向蔺相如请罪,蔺相如见了赶忙出来迎接。廉颇怎样道歉,蔺相如又如何回答,作者没有写。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作合理想象,然后让学生扮演角色对话,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从而深入领会廉颇勇于认错的精神和蔺相如胸怀宽广的品质。

5. 扮演导游。写景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扮演导游的形式,训练学生口语交际。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都可让学生扮演导游或游客。这样,一方面学生创造性地复述了课文,另一方面,又进行了“导游”和“游客”间的口语交际。

二、 立足课堂,搭建口语交际的“平台”

1. 师生互动。在质疑、解疑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口语交际的重要交流与沟通方式。课堂提问的双向互动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及学生提问共同探讨。提问要清楚明白,答题要准确、有条理,因此,这个环节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例如,在教《草原》一课时,教师提问:“天底下辽阔无边的草原,为什么给人以‘并不茫茫’的感觉呢?”然后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有条理地说上一段话。教师在互动过程中要注意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才不会是教师思维方式的迁移,学生才能真正地自主思维,有了自主思维才能有自主的言语活动。

2. 生生互动。生生互动主要有竞争与合作。学生从合作的经验中获得自尊和尊重他人、社交能力和自我调整的能力。没有课堂上的合作,学生很难形成社会生活所要求的合作。口语交际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同桌之间、前后座位之间、小组同学之间,用说、问、评、议、比、演等方法,进行讨论、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生生互动间的口语交际是不经意的,容易消除紧张的气氛,长此以往,收效较大。

3. 群体互动。在小组合作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间思维碰撞,引发灵感,同时也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如在小组中交流学习情况,在小组间展开讨论、交流,互相评议等活动。这样,扩大了口语交际的训练面,增加了学生口语交际的练习时间,扩展了以学生个体活动为基础的群体的口语训练形式。如在教学《船长》一文时,教师提问:“课文中写船上共61人,由于船长哈尔威镇定自若,井然有序地组织抢险营救,除船长以外的60人全部脱险,而船长却牺牲了。难道船长自救的时间一点也没有?恰好这么巧吗?”这一问题书上没有现成答案,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从而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可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各抒已见。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评一评谁说得流畅、有条理、合情理。教师在此时可不是一个旁观者,而应是一位出色的导演。此外,精心组织的各种以竞赛为主的活动,更应使学生间的口语交际高频率地互动起来。如《看谁背得好》这一课,可用“打擂台”的方式,看哪个小组背得多,背得好,听得认真,对别的组的同学有礼貌。学生就会对自己和他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并积极参与活动,渴望依靠大家的智慧和行动赢得胜利。

三、 创设交际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要教活口语交际课,就要有一种良好的交际情境和氛围。交际情境的创设须以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背景,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激发起浓厚的参与兴趣。

1. 语言描绘情境。教师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共鸣点,并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如教《找春天》一课,上课伊始,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教师随着配乐曲,通过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把学生引入流水潺潺、绿草如茵、花红柳绿、百鸟欢歌的春天景物中,激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引发口语交际的欲望。

2. 实物创设情境。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教师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如语文课本中有“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的要求,教师把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马上眼前一亮,就会随着老师的相机点拨,纷纷举手发言,气氛非常热烈。

3. 角色模拟情境。苏教版教材中编排的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我们可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创设情境,巧妙地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感到是现实的交际,不但容易激趣,而且能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角色体验中去,令人感到亲切、逼真。如教学《做客》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想象这样一个生活场景:某同学到你家来,你如何接待?假若你有一亲戚同时在场,你如何给他们作介绍呢?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面前出现了设想的交流对象,势必产生说话的愿望。

四、 走出校园,汇入口语交际的生活海洋

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还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各种社会交际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调查、慰问、联欢等活动,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让学生自觉地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活动中,教师也要强化训练意识,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进行指导。例如,在旅游中,教师可让学生面对美景,有顺序地观察一番,然后说上一段话等。平时学生的交往,教师也要留意,并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身份、环境、听话对象等。

另外,教师也可以动员孩子的父母多与孩子交流。一方面,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口语交际训练,让家长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可以让孩子讲述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二是设计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例如,家庭“打电话”(模拟)作业:让孩子给妈妈“打”电话,爸爸做评委。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会峰小学)

上一篇:找准一个“内核” 下一篇:漫读《绝句》《渔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