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浑亲族与部族的关系探微

时间:2022-10-18 12:01:22

吐谷浑亲族与部族的关系探微

摘 要: 自吐谷浑建政以来,在其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吐谷浑亲族和羌人部族的两大势力集团,经过数十年的相互摩擦、碰撞、斗争,逐渐消除了吐谷浑亲族和部族间的矛盾冲突,开始相互认同、相互融合,这不仅加强了吐谷浑统治集团内部的凝聚力,而且其开始走向对外发展;发展中不断吸纳新的部族,逐渐形成了吐谷浑民族。

关键词: 吐谷浑亲族;羌人部族;关系;民族融合

中图分类号:K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 2012 02-0132-04

The Exploration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Tuyuhun Clans and Tribes

XUE Sheng-hai HAN Hong-yu

Abstract:Since Tuyuhun had established its regime, these two big political groups of Tuyuhun clans and Qiang tribes were shaped in the ruling clique. After decades of mutual friction, collision and struggle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gradually eliminated. On the basis of mutual recognition and integration, they not only strengthened Tuyuhun cohesion within the ruling clique but also started an external development. Thus new tribes were integrated into the orga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Tuyuhun nationality was eventually shaped.

Key words: Tuyuhun clans;Qiang tribes;relationship;national integration

吐谷浑是中国古代西北地区颇有影响的一个民族政权。在其数百年的发展中,其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两大势力集团,即吐谷浑亲族集团和吐谷浑部族集团。这两大势力集团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吐谷浑在西北的成败与兴衰。因此,本文就以此为线索,来重点探析吐谷浑亲族与部族的关系,敬请方家指正。

一、吐谷浑亲族徙居甘青面临的严峻形势

所谓“亲族”,主要是指在吐谷浑民族中,与吐谷浑王室有亲缘关系的各氏族。主要以吐谷浑西迁时,所分领的“1700户”[1]的鲜卑人为骨干,在转战甘青以及在青海一带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入的包括其他鲜卑部落、匈奴部落及其他北方胡系部落所共同组成的部落联合体。

吐谷浑率部从辽东迁至甘青羌地,最后定占白兰,经过了数十年的转战生涯,长途跋涉数千公里,这是一个十分辛苦,且很艰难的历程。由于史料缺载,我们对吐谷浑西迁的整个过程,知之甚少,但是我们从清朝蒙古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的率领下东归的血与肉的历史中,似乎看到了吐谷浑西迁的影子。吐谷浑的西迁,不是率精锐武装去四处征伐,抢占领地这么单纯,因为他是举族迁徙,在其所属的整个部族中,不仅跟随着许多老弱病残、妇女老少的人群,而且还驱赶着部族依着的牛羊畜群。每到一处,不仅要解决部族人群的生活问题,还要解决大批牲畜的生存问题;不仅要保证部族人群的安全问题,也要保证牛羊畜群的安全问题;不仅要跋山涉水,还要与外族战争。可以说吐谷浑率部西迁的过程,就是以慕容鲜卑为主体的吐谷浑亲族,克服种种磨难和坎坷的过程。正是由于经过了这种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才铸起了吐谷浑亲族始终团结向上的部族之魂,也才凝炼成以慕容鲜卑为主体的吐谷浑亲族更加成熟、更加牢固。即便出现吐谷浑、吐延象这样的大首领去逝的危难情况下,吐谷浑亲族依然能够战斗在异乡土地,进而能开拓发展。

吐谷浑部的真正发展,起于白兰。但是吐谷浑定占白兰,在以白兰为依托的发展中,并不是一帆顺风的,他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种种考验。

首先,面临着地域环境的考验。西迁前,吐谷浑部游牧于“风吹草动见牛羊”的蒙古大草原上,那里水草肥美,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四季分明。而徙居白兰后,这里又是另外一种景象:“乏草木,少水潦,四时恒有冰雪,唯六、七月雨雹甚盛,若晴则风飘沙砾,常蔽光景”;[2]“地常风寒,人行平沙中,沙砾飞起行迹皆灭,肥地则有雀鼠同穴,生黄紫花;瘦地辄有瘴气,使人断气,牛马得之疲汗不能行。”[3]天寒地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这两者之间天壤之别的差异,对于刚刚移居此地的吐谷浑,能不能适应这种恶劣的环境,可以说是其首先经受的第一大考验。

其次,面临着来自土著羌人的蔑视和对抗的压力。吐谷浑在迁居白兰之地时,白兰地区并非是无人的真空净地,白兰地区本来就是以白兰为主的当地土著羌人的势力范围。“附国东北连山绵亘数千里,接于党项。往往有羌,大小左封、昔卫、葛延、白狗、向人、望族、林台、舂桑、利豆、迷桑、婢药、大硖、白兰、北利摸徒、那鄂、当迷、渠步、桑悟、千碉,并在深山穷谷,无大君长。”[4]吐谷浑作为一个外来异族,来到这些土著羌人的故土,在被羌人强大势力的包围中生存发展,必然要四处争夺生存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杀戮流血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这对羌人来说,不仅给自己的生存带来了威胁,而且吐谷浑在文化习俗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受到羌人的蔑视,甚至是仇恨当属自然。吐谷浑初至甘青,就被当地羌人蔑称为“阿赀虏”[5]和吐谷浑第二代首领吐延被羌酋姜聪所杀事件的发生,就是一个明证。如何解决来自土著羌人压力,这是吐谷浑所面临的第二大考验。

上一篇:裴紫绮,星途顺畅的“萌药”氧气女生 下一篇: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的安全隐患及预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