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流发展模式的探讨

时间:2022-07-28 12:18:53

城市物流发展模式的探讨

摘要: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的大背景下,单个城市如何在国家物流规划和大区域规划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城市物流,这是一个关系城市发展的问题。本文从当前城市物流的问题出发,基于物流网络理论和协同理论,从不同城市类型的角度,探讨适合城市物流发展的模式。对于城市物流发展,应该建立城市物流网络,加强物流组织之间的合作,合理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

关键词:城市物流 发展模式 物流网络理论 协同理论

一、前言

2009年国务院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里强调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建设十大物流通道和若干物流节点城市,促进物流业的区域发展。在物流业振兴规划里,将区域物流和城市物流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国内研究区域物流发展特别是城市物流发展模式的文献较少,但是也有一些研究成果。方虹从运营规模、管理方式和城市发展的不同条件等角度对城市物流发展模式做了详细的分类,但是并没有其适用对象和适用区域以及城市做出论述。涂淑丽分析了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城市物流发展的现状模式,通过差异分析,提出了不同的城市物流系统发展模式。池韵佳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通过探讨区域的比较优势,进而建立区域物流发展的创新模式,但是并未详细论述如何在具体的区域或者城市内实现。朱建成等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基于现代物流和商贸产业集成运行的区域商贸物流系统和发展模式,并且构建了“物流园区一物流信息平台一物流网络节点”三位一体的商贸物流体系结构。上述学者的研究重点多是集中在区域的角度,专门研究城市物流发展模式的较少,而且提出的很多物流发展模式适合的范围大多没有界定。本文从目前城市物流发展的问题出发,借鉴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区域物流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从便于实际操作的角度论述,提出适合不同类型城市物流发展的模式。

二、城市物流发展的问题

城市物流的主体是城市,其发展规模受城市需求影响,并且与该城市的经济辐射力以及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很多省份和城市开始紧随国务院各自的物流业规划纲要,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但是目前城市物流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目前的物流规划和物流发展中,未能与城市规划和城市的发展方向相结合,出现了物流规划和城市规划偏离的现象,致使物流规划欠合理。由于城市规划中并未充分考虑物流规划,致使物流基础设施较少,并且分割在若干个地方,降低了物流效率,未能有效利用规模经济性。

二是城市物流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盲目发展的倾向,集中表现在:大规模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缺乏统筹规划,出现了重复建设;很多城市发展物流的重点偏离了经济性,纯粹的增加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忽略信息系统建设,未提高物流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各个城市的物流企业数量增长迅速,市场无序竞争,恶性竞争逐渐增多;许多物流企业缺乏相应的专业化,致使出现了低效率,造成能源消耗,加重了城市交通问题、城市生态问题以及居民生活质量问题。

三是城市物流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很多从业人员并未接受相关的物流知识培训和教育,致使现代物流的理念比较淡薄。物流业的重要性虽然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但是高等学府中培养的物流人才数量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物流发展的需要。有现代物流理念的物流人才的缺乏也成为当前城市物流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三、构建城市物流发展的模式

下面就从物流网络理论和协同理论的角度出发,解决上面论述的城市物流发展问题,探讨不同类型城市的物流发展模式。

(一)理论基础

1、物流网络理论

物流网络主要是指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条件下,为了适应物流专业化、系统化和社会化的要求而逐渐发展,由物流组织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三者构成的物流服务和运作网络。

对于物流组织网络,企业根据核心业务建立组织网络,而物流联盟是物流企业之间的组织网络,从整体上看,物流组织网络是由物流企业,物流组织,物流联盟共同组成的网络;物流组织网络结构的内部组织之间遵从“合作―竞争”的开放式运行方式,实现系统在空间、时间和功能方面的整合和重组,提高组织的功能和应对外界干扰的能力,并且通过一定的相互作用,实现结构的有序化;对于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主要包括物流节点集和线路集,其核心问题是确定物流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规模以及地点。对于物流信息网络,通过建立适应网格环境的信息网络,通过信息引导物流网络资源的合理调整,实现资源整合及信息网络的有效性。

2、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也称为“协同学”,其主要思想如下:在各种各样的系统中,尽管其属性不同,但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其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合作的关系。在大量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协作下,可以探讨各种系统演变和发展的共同规律。由系统理论引申出了协同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其中协同效应是指在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中各种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伺服原理外在表现为系统内部的自组织过程,是系统由不稳定向稳定转化,由稳定进而向不稳定转化的循环往复过程;自组织原理是指系统内部在没有外力的影响下,子系统之间能够按照某种规律形成特定的功能,其具有内生性的特点。

(二)基于不同类型城市的物流模式构建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本文将城市类型主要分为工业城市,商贸城市。工业城市主要是指工业生产活动在城市经济活动中占主要地位或者优势地位,并且有能力向外输出工业产品的城市;商贸城市主要是指小商品生产、批发、零售等交易和商业服务占主要经济地位或者优势地位的城市。

