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业摄影到湿版摄影

时间:2022-07-27 03:37:37

从商业摄影到湿版摄影

编者按:《窗》系列作品是香港商业摄影师张益平的一组湿版摄影作品。80年代初开始走上摄影及广告之路的张益平,一直从事严谨的产品类拍摄,从胶片到数码,见证了商业摄影在香港几十年来的变化。随着生活节奏的持续加快,张益平眼中的产品类商业摄影已经越来越缺少耐人寻味的创意,更多只是产品的展示和直观表现。他将这种惋惜之情表现在自己的《窗》系列作品中,借棕调和湿版摄影的手法,用人生与四季变化相比较,表达自己对“慢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多些思考的呼吁。这组作品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作者是香港至今少数进行湿版摄影的摄影师之一,更在于作品结合了作者20年来商业拍摄的经验,利用巧妙的灯光布置在桌面上营造出“雨打窗”的意境。

我是一个在菲林年代经过较传统训练的专业摄影师。从暗房技术、灯光效果、色温开始学起,操作大中画幅相机是最基本课题。设计基础及广告公司的经验,对我后来的事业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香港做商业摄影30年,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回顾菲林年代的拍摄虽然很辛苦,每晚都通宵达旦,但广告出街后的满足感很强。那时侯没有修图,片上有一粒尘也要重拍,每个位置都要到位,非常锻炼人,摄影师亦有不同的风格,造就了一批摄影大师。现在的数码文化一切要快,能力是看你有多快完成作品然后第一时间拿去修图。摄影变成图像的一部分,整张照片的风格再不是拍摄者一人能掌控的了,“快餐文化”势头愈加明显。不难发现,随着数码及网络年代破坏了传统世界,表面化及虚构化渐成趋势,拍摄效果都可由软件模拟解决,直接导致商业摄影越来越缺乏内在的追求,难显示个人化或个性化摄影。虽说在快餐文化的时代,这样的商业摄影是可取的,因为它可解决我们对“完美”的追求,但要每一张都达到独一无二的水平,并获得创作的喜悦与满足感,数码时代还是无法跟传统时代摄影相比的。

从前我们看Vogue、Bazaar杂志,一看便知哪些是Richard Avedon, Helmut Newton或Guy Bourdin拍的,现在已没有经典,修图或软件效果成为主流,张张都差不多,总之就是要“靓”,没有风格、没有故事、没有内容、没有意念,翻开第二页怕是已经忘记之前的广告是什么了。不过世界是圆的,“快餐文化”只是短暂的,不会适合长期食用。我们的责任是教育下一代什么是生活艺术,去认识及尊重传统,多注重精神生活,多欣赏大自然而不是用尽它。

古语话:“法必宗如古,式必从其新”。摄影也是如此。虽然传统菲林到数码年代的转变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但我认为我们更要珍惜传统,这样我们便不会失去根基,对未来的发展也必有帮助。我们学太极要知道是张三丰所创,而菲林的祖宗便是湿版火棉胶摄影法。英国人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切尔 (Fredrick Scott Archer,1813~1857) 在19世纪(1851年)发现用碘化物溶解于火棉胶中涂在光滑的玻璃片上再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转化为碘化银感光层,然后曝光、显影、定影及水洗。在这十多分钟中,照片一直在湿润状态中进行。因此简称为“湿版摄影”。此法在当时因感光快,在世界上流行达数十年之久。其后再有干版法及胶片的发明。

湿版摄影是由感光胶液倾倒在黑玻璃上(正像)或透明玻璃上(负像),而尺寸按相机裁割。由4×5至16×20英寸都可,不会因菲林尺寸或药水短缺而停顿。由切割玻璃、开药、倒感光液、曝光、显影、定影及冲洗到完成作品都是在湿的情况下完成,因此我们称它为湿版摄影。黑玻璃是正像,因此是已完成的作品;而透明玻璃是负像,因此要用黑绒纸托底或打相纸才能成为正像。

我进行湿版摄影也处于开始阶段,所以不能说有什么心得。但它的不确切性、药膜的立体性、边沿的泥烂及用一百多年前的工艺,以古典的方法去创作未来的作品都很富挑战性。它不能后期修图,所以一切都要细心安排;因为感光慢,曝光时间长达数十秒,好像时光倒流,一切都成为慢动作。你所享受的就是它的过程,这过程令你更多地思考作品的内容,平静的心态令作品更有深度。

我的十张《窗》系列也可说是我三十年的总结。我们常常向往的是另一个世界,另一个地方。经历了无数的春夏秋冬的过程,也可比喻为人生的生老病死。走出窗外是另一个世界吗?湿版摄影是我另一个历程,它使我沉淀,有更多的思考。

我与物体或人物不再是千分之一或决定一瞬间的关系,而是十多秒的停留与接触,是另一种语言和状态。

上一篇:“马不停蹄”的司马 下一篇:沈嘉豪:讲述香港《普通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