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寒地城市老年人环境设施人性化的设计分析

时间:2022-07-27 09:58:20

基于寒地城市老年人环境设施人性化的设计分析

【摘 要】老年人环境设施是集生活、休闲、娱乐、健身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且需要反映时代气息的设施设计。尤其在寒地城市中,地域特色较为鲜明,在设计老年人环境设施时中包含的因素与原则是多方面的,所涉及的学科也是多元化的,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是对老年人环境设施的价值体现,也是“物质化”与“精神化”的体现,还有哲学思想的体现。

【关键词】人性化;价值;“精神化”;“物质化”

21世纪的中国,面临一个大时代的考验,全球老龄化问题已日益突显,老龄化社会即将到来。特别是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迅猛的老龄化人口变革,给我国带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现实问题。国家、社会、个人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为今天和将来的老年人提供优越的生活品质,如何为我国优质的寒地城市来年人环境设施建设做人性化的设计,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1 人性化设计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在设计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是体现对人性的尊重。成功的设计离不开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依附于人性化的设计,具有呼唤情感的力量,是形成整体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美国设计家普罗斯说过“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

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中心和尺度的,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物质和精神需要。营造舒适、高雅的居住空间,使人们享受空间的使用趣味和。人性得以充分的释放与满足。人的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人性更加完善,达到人物和谐。

影响人性化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环境因素、人的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设施本身的因素。人性化具体表现因素众多,在文中概括为包括安全性、美观性、舒适性、通俗性、材质感、识别性、和谐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等。地理文化的不同、民族与历史的不同、传统与的不同、使用环境的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都是体现人性化差异的表现因素,我们应当充分分析和利用这些因素来推动我们的人性化设计。

人是根本,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因此,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以使用者为考虑对象,多与使用者沟通,不能以自己的主观纯艺术见解来做设计。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生理和心理需要,两大需要成为人类设计的原动力。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广阔无边的天地,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是丰富而永无止境的。在设计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是体现对人性的尊重。成功的设计离不开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依附于人性化的设计,具有呼唤情感的力量,是形成整体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寒地城市老年人环境设施的设计一定要遵循人性化(humane)原则。它是指寒地城市老年人环境设施和管理应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一方面其形式和空间规划应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和风格,老年人环境设施体现对使用者的关怀,另一方面要满足老年人的活动需要,提供相应的设施服务,注重精神生活,满足心理需求。

2 人性化设计“精神化”与“物质化”的关系

寒地城市老年人环境设施的设计中体现出的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伦理道德、历史文化和情感等精神因素,这设计的“人性化”;而人类的一定意识、情感、文化等精神因素,又需借助于一定物质形式来表达,作为寒地城市中各种活动方式载体的老年人环境设施必然承担了一部分对人类精神的承载和表达功能。这便是人类精神的“物质(理性)化”,人的“物质(理性)化”。“人性化”和“物质化”构成了老年人与环境设施的互动关系,医疗环境的设计应是“人性化”和“物质(理性)化”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完全脱离了人的设计和完全脱离设计的人是同样不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设计人性化绝不是什么“新花招”,而是人类设计本应具备的特质,设计师所做的便是使这种“人性化”与“物质(理性)化’的关系更和谐,以达到人与环境,环境与人的融合状态。中国古代哲人所宣扬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便反映了对这种关系的辩证认识。

3 人性化设计中哲学思想的体现

关于研究人的思想历史悠久。到了现代,人学的发展己经由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新人本主义发展到科学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莫基人、科学人本主义的代表者之一美国人马斯洛在其著作《动机与个性》中认为:“科学必须把注意力投射到对理想的、真正的人,对完美的或永恒的人的关心上来”。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求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分为几类,并排列成为一个需求等级模式。它向人们展示了人性所能到达的最高境界。其中生理需求是其它各种需求的基础,一旦人的生存的基本需要得以满足之后,这种本性就会驱使人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以追求如何生存得更好。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需要成为人类设计的原动力。需要不断产生和满足不断推动设计向前发展,影响和制约设计的内容和方式。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提示了设计人性化的实质。他将人类需要从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与爱情)、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类设计由简单实用到除实用之外蕴含有各种精神文化因素的人性化走向正是这种需要层次逐级上升的反映。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墨子所说的“衣必常暖,而后求丽,居必常安,而后求乐。”即多少阐述了人类需要满足的这种先后层次关系。虽然人类高级的精神需要的满足不一定全通过设计物品来实现,但为人类生产方式的主要载体一一设计物,它在满足人类高级的精神需要、协调、平衡情感方面的作用却是无庸置疑的。因而设计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绝不是设计师的“心血来潮”,而是人类需要的自身特点对设计的内在要求。在社会经济水平到达一定程度时,人们对设计师产品的挑剔也就不足为奇了。马斯洛等心理学家创立的科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人的基本需要理论。通过这个理论我们了解了人的需求等级。这个理论现己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领域。客运站站内公共设施是为人设计、为人营造的。因此,研究人的本性需要及心理活动与其活动的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4 人性化环境设施的设计方法

克莱尔库伯.马库斯在主编《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时的总结一套评价成功的人性场所的标准,其中对寒地城市老年人环境设施的设计起到启示作用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在城市空间设计中,配套的各类设施要能满足最有可能和最有吸引人的活动需求,并保证一个群体的活动不会干扰其他群体的活动;在参与活动的高峰时段,要考虑到日照、遮阴、风力等因素场所在使用高峰时段仍保持环境在心理上的舒适;通过某种形式,让人们参与环境设施的设计、建造或维护功能,把某些环境设施用于某种特殊的活动,或在一定时间内让人拥有空间,让使用者――无论是单个老人还是团体的成员均享有依恋并照管改空间的权利。

5 结语

在设计寒地城市老年人环境设施时,我们可以参考以上的人性化设计标准,针对老年人环境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的要求,营造良好的寒地城市氛围,还可以从符合老年人的人体尺度、行为心理特征;环境设施的材料选择、形态设计、视觉关系、设计方法、复合型、通用性;与城市空间的整体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刘汝晶,女,现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2009级研究生,同时工作于长春建筑学院,任艺术设计系教师。

上一篇:城市土地规划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 下一篇:浅谈建筑屋顶花园防水设计及施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