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藏族的自然生态审美意识

时间:2022-07-28 05:11:40

论藏族的自然生态审美意识

摘 要: 青藏高原的主体民族——藏族的生态审美意识在各民族中独树一帜。在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藏族不仅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自然审美观,还以其生态的智慧和对宗教生态观的的领悟,始终保持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审美意识。本文通过对藏族的生态审美意识及其成因的探讨,旨在为当前的生态保护工作和生态美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藏族;生态;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 2012 02-0092-05

On Tibetan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n Natural Ecology

LI Jing-long

Abstract:Tibetan people, as the main nationality, have a special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n natural ecology compared with other nationalities. Under the atrocious environment, Tibetan people have not only formed a natural aesthetic view but also kept a harmonious relation with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explorations of Tibetan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causes, the paper is aimed to offer some significant references for the current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aesthetic research.

Key words:Tibetan nationality; ecology;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生态审美的基本载体是自然生态,人与自然之间在审美的意义上如何形成共生的和谐关系,这是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就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言,藏族在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生命意识基础之上形成的生态审美意识,在我国各民族中都是比较独特、鲜明、突出的。在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中,藏族人民祖祖辈辈以其独特的方式保持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活动方式、节制简朴的消费行为、尊重自然的民俗民风,以及人与自然一体、自然崇拜、万物有情、众生平等等一系列传统观念,构成了藏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 [1]他们不仅从大自然中获取生活的资源,同时也以虔诚的信仰和实际的行为方式倾心呵护大自然,体现出藏族特有的生存智慧和生态审美观。

人类存在面对的现实首先是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亦是人类文化创造的前提。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对人们审美意识形成的作用是明显的。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生活的人们总是以各自的审美心态去认识周围的环境,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各种自然现象并加以人格化的创造,从而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以自然为母本的审美文化。

藏族朴素自然审美观的形成,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是直接相关的。藏族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这里山峦起伏,雪峰连绵,湖泊遍布、江河纵横,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不仅孕育了他们勤劳勇敢的性格,也造就了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和自然审美观。在藏族的自然审美观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对山的崇拜和礼赞,山在藏族人的心目中不仅被视为至神至灵的信仰对象,也是至善至美的审美对象。这种审美文化心理的产生与其生活的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青藏高原是山的世界,境内的许多山高大突兀、挺拔苍劲,终年云雾环绕、积雪覆盖,著名的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昆仑山、巴颜喀拉山、积石山、祁连山等,由西向东横越和青海等地。面对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巍峨高山,对远古时代的藏族先民来说是神秘的,人们既不知道高山从何而来,又敬畏它的雄壮威武、坚不可摧,于是在万物有神的原始宗教观念支配下,高山便成了藏族先民崇拜的神灵代表,被视为孔武有力的保护神。置身于其中的藏族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在精神上形成了对山神的崇拜,并由对大山的崇拜逐渐转为对崇高美的礼赞,塑成了藏民族以高大为美、以高大为神圣和崇尚高大、力量、壮美的审美心理。从美学的视角来看,高山体积的庞大与超常的力量和气势,同美学范畴中的崇高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产生崇高美不可缺少的形式与内容因素。高山使膜拜者在观赏时产生出神秘感、敬畏感、恐惧感,这与审美产生的崇高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藏族的心理感受中对山不仅具有崇拜感,同时也伴随着一种雄壮之美的崇高感。[2]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就曾以大量篇章从审美的角度描述大山的美丽姿态,赞美了雪域高原的俊美和壮丽,将美丽的家乡描绘成人间的仙境和富饶的天堂,从中折射出古代藏族以山为喻的审美观念和对崇高美的向住。千百年来,高山在藏族的审美意识中日积月累逐渐成为原始崇高审美范畴的古老原型。

青藏高原境内不仅高山连绵、雪山耸立,而且江河川流不息,湖泊星罗棋布,是名副其实的亚洲江河之源。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怒江、湄公河、印度河均发源于此。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它象一面巨大的镜子镶嵌在日月山、大通山和青海南山之中,青海省也因此而得名。当地藏族在与江河湖泊的密切接触中,引发了许多对水的审美想象和艺术创造。关于青海湖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认为青海湖是龙的世界,湖底有富丽堂皇的宫殿,里面有取之不尽的财宝,是一切财富的来源,人们通过祭湖祈求神灵保佑,使人间五谷丰登,畜牧兴旺,至今祭湖活动绵延不绝。虽然这些神奇的传说并非对青海湖的科学解释,但它包含了环湖民众对自然的认识、体验和宗教观念,反映出在严酷生存条件下,民众希望神灵保佑,追求美好生活的朴实的信仰民俗审美心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从审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湖神崇拜文化的产生也是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们对自然神化的理解及创造分不开。[3]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民族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同化自然力。正是这种人格化的欲望,到处创造了许多神。”[4]对生活在水边的藏族先民们来说,形态各异的湖泊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生活的水资源,而且奇特多变的景观也为他们提供了富于诗意的想象空间。面对湖水拍岸的轰鸣、群山雪峰的倒影、波光粼粼的湖面、云蒸霞蔚的景色,藏族先民感到神秘多变,对这些原本自然的奇情异景他们无法作出解释,于是怀着敬畏交感杂揉的心态,将这些湖泊构拟成威力无比的神灵形象,将这种种现象附会成一种超自然的神灵创造,使人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正是自然界江河湖泊神奇变化的景观,为当地藏族人创作湖神信仰、湖神神话提供了多重的审美视角,为从多方位、多侧面表达自己的美好理想提供了艺术前提。

上一篇:从母语文字记载看女真人的多元宗教生活 下一篇:清代喀尔喀九白年贡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