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治疗探索

时间:2022-07-28 02:54:17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治疗探索

摘要:

目的:探索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治疗方法与原因。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妇产科使用剖宫产产妇728例,其中术后晚期出血34例为病例组,其余为对照组,分析产妇术后晚期出血的多种因素。结果:术后晚期出血患者进行住院治疗,出血发生率为9.34%,对患者进行血HCG、宫腔刮出物、B超进行标本检测,得出子宫切口发生感染情况导致切口愈合效果差,疤痕子宫恢复速度慢。结论:降低并发症率可以有效保护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患者的生命健康,正确处理切口缝合,合理使用抗生药物,推荐产妇选择自然分娩可降低术后晚期出血情况。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

【中图分类号】

R3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51-01

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随之而来术后出现子宫异常出血的情况也在不断增多,并使得术后膀胱、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在不断增加[1]。如今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死亡率已经占据孕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发生概率为5.6-8.7%,受到产科工作者的极大重视。本文对于子宫下端术后晚期出血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且根据我院治疗情况提出治疗意见,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十月收治的1586例孕妇,其中选择剖宫产手术的728例,选择自然分娩的858例。观察728例剖宫产产妇的生产情况,其中使用子宫下端剖宫产后发生晚期出血患者为34例。34例患者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7.6±2.7)岁,初次生产者21例,二次生产者13例,其中5例为二次剖宫产。19例产妇择期进行剖宫产手术,15例产妇为急诊剖宫产手术。其中社会因素使用剖宫产手术4例,属疤痕子宫16例,前置胎盘5例,胎儿缺氧、过大导致呼吸窘迫3例,羊水早破6例。

1.2 诊断标准:

在子宫下端剖宫产手术后24h到产后2个月内,阴道内出血状况不停止,并且出血量可以达到550-1100ml或者>1100ml。

1.3 方法:

将患者根据年龄分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进行检验,差异值p

2 结果

2.1 患者发病情况:

34例患者出血量均达到550ml以上,平均出血量为800ml,在分娩后2周内发生产后出血20例,2周至3周8例,4周以上6例。经过血红蛋白浓度检测,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出现轻度贫血9例,中度贫血15例,重度贫血10例。

2.2 术后出血原因分析:

根据患者住院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血HCG、宫腔刮出物、B超进行标本检查,得出子宫切口感染导致愈合效果差占主要原因,疤痕子宫恢复效果慢、细菌感染导致子宫内膜炎、胎盘未清楚彻底、产褥感染等情况也有出现。

2.3 术后出血时间分析:

根据表1可以得出,剖宫产术后出血在2周内发生概率为52.9%,在2-3周发生概率为29.4%,发生在4周以上17.6%,故术后晚期出血发生时间以2周内居多。

3 讨论

产妇在剖宫产过程中,如果切口过低可能影响切口组织供血,并且影响组织愈合能力,切口位置靠近阴道会增大感染概率,如果切口过高,则子宫下段肌肉组织与上段宫体肌肉组织厚薄差距较大,缝合过程难以对齐,可能导致愈合能力下降,这些因素都会导致2次剖宫产患者发生术后晚期出血[2]。经过研究验证,2次剖宫产会影响术后晚期出血概率,需要确定危险因素,在医疗实践环节做好防护措施。

此外糖尿病也会对产妇多个身体器官造成影响,根据资料已经证实产褥期感染与糖尿病关系非常密切。产妇自身身体情况较差,基本伴随宫内感染、胎膜早破、生产延长等征兆,如果发生剖宫产切口出现炎症反应,就会切口感染,愈合效果降低,导致晚期产后出血。根据调查结果发现,糖尿病与产褥期感染都会造成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为了降低影响,需要控制产前血糖,并且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提高术后预防效力。

在剖宫产手术者容易产生假性动脉瘤,手术损伤动脉血管造成局部血肿,出血点不容易发现,造成周围组织局限性搏动产生血肿,被增生组织包围后,破损动脉无法自然愈合,最终增大导致动脉破裂,发生术后晚期出血[3]。经过研究发现,产妇患假性动脉瘤会加大术后晚期出血危险程度,并且出血概率是无假性动脉瘤患者的17.56倍,这种情况需要临床医师予以重视,对于手术过程出现的局部血肿尽早处理,降低患者发生晚期出血的危险性。

根据临床资料表明,巨大婴儿与双胞胎产妇的子宫收缩力较差,宫腔的血管止血能力差。此类产妇常伴有贫血、营养不良、身体虚弱的情况,身体处于低蛋白状态,非常不利于切口自然愈合。为了避免两者产生协同作用导致术后发生晚期出血,需要在缝合子宫时使用双层锁扣缝合方法,利用连续缝合的保护作用,提高切口平整度,加速患者恢复能力,有效降低术后晚期出血情况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 冉爱冬,冉丽萍.不同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10(8):41-43.

[2] 宋云静,李丽.剖宫产术后子宫假性动脉瘤2例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0,19(7):557-557.

[3] 王美林.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26(48): 167-197.

上一篇:ELISA测定中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下一篇:丘疹型荨麻疹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