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方法

时间:2022-07-28 12:14:22

浅谈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方法

摘 要:我们以往的测试多侧重于对综合训练课所学内容的测试,属于成绩测试,往往掺杂了记忆因素,影响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能力测试可采用月测、期中和期末测试形式。测验、考试尽量以口试、笔试方式进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考核内容应向题量大、考查面宽的方面转变,引导学生在全面加强基本功训练的同时,注重增强运用语言的熟练程度。

关键词:教学方法;少数民族;汉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325-02

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所要学习的第二语言,让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是让他们接受进一步教育的基础,也是让他们更好的参加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保证。

少数民族汉语教育已经走过了无数个春秋,取得了丰硕成果,广大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和知识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汉语教育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作为非母语的教学,多年来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由于母语的负迁移、教材的局限,以及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等等的原因,使得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根据我将20年的教学实践围绕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一些微不足道的教学方法。

一、以直观教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是否对学习汉语兴趣浓厚是决定教学效率高的关键。如果学生兴趣高,那么他的学习动机就强,教学效率自然就会很高。特别对于汉字教学而言更是如此,因为汉字教学本身是很枯燥的。而运用实物,采用直观教学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汉字与其它拼音文字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是以视觉形式来表示语意的。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在创造文字的时候就是描摹自然。为了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汉字,最好的方法还是以具体的实物来展示。因为人们感受的信息情况越直接,象形,记忆效果才会越好。所以在汉字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眼、头、手、口等几方面,增强直观感,立体感,形象感,就会使所识记的对象变得简单易记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方法。首先,可以利用图画和实物。出示有关的山川、河流、树木、动物的图形片或照片,或在黑板上画出一些简笔画;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计算机,投影仪,录像机,幻灯等将所学内容制作成图文声并茂的课件,立体教学;最后,以表演的形式,模仿一些动作,这种方法,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习变得轻松自如。

二、以汉语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是教学效率的关键,为此,就要营造汉语教学情境。为了有效营造汉语教学情境,必须分析新知识以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其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并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情境应该注意的是:首先,词语、句子要真实有效,富有实际意义,让学生通过“咀嚼”要感到“有味儿”;其次,创设的情境要接近学生生活,富有情趣;再次,情境中要有问题,问题要有梯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程上都会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都有事情可做;最后,要使教学情境具有解决问题的多种方式,例如,教师启发下的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这样,学生才能在情境中得到发展。具体到分类知识教学,例如词语教学,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在掌握本课词语的构词方法、词语搭配要领以及生词的词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自己扩展,触类旁通。例如,“运动场”中的“场”表示的是“……的地方”,它常用在其他词的后面表示场所,可以启发学生推出类似的词语:停车场、操场、篮球场、广场、战场、农场,等等。这样,就会使学生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以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就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不同的教法,而不拘泥于某一种教法。以教法的变化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为了实现“轻负担、高质量”教学,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发展为主题,从教学思想现代化、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合理化、课堂结构高效化等方面着手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首先,可以推行三向交流教学法。单向教学法或双向教学法由于课堂交流参与面的狭隘,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三向交流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体系,教师备课内容、课堂设计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与学习要求确定的,课堂教学方式以直接交流为主要形式。如讲练新课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讲解,之后将学生分组,先让学生在组内轮流造句、归纳段意、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等,然后每组指派代表发言,由教师与其他学生纠错。这就彻底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次,强化课文教学 词汇教学值得重视,但不能过多耗费师生时间和精力。词语等语言知识教学不是最终目的,必须结合培养语言能力这一目标进行。词语讲解要侧重关键内容,尤其要关注词语的基本意义和在上下文语境中的意义及用法,突出重点词,点到关键即可。课文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心材料,要引导学生理解、消化课文所包含的语言要素和文化要素,指导学生根据课文语境了解词语的组合和句子的构成,掌握句型、句义和句调,了解句子是怎样衔接成段,段落是如何连辍成篇的,从而会读、会听,学会用汉语对话和写作文;再次,采用分段教学方法。即将一年教学过程划分为汉语词汇、语句、语法等阶段。汉语词汇阶段加大词汇训练;初中毕业学生可掌握3000个甲、乙、丙三级词汇和多个常用词,符合教学目的和授课时数要求;加之中小学所学2000个左右,高中毕业时能够让学生达到民汉兼通的水平。

四、以革新测试方法促进教学效率提高

测试既是评定学习的方法,又是促进学习的手段。测试本身也是一种学习活动,通过测试既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又能发现教与学的不足之处,以便及时改进。语言测试一般分为成绩测试和能力测试。成绩测试较注重知识,能力测试较注重语言能力。作为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因此,能力测试更适合汉语教学。我们以往的测试多侧重于对综合训练课所学内容的测试,属于成绩测试,往往掺杂了记忆因素,影响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能力测试可采用月测、期中和期末测试形式。测验、考试尽量以口试、笔试方式进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考核内容应向题量大、考查面宽的方面转变,引导学生在全面加强基本功训练的同时,注重增强运用语言的熟练程度。

上一篇:论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下一篇:分析脑膜瘤各亚型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