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颜楷的误区

时间:2022-07-28 01:56:58

学习颜楷的误区

颜真卿书风宏博雄强,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直到今天,学习颜体的人仍非常多,特别是许多初学者都选择颜体楷书进行学习。那么,如何学好颜体字,学习颜体字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是学习颜体书法爱好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谈谈我们在学习颜楷的过程中的误区。

误区一:过分追求雄强

“雄浑”一词应能恰当地表现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说:“大用外腓,真体内冲,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它表现的是宏大的力量、浩荡的气势,是震撼人心的阳刚美。但是如果过分追求雄强,把笔画写得抛筋露骨,给人以剑拔弩张的感觉,这样便过犹不及了。因此,我们必须注意书写时线条的圆润感。具体来说,要中锋行笔,行笔凝重,注重逆势,使纸和笔之间的摩擦力加大,力求写出如“屋漏痕”的线条。

误区二:过于强调线条的粗壮

颜体的线条是粗壮的,但是不能一味强调线条的粗壮而形成墨猪。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少肉者谓之筋,多肉少骨者谓之墨猪。”此论将笔力与“筋”“骨”相联系,如果在肉与筋骨的关系上处理得不够好,会造成肉过丰而伤筋骨的毛病。所以我们学习颜体字一定要注意其“筋骨”,切勿过分强调粗壮以成墨猪,要写出坚韧不拔的感觉。

误区三:过分强调结体的对称

颜楷的结构,左右对称,平稳端正,质朴厚重,外密而中疏,疏密有致,舒展阔大,使人产生一种活力充溢、气势开张的感觉。初学者容易把颜楷的结构写得过于对称,缺少变化。如“大”字的横画、撇画左移,捺画右伸且厚重,对比强烈,打破对称,富于变化。

误区四:结体过于方正

颜体字横平竖直,给人以正面形象,但这不等于说颜楷没有生动的一面。清代侯仁朔在《侯氏书品》中说:“唯学颜法当求之润泽,勿学其严整,非严整为书家所少,颜法之不易倒不在此也。”实际上,颜体端庄的结构中是含有一定的动态、富于变化的。因此,要体会颜体气势连贯、笔势飞动的一面。例如《麻姑山仙坛记》的“往”字,初看之下,是一个十分端庄的字,可细心观察,左右两竖都着意向外写去,右部写得方正而参差,而且右部的竖画并不是处在中间而是偏右,打破了对称,再加上其最后一画,左细右粗,看上去给人以飞动的感觉。

误区五:过分强调宽博

颜楷结字疏朗,有些字的部首各自独立端正,给人以大气磅薄的感觉。初学者往往强调宽博,在书写时刻意过分拉开各部分的距离而使结字松散。实际上,颜楷的部首虽然各自独立,特别是左右结构的字,两部分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初看之下好像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它们神情上形成一个整体,看上去稳如泰山。如“海”字四角占满,撑成浑宏格式,给人以体格坚实、精神充沛之感。部首各自独立,但有了其中间一横左探,就使左右紧挽不至涣散。这样的例子还有“汝”字等。

误区六:书写僵硬,不自然

有些初学者太过重视法度,书写十分僵硬,极不自然。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地体察,就可以看到颜体字书写也很潇洒,给人以“自然”的感觉。因此学写时运笔要自然,注重运笔的连贯性,使得点画之间气势连贯,呼应自然,具有节奏感,力求写出形神兼备的颜楷。

上一篇:合肥汉墓群已发现160余处古墓 下一篇:砂海民壶 古雅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