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多样化

时间:2022-07-27 07:10:2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多样化

摘要:数学语言是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作为学生应该掌握这一重要的工具.通常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而使其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从数学教学的特点出发,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浅谈 小学 数学 教学 语言 多样

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保证,教师要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使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在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促进者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促进者的作用,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数学语言又是教师授课的主要手段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一种特殊的语言。很难设想,一个不懂数学语言的学生,将来能在数学及相关学科中有所作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发现不少大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上或多或少存在缺陷,这显然和中学数学的基础有关,同时也说明大学生同样需要继续进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此它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事实的能力,是值得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注重多样化的提问艺术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识的一把金钥匙,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问法。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时,语言尽可能地多样化,再辅之以适当的肢体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灵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例如提问时可说:“你能帮老师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你愿将你的答案告诉大家吗?”“你能替老师回答这个问题吗?”“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和老师和同学商量吗?”同时,要多设置不同层次的提问。对差生应多问“是什么”的问题,如:“你能说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什么吗?”对中等生应多问“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如:“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道题要先求这个中间问题吗?”对优等生应多问“有什么不同意见”的问题,如:“你能勇敢地告诉大家对这道题的解法有什么不同意见吗?”这种形式多样的提问,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使老师显得亲切随和,好像是在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勤于动脑、敏捷思维、积极配合,对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吸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善于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经常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例如,在讲“一位数除三位数”的教学中,出示题目266÷2,教师说:“根据这道题的特点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你有勇气独立完成这道题吗?”当全班学生都做对时,教师又说:“你们真聪明!”这样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大的鼓舞和推动,而且师生的情感得到了发展。学生也会感知到:“老师对我们真好!”“我可喜欢学习数学了。”“我非常愿意学数学。” 在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当一名学生正确地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或一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把问题回答正确了,教师会说:“同学们,鼓励他!”全班同学会热烈地、带有节奏地鼓掌。有的老师还会用亲切的语调说:“回答得非常好!”“XX,今天表现真好!”我想,就这样一句话,会使这名同学全天都能愉快地学习,甚至,从此以后,他就非常喜欢数学了。

教育家赫洛克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学习同一难度的内容。第一组为受表扬组,经常受到表扬,成绩扶摇直上;第二组为受谴责组,责备经常不断,这些责备,开始起点作用,后来就“疲”了,成绩就持续下降;第三组为被忽视组,只是在一旁静听前两组所受到的表扬与谴责,自己既得不到直接的表扬,也不遭受直接的谴责,学习成绩比前两组都差;第四组为控制组,既不给予任何表扬与谴责,也不让他们听到对前两组的表扬与谴责,学习成绩最差。由此赫洛克得出结论说:奖惩都是必要的,不给予奖惩会引起学习下降,而奖励比惩罚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更大。

教师要善于表扬学生,尤其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的老师会说,这样的学生没有优点,怎么表扬他呢?做一个细心的教师,只要发现学生有一点点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你也应该及时地表扬他、鼓励他,使他感到“我也有优点”、“我也能进步”。

如上课时,当你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时,让他回答,及时表扬他、鼓励他:“他回答得非常正确,进步很大。”还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发言,即使他回答错了,你也要鼓励他:“看他能大胆发言了,虽然问题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已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相信下一次他一定能把问题回答正确。”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不爱发言的学生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当然非常高兴,甚至非常自豪,由此他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会认真地听课、积极地发言,这样他的学习成绩会很快地提高。

三、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注意批评语言的幽默化

批评的幽默化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醒他上课要认真听讲,真是一举两得,避免了学生抵抗情绪的产生。有时刚过完节假日,学生上课不专心,课堂纪律不好,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婉转批评促其改正缺点的目的。例如,在有学生讲话时,可说:“今天同学们真安静啊,看哪,一小组保持得最久。”若发现有学生东张西望,可提醒他:“小心,眼珠掉了可不好找!”若发现有学生打瞌睡,则问他:“你梦见吃汉堡了吗?味道怎样?”如此一来,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老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学生又不会反感,可谓是两全其美。

老师就像一个演员,但不是一个只顾自己的表演、卖弄自己的知识和技巧的演员,有时得故意装傻,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帮助学生把别人的话听懂加上自己的理解,再用语言表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应充分表现疑问的语气,促使学生思考。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时,语气要平和中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表扬是真诚的。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语气要婉转、轻柔,谆谆教导,学生更容易接受,不致于产生逆反心理。和学生开玩笑时,语调要恢谐,充满喜剧色彩,在笑声中完成教育的目的,不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在讥讽他。

上一篇:确认如何构建良好的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 下一篇: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对数学的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