1、工业城市物流发展模式

对于工业城市,由于存在原材料的输入和工业产成品的输出,同时存在其他商贸物流,因此可以构建基于供应链或者工业聚集区的物流模式。首先,在物流组织网络方面,从物流业务规模的角度出发,控制物流组织的数量,通过扩大其规模来降低数量。根据城市的总物资和商品需求量以及供给量来预测物流业务量,然后匹配现有物流组织的业务量;如果物流组织已有业务能力过剩,则通过政策引导物流公司重组,加强物流组织的合作,促进物流组织之间组成联盟,以增加各个组织的收益;如果物流组织业务能力不足,则通过政策优惠措施促进物流公司做大做强,同时加强物流公司的业务联盟,促进业务合作。其次,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应该依托城市的交通便利条件,在靠近公路,铁路等便利的交通设施旁边,同时尽量靠近工业园区或者产业聚集区的地方建立物流园区或者物流中心。对于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数量和规模,应该建立评价指标,具体从产业规模化程度,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现有的物流组织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合理的物流园区数量和规模。同时在靠近生活区的地方,建立物流中心或者配送中心、批发零售等交易基地,满足日常商贸交易物流的需要。第三在信息网络方面,物流组织和物流园区的信息系统应该利于物流组织间的物流功能整合,便于及时获得物流信息和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在物流网格的引导下,能够有效组织各种具有不同功能的资源,并且能够快速的获得信息,调整物流网络。

根据协同学,在整个城市物流系统中,需要加强合作,利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形成协同效应,发挥整体功能,在政府和其他组织进行合理正确宣传的同时,也要制定政策,鼓励各种形式的物流联盟的组成。同时,需要设立政策、税收等刚性条件,作为序参量在各个子物流系统中发挥作用,引导各个子系统达到稳定,有力的发挥子系统的物流功能。同时,通过建立物流基础设施,引导物流组织集中经营和规模经营,促进物流大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完成系统功能的整合和升级。

2、商贸城市物流发展模式

商贸物流城市一般都有较大的企业聚集区和批发零售交易市场,多以输出为主,物流功能主要在于仓储,配送和运输,因此可以建立基于物流中心的物流发展模式。在物流组织网络方面,应该强调物流企业的规模化运营和协同运营,由于商贸城市的对外输出多是以批发商品为主,批量较大,可以考虑共同配送和协同运输。具体的做法为:以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为基地,鼓励物流企业共同组成物流联盟,针对特定的批发零售商或者特定的区域,实行共同配送和共同运输;在利益分配上面,以提供的资源和劳动力为依据,从合作博弈的角度进行费用合理分配;由配送中心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设立基于大型交易市场和小商品生产企业聚集区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具体的数量和规模可以参照每年的物流业务量和该区域物流企业的业务能力;同时要设定评价指标,对物流中心的数量和规模进行合理的评价,防止重复建设和过度建设。由于一般的商贸城市的陆路交通都比较发达,因此可以借助这些条件,并且充分发挥输出物流业务量大的特点,实现多式联运、共同配送等合作物流形式,打造基于“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企业集群”的物流发展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建设还在于信息平台和信息网络的建设,需要将信息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综合考虑,使信息建设真正能够发挥信息整合和资源整合的作用,发展综合物流,使物流功能实现集成,弥补专业化不足的缺点,同时尽可能的降低物流费用。

根据协同学,加强物流合作是必然趋势,由于目前许多商贸城市的物流系统大多存在无序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引导和政策扶持,促进功能结构转变。对于系统的自组织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人才环境,促进物流企业的逐渐专业化和社会化,同时使物流市场逐渐走向有序竞争、合作共赢的局面。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城市需要有不同的物流发展模式。在现实中,很多城市的定位有可能是两种类型的混合城市,这样就需要将上面的物流模式进行组合发展。但是理论基础还是可以参照物流网络理论和协同理论,合理的确定物流组织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并且加强物流组织之间,物流组织与物流基础设置之间的协同运作和信息共享。

四、总结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当前城市物流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物流规划问题和物流的专业化以及社会化问题,运用物流网络理论和协同理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在对不同城市的物流发展模式的探讨中,关注的是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现有的物流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物流需求,最后通过建立物流网络,发展物流系统内部各成员的协同运作,进而确立城市物流发展的模式。

参考文献:

①方虹.城市物流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②涂淑丽. 我国东中部地区城市物流发展模式差异探讨[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4):17―19

③池韵佳. 比较优势理论下区域物流发展模式创新分析[J].商业时代,2011(23):36―37

④朱建成,刘国栋.区域商贸物流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2009(34):19―22

⑤鞠颂东,徐杰,卞文良,耿勇,刘韧.物流网络理论的提出与探究[J].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2009:12―18

⑥赫尔曼・哈肯. 高等协同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陈小云,深圳城市学院,管理学硕士)

上一篇:对中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研究 下一篇:餐饮业“用工荒”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