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拔与经济的关系

时间:2022-06-10 08:32:36

论海拔与经济的关系

摘 要: 文章针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选取了2005年~2010年海拔与人均GDP数据的两组样本:一是黄河沿岸五省会城市,二是25°N~40°N之间十八省会城市,通过对两组样本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证明海拔与经济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文中称之为“海拔效应”;并从地理学、生物学和经济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海拔效应”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典型的高海拔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发展区域经济的特殊路径--非传统的经济发展道路。

关键词: 海拔;经济;人均GDP;海拔效应; 高海拔地区开发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 2012 02-0152-08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titude and Economy

--the Inspiration of Altitude Effect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region

ZHAI Sui-xian SUN Ai-cun

Abstract:In accordance with the unequal phenomen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ween east and middle-west regions in China, the paper selects two groups of per capita GDP data in the year of 2005~2010: One group is the five capital cities along the coast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other is the eighteen capital cities between 25°N~40°N. Through the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of the two groups,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is an apparent linear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ltitude and economy called “Altitude Effect” which is given an explanation from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geography, biology and economic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probes into a non-tradi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rea.

Key words:altitude; economy; per capita GDP; altitude effect; development of high altitude areas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东部地区首先敞开了通向世界市场的大门,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基于平衡发展的观点,国内出现了大量分析如何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文献,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部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欠发达地区,教育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落后,致使其经济要素不断流失,已有的资源要素也无法发挥其优势效应;[1]人口文化素质的普遍低下,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2]资本积累能力弱,导致经济发展内动力不足[3]等。这些都是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怎样更快地发展中西部经济。

事实上,在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中,除社会经济外,还有自然环境。一般来说,这两类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存在着本质的差别。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表现为刚性特征,是不好调整或者无法调整的因素,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持久甚至难以改变的影响。然而,社会经济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表现为柔性特征,是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导向和人们消费行为的变化等方式来减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在这两类因素中,学术界对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的研究较少,并且大多是从生态环境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工业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限制[4]等,不一而论。另外,也有学者从地区面积、地貌地形、年日照小时数、年平均气温和年降雨量等方面分析了自然环境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认为自然环境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难以消除,而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可以实现的节能潜力;同时认为青海、宁夏和新疆等自然环境差的省区能源消耗较大。[5]

然而,本文注意到,在众多的自然环境因素中,海拔应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我国而言,存在这样一个十分有趣而又司空见惯的现象——低海拔地区经济都比较发达,中等海拔地区经济处于中游,而高海拔地区经济都欠发达。对于这种海拔与经济发展的负相关关系,究竟是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一种短期现象,还是一种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这在理论上还没有较为完整的解释,而理论上的缺陷,也可能导致行动上的某些失误。

因此,本文对海拔和经济的关系进行相关与回归研究,以得出数理模型和结论,并对结论作出科学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探索青藏高原地区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路径。

一、 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择

首先是自变量的选择。在此仅对自然环境变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有可能影响区域经济的自然环境变量很多,其中有些是基本变量,而另一些则是派生变量;在对区域经济影响的过程中,基本变量决定派生变量,起本质作用。海拔因素属于一个重要的基本变量:首先,海拔与纬度、大气环流等一起构成了区域的气候条件;其次,海拔与地形和海陆关系,形成了当地的交通区位条件;再次,海拔还与地层厚度以及地质构造和地质运动一起影响区域的成矿条件;第四,海拔与大气中的氧含量及气温有关,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和生物的自然再生产效率。所以,正是在海拔与其它基础性因素共同作用下,并通过其它派生因素最终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基于此,这里以海拔作为模型构建自变量,并假定其它因素不变,以分析海拔对经济的影响。

上一篇:浅谈因明学在藏传佛教佛学思想建设中的作用 下一篇:不同扣角和倾角下帆船帆翼空气动力特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