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设计活动 安排教学 循序渐进

时间:2022-07-28 06:40:44

激发兴趣 设计活动 安排教学 循序渐进

啦啦操是一项新兴而独具魅力的体育项目,尤其近年来,随着“啦啦操进校园”活动的展开,很多学校将啦啦操引进了大课间。我校通过实践,发现集动感音乐和强节奏感动作于一身的啦啦操,深受教师及学生的欢迎。本文就啦啦操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啦啦操的趣味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啦啦操逐渐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啦啦操兴趣的培养。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之后,一切教学活动都能够顺利地开展。本人在学习初期并未急于教学生动作,而是引导学生看了一些有关啦啦操(街舞、花球及爵士)的表演和比赛的视频,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实践证明,通过观看视频,同学们都惊讶于啦啦操特有的动感音乐、整齐有节奏感的动作、团队的协作、队形的变化、表演者的笑容(表现力)等。特别是看到精彩的部分,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拍手,甚至会感叹:“厉害!”这就不难看出,学生感兴趣了并希望自己也能参加这样的表演和比赛。认知本身是一种令人惊讶、诧异和感到神奇的过程,能激发起高昂而持久的兴趣。除了看视频,给学生直接的视觉刺激外,教师积极的语言激励也是必需的,如,“不能光羡慕别人啊,你也行的!”“只要同学们能认真学,可以和他们一样厉害,甚至比他们厉害,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会,是不是?他们也是经过不断地学习训练才变得厉害的。”等。兴趣的激发是好好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足够的学习热情。学生兴趣的激发和保持则有赖于体育教师,实践证明,想顺利地将啦啦操引进学校,并开展得很好的话,主要在于体育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有趣教学。

二、设计新颖的热身活动

兴趣的激发是前提,而保持学生的兴趣则更具挑战性。短短的几分钟准备活动也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的重要时段。准备活动应针对上课内容进行设计,那么,教师就要知道不同种类的啦啦操有着不同的特点,比如,花球啦啦操是要手持花球进行练习,强调的是动作的发力和制动;而街舞啦啦操则不然,就像大家了解的街舞一样,街舞啦啦操就是将街舞融进啦啦操,加上各种队形的变化而形成的,其不同于街舞的是街舞啦啦是团体进行的,而街舞可以一人进行表演和比赛。就街舞啦啦操来说,up-down的动作是重点,其强调的是各关节的弹动。那么每节课的准备活动都可以安排一个关节的弹动练习,并跟着强节奏的音乐体会关节弹动动作。刚开始练习时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弹动练习,最简单的就是胸部的up-down动作,在街舞的练习中胸部的弹动也最为明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难度的动作,准备活动的时候就可以先将动作提炼出来,以“游戏或是挑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这样学生的兴趣更高,更有学习掌握动作的要强心理,那么目的(掌握动作)就达到了。

三、安排游戏化的教学活动

游戏化的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技能动作的学习掌握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低年级效果则更为明显。比如街舞啦啦操(小学规定套路)的第一段第一个动作,是人双腿下蹲的同时两臂胸前平屈上移,这个动作是双手和双脚进行的反方向的运动,很考验学生上下肢的协调能力。在进行这个动作教学前,教师可以以“打气筒打气”引导学生进行“打气球”游戏,一听到是游戏学生就起劲,而且练习也更认真,通过游戏,学生体验上下肢同时同向的运动。众所周知,打气筒打气时是上下肢同时向上和向下运动,这跟我们的啦啦操舞蹈里的动作刚好相反,那么,教学时,教师直接示范正误两种动作,请学生仔细观察对比并请学生发现不同之处,积极引导学生体验正确动作。这样能使得学生在明确错误动作的基础上再进行正确动作的学习,效果显而易见。像这样从动作的本身出发,根据动作特点对动作进行取名定义的方法,在后面的动作教学中都有用到。这个方法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或是生活实际构建新知识,学生学习掌握起来更容易。利用这样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兴趣不减,还利于学生对动作的掌握。在学生掌握动作之后,通过设计“舞林大会”的比赛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展示和比赛,学生喜欢表现和比赛,这样的展示性比赛,学生更是乐此不疲。因此,教师教学时要研究透教学内容,从教学的根源上激发学生热爱啦啦操教学。

四、遵循运动的循序渐进

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教师不能着急,要有耐心,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教学时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将学习动作较快的同学,分组2-3人自主练习,学习动作较慢的同学由教师带领多做练习,按照学生的情况定教学的时间。在部分学生已经掌握,还有部分学生没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师生结对”,请已经会的学生当不会学生的老师,引导全体学生练习,尤其是不会的学生。学生学习掌握动作的过程都是有规律的,必须循序渐进。举个自己训练的例子,比如,前踢腿和提膝动作的组合,第一节课先引导学生练习原地和行进间动作,做到熟练掌握动作,第二节课再进行提膝加转体动作,再到行进间的提膝转体的练习,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及技能掌握规律,防止一下子难度太大,学生学习起来掌握不了,导致自信心受挫。啦啦操都有自身的音乐,在学习动作时不急于播放音乐,而是在学生熟练掌握动作的基础上,再随音乐练习。若是音乐的节奏过快,教师要选择节奏慢一点的音乐先练习动作,让学生体验节奏,再逐渐过渡到快节奏的音乐练习,最后跟上自身音乐或是合上剪辑好的音乐进行练习。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基础,动作的学习掌握是P键,音乐的选择也起着重要作用。其实音乐的选择也是门艺术,音乐配得好会使得啦啦操的表演或是比赛锦上添花。个人建议音乐的选择最好符合孩子们的特点,根据孩子的喜好进行音乐的选择,这样练习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单位:昆山市新城域小学 江苏]

上一篇: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种植区建设的思路 下一篇:合理提取教材信息培养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