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对52例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影响观察

时间:2022-07-27 11:11:34

社区护理干预对52例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影响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患者中,社区护理干预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社区内高血压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方法。观察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对高血压病症的认知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常规护理;临床影响

【中图分类号】

R3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52-01

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一般而言,人们的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之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严重影响到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8%,即大概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是高血压患者。因此,高血压患者成为当今社区护理的一个重点。本文选取社区内高血压患者52例进行分析,通过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社区内高血压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一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26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在45―75岁之间,平均年龄61±2岁;病程5―7年,高血压1级10例,2级7例,3级9例。观察组26例,男性13例,女性13例;年龄在50―80岁之间,平均年龄65±1岁;病程6―10年,高血压1级5例,2级16例,3级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诊断标准: (1)经诊断,52例患者均符合《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将患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如心脏、肝肾等)及相关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排除,不列在治疗范围内。(3)患者意识清醒,没有精神疾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都要进行同样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取服药、饮食、运动、心理干预,从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

1.3.1 服药干预: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药物需要终生服用,但患者往往不能坚持。加强思想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在药物选择上,采用控释剂和缓释剂,以维持血液的浓度,实现平稳降压。

1.3.2 饮食干预: 第一,指导患者形成健康的饮食方式,低盐低脂、高维生素为主。第二,让患者了解烟酒对高血压的危害,从而戒烟限酒。第三,肥胖患者应该进行饮食上的控制。第四,对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要做好随访工作,了解护理干预的实施情况,鼓励患者坚持执行干预方案。

1.3.3 运动干预: 有质量的运动,能够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应该以患者的年龄为依据,对其进行运动方式的选择,常见的如慢跑、打太极等。每日运动至少1次,每次半小时左右。

1.3.4 心理干预: 高血压由于治疗时间长、见效慢,因此患者容易失去治愈的信心。护理人员应该安慰并鼓励患者,做好健康宣传工作。这样,患者能够了解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从而克服恐惧心理,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1)观察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主要体现在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改变[1]。(2)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病症的认知度。由1分到5分,分别代表对高血压认知程度的由少到多。(3)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常见的如心脏疾病、血管疾病、头晕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在护理效果上的比较: 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治疗效果更佳(p

3 讨论

对高血压的治疗,具有时间长、疗效慢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一般需要在社区内进行治疗[2]。随着老龄化的严重,患者自身对高血压的认识不足,所以在患有高血压后并不能及时进行控制。另外,患者自我治疗的意识差,血压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稳定。介于此,采取社区护理干预,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社区护理干预的重点在于健康教育,在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基础上,调整饮食、积极运动,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因此,护理干预的目标是,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患者对心脏病的保健意识,和对药物的服用依从性[3]。

本次研究显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运动、服药、心理上的护理干预,有效控制并降低了患者的血压,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舒小芳,林芳宇.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2009,07(05):12-14.

[2] 马红. 浅谈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1(13):949-950.

[3] 吴秀香.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08(02):318.

上一篇:中医临床治疗糖尿病中的对药、角药与串药 下一篇:炉甘石洗剂配制方法的改进与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