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重回海外战略?

时间:2022-07-27 05:13:41

中行重回海外战略?

从几年前开始的“向内转型”到重新挖掘“看家本领”,这是否是中行对过往几年海外战略的一次矫正?

11月30日,美国人民币交易和清算工作组成立,旨在研究制定在美国建立人民币交易和清算机制的框架和路线图,中国银行成为该工作组创始成员之一。

跨境交易与结算领域一般认为是蓝海,但也一直竞争激烈,清算行资格更是几大国有行暗中较劲的目标,中行此举显露出对未来美国清算行资格的势在必得,虽然还受制于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

一位近期对中行进行过调研的分析师告诉《财经国家周刊》,中行对自身有两个担忧:一方面,与中小银行相比,大行尾大难掉,虽然也在进行多元化尝试,但目前仍然过度依赖息差实现盈利增长(息差收入对银行收入的贡献接近70%);另一方面,坏账情形在2016年还将继续飙升,这使得主要依赖国内市场的增长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因而,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和美联储加息预期,被中行视为深耕海外市场的历史性机遇,希望未来海外资产和利润占比能达到 40%,特别是未来3-5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构覆盖率要达到50%。

从几年前开始的“向内转型”到重新挖掘“看家本领”,这是否是中行对过往几年海外战略的一次矫正?海外战略重组的进展如何?对这些问题,中行并未回复本刊的采访函。但显而易见的是,在银行从“躺着赚钱”到“零增长”的角色转换中,差异化竞争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曾经疾速发展的境内市场固然诱人,然而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传统优势看来更为重要。

摇摆的战略定位

纵观四大行,还没有哪一家的战略焦点像中行这么纠结过。近十年来,中行的战略定位经历了境外-境内-境外的几次转变。

2004年股改之后,中行的重心就开始向境内业务转移。

2009年初,中行领导人曾表态:在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仍将持续高速发展十年的大背景下,中行将逐步降低海外资产比例(仅保持这一比例不低于20%),至少在2009-2012年,中行将“向内转型”、做大人民币业务。

2009年全年,中行新增人民币贷款1.17万亿,占当年全国9.58万亿人民币新增贷款的12%。有银行人士当时曾对记者表示,在当年4万亿刺激下,工行等大行对于大规模放贷都有所顾虑,而中行却是其中实施最积极的一个。

另一方面,工行等其它大行却在逆势向外扩张。至2012年,工行的海外业务规模增速已经超过中行。在财报业绩总排名中,中行也首次被农行超越,其净利润增长在四大行中垫底,仅为个位数。

在境内与海外业务的战略定位上摇摆不定使中行骑虎难下。2012年,中行又重新提出要“突出优势”。

“一家银行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做得最好,但是必须在一些关键领域具备优势,这样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根据中国银行的传统业务特点,我们希望进一步强化中国银行的国际化优势。”彼时,其领导人表示,中行未来3-5年内,海外业务所创造的税前利润或营业收入所占比要达到30%左右。

2015年初,中行又提出,未来不论是应对利率市场化、还是布局互联网金融,都将围绕海外业务开展。

2015年前三季度,中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315.45亿元,同比仅增长0.31%,排四大行最后一位,第三季度同比更是下降了1.15%,是上市银行中仅有的两家单季度净利润同比负增长的银行之一,另一家是交通银行。

兴业证券分析师吴畏认为,中行海外业务的进展仍然低于预期;另一方面,在坏账持续暴露、特别是三季度拨备覆盖率已下降至153.7%(接近监管要求的150%标准)的情况下,其未来的业绩也会继续受拖累。

平安证券分析师励雅敏认为,中行未来应使境外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境内贷款。一方面,中行的境外贷款不良率连续三年下降, 境外贷款占比若能持续提升,将有助于对冲境内不断攀升的资产质量压力;另一方面受美国 QE 退出和加息预期的影响,中行境外业务的净息差若能持续提升,将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境内持续收窄的净息差。

重回海外战略

近半年来,中行正进行海外资产重组,包括出售其在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中的全部股权,以及将东盟部分国家的银行业务及资产重组并转让予其全资子公司中银香港,目前仍待相应监管部门的批准。

一旦获批,未来中银香港将由香港本地银行升级为区域性银行,将负责该行“一带一路”沿线东盟地区的市场,中行将不再直接在这些地区新设机构。

据前述参加了中行近期调研的分析师讲,中行目前海外业务占比大约在28%左右。中行表示未来将加大新设网点布局,同时也尝试海外并购,特别是未来3-5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构覆盖率要达到50%。

但纵观中行历史,其海外收购案例寥寥可数,未来在海外收购方面具体有哪些目标或方向,中行官方未予置评。

而在过往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工行则进行了超过十次的海外并购。建行也于近年发力,包括在巴西收购了BicBanco银行。

特别是,中行海外人民币清算业务的多年垄断地位也被打破。

清算行通常会由最早进入的那家中资银行担任。中行1929年即在伦敦设立中国金融业首家海外分行,但伦敦清算行的资格最终在2014年为建行所有。在此几个月前,工行亦取代中行,成为新加坡人民币清算行。

国际清算业务“一行独大”的格局一旦被打破,再重拾就很难。由于有历史的经营范畴优势,眼下,中行在人民币跨境结算量的市场份额虽然仍有45%,但工行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占比已达35%。

作为清算行,既能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又能产生资金沉淀和较大的资金头寸,从而在定价能力上获得更多自。随着人民币纳入SDR,人民币跨境结算量的加速增长毋庸置疑,当下转变战略方向、重点倚重海外业务的中行早早布局美国人民币市场的意图也正在于此。

在自身利润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压力下,在境内同业对其海外业务份额的追赶和瓜分中,中行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如何找准定位、重新加速国际化。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如何提高计算课的实效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