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港口自由贸易区切忌“”

时间:2022-07-28 07:21:52

建立港口自由贸易区切忌“”

建立港口自由贸易区的争夺战比以往更为火热。看上去很美――大连长兴岛、天津港、深港自贸区……大家都想凭借各自的特殊区位优势和国家方略,进入自由贸易的“深水试验”,申请自由贸易的“港口通行证”。

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始于广西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始建成开放。所谓自贸区,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了”:你卖给我东西,我免收或收取极低的关税;我卖给你东西,你也照样这样做,你和我口袋里的钱基本上没拿出来,就把生意做成了。这与你和我把各自口袋里的钱都拿出来交换,结果是一样的。你的钱没少,我的钱也没多,大家谁也没占便宜。只是不用那么麻烦地“倒手”了。人员进出、货币流通也省去了诸多环节,这样的自由区域会带动相关系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

大家都把眼光聚集在这种自由贸易区在哪里试点,我们不能不从深层次上来反观这种激情:自由贸易区的可持续后发优势在哪里?在哪里试点,我们必须站在全球、国家层面上高瞻远瞩。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从中国的城市化运动中找找思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市场经济20年,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开发工业园区、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进出口加工区”等这些刺激经济的试验。但是,城市化“”带来的交通拥堵、高速拆迁、资源浪费、能源消耗、治安混乱等系列问题,将会比以往的城市运动更为突出,靠城市本身,“积食”长时间内无法“消化”。

中国的港口贸易自由化切忌“”。60多年前“”之苦,至今还凝结在父辈苦难的记忆里;现在的城市化““,也正凝聚在当下城市人的血液里,铅一样沉重,无法剥离。

回看中国的港口,经历了粗放式分散建港的各自为政、行政上整合的集群化发展这两个阶段。我们必须向第三个阶段――靠资本和市场的力量整合港口资源――进行过度。在第二个阶段上,舟山港与宁波港联袂,发展成世界第一大港,靠的多是行政力量。现在,我们向第三个阶段迈进,另一个推力就是建立港口自由贸易区。

自由是自由者的通行证,“自由通行证”发到哪里,哪里受益。国家把任何一个区位进行试点,都会给这个区位带来经济的长足发展,因为它拥有政策、税收、通关、货币流通、物流等方面独有的优势。但是自贸区必然带来“如何监管”的系列问题,这才是我们在试点时应该预见、避免、总结、吸取的。

说到港口自由贸易区,舟山港、浦东港、深圳港、广州港已进入全球十大港口之列,更具基础优势。我们看问题爱向欧美看齐,美国的港口基本上都实现了自由贸易,我们能不能“拿来”?这个问题,再从中国发展30年向欧美看齐上去思考。30年来,我国生产力发展了,问题也来了,两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欧美的问题他们也解决得很难。人家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我们是渐进完善的市场经济,两家体制也不一样。所以,要搞港口自由贸易区,千万不能冒进,就是要搞试点,也要站到全局考虑,总结经验,逐步推进。“十二五”期间内河航运、港口经济将进入黄金期,航运与水运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越是在这个时候,“城市化”越不能在港口上演。我们更应该铭记这样一条真理:自力才能更生,经济发展最终要靠自己。

上一篇:慎建“国际航运中心” 下一篇:发展内河水运需要政府全面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