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背景下“家电下乡”政策对刺激农村居民消费实效调查

时间:2022-07-27 11:01:04

城乡统筹背景下“家电下乡”政策对刺激农村居民消费实效调查

摘要:“家电下乡”政策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在中标企业资质审核上,严把源头审核关;在服务质量上严加监管;要建立退出机制,不能只进不出。

关键词:家电下乡;问题;对策

一、“家电下乡”政策目前的现状

为了解析家电下乡政策落实的效果,我们以国家省级重点试验区重庆为例,对当地农民以问卷调查和采访的方式进行了调查访问,主要了解农民的年龄、收入、对家电下乡政策的了解程度、受补贴情况、对下乡家电的质量和售后服务的满意程度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应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家电下乡”政策的时效性和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获得了大量关于”家电下乡”政策的意见反馈。

第一,质量问题。对很多农户来说质量与品质是他们是否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关键,很多农户对家电下乡的产品质量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一些厂商和经销商会将滞销的、淘汰的产品借家电下乡之机销往农村,担心购买了家电下乡的产品用不了多久就会坏,所以他们宁肯多花些钱到商场买知名品牌的产品,获得心安和保障。

第二,信息覆盖面积和推动力度不够。我们在调查中遇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购买了家电但并不是家电下乡产品,原因是他不知道有政府补贴这一政策,他在听我们介绍了这一政策后还说,如果早知道他肯定乐意买有补贴的产品。由此可见,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信息覆盖面和宣传推广力度还不够,一些人是根本没听说过,而听说过的人也大多是听说过有这么一项政策而根本不了解,他们不知道家电下乡产品在哪里买,补贴怎么发放,流程如何履行。这使得一些本来很需要和渴望补贴的农户并没有享受到政策的优惠。

第三,价格不透明或者虚高。在调查中我们还遇到一些农户非常愤慨地对我们说,相较正常商品,一些企业将家电下乡的商品价格抬高,补贴后售价和市场价持平或者仍高于市场价。因此受惠的是商家,而农民并没有享受到实惠。

第四,农村薄弱的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家电产品使用需要。到目前为止,下乡产品品种已经扩展到十几类,但洗衣机、电脑、空调、热水器等产品的使用会受到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消费需求和购买欲望,即使购买了家电产品,也无法使用,只能当作摆设,难以吸引农户购买。

二、结论及调查存在的问题

第一,结论。一是由于重庆在2008年才实施此项政策,所以很多受访者表示已经购买了,因此不需要购买,并且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对此项政策不甚了解这成为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利因素。二是农户一般能接受家电下乡产品的价格,但构成对家电下乡政策不满意的主要因素是因为家电下乡产品的缺陷以及农户本身对家电下乡产品的怀疑,认为购买家电产品还是要注重信誉,所以家电下乡门店应注意售后服务等信誉的加强。

第二,调查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现实情况的限制,此次调查地点主要在重庆歇马镇,在调研对象的不足方面可能影响到调查效果。二是针对调查问卷。少数被调查者表示,问卷里一些上下关联的问题的答题指向不明显,有些不必要回答的题目标识不够明确。还有个别题目选项需要进一步完善,以达到更准确反映被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

三、政策建议

第一,在中标企业资质审核上,严把源头审核关,在审核企业自身运营和企业生产供给能力的同时,应将售后服务的时间、地点、责任同时纳入招投标体系,建立家电下乡售后服务标准。由政府制定统一的服务流程、服务规则和服务收费等事项,建立统一的售后服务形象识别系统,实现售后服务的规范化运作,有利于解决售后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服务体系混乱等问题,有利于售后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二,在服务质量上严加监管,如公开举报电话、定期抽查等。

第三,首先企业要将销售服务的网点具体到乡镇,可以在每一个村留下联系方式,村民有问题可以向村委会提出申请,由村委统一向企业反映。同时,企业的服务一定要及时和到位,不能因为路途远、地点分散就推脱不去。其次企业还应该建立售后服务人员定期培训机制。对企业的售后服务人员进行标准化和专业化培训,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提高售后服务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鼓励和吸引专业人才加入售后服务团队,促进售后服务队伍的壮大和发展;有条件的增加售后服务网点,提高服务的覆盖率。再次企业间可以建立售后服务合作机制。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售后服务方面的合作,促进技术交流,实现企业售后服务资源的共享,有利于企业降低售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工作效率,提高企业售后服务的积极性,保障家电下乡售后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四,要建立退出机制,不能只进不出,对服务质量存在问题过多、消费者反映强烈的中标企业,应该做到发现问题,立即淘汰。工商质检部门也要加强对商品的价格和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工商物价、质检、税务、财政、宣传、商务局、乡镇政府等多个部门要采取多方联合、共同防治的办法,打击商家私抬电器价格和以次充好等诸多不法行为,严查严办,以严格的制度规章为保障,让广大农民朋友们切实享受到质量满意和售后放心的家电产品。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一篇:村级集体经济“三资”管理水平提升探讨 下一篇:长株潭地区“四方参与”农地经营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