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镜下椎板间隙入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

时间:2022-07-27 01:20:33

【摘要】 目的 探讨脊柱内镜下椎板间隙入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5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给予脊柱内镜下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治疗, 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下肢疼痛度,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手术后8个月和手术后1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较治疗前降低,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关键词】 脊柱内镜;椎板间隙入路;L5/S1椎间盘突出症

L5/S1椎间盘突出症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其髂嵴位置较高, 穿刺手术难度较大, 影响治疗效果[1]。本院选取55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给予脊柱内镜下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5月本院治疗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5例, 均无其他的脊柱疾病, 男35例, 女20例, 年龄24~60岁, 平均年龄(41.7±10.4)岁;病程3个月~8年, 平均病程(18.3±8.7)个月。

1. 2 方法[2] 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腰椎间盘CT和MRI检查, 将得到的影像学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对比;确定患者的椎间盘突出类型和硬膜囊以及神经根的关系, 确定手术时的最佳穿刺入路。手术时患者摆成俯卧位, 采用0.5%的利多卡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4620)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 选择患者的腰部后方正中间偏向患侧大约10 mm的位置进行垂直穿刺, 然后朝患侧关节突内侧和椎板间隙进针至黄韧带, 插入导针后将穿刺针拔除;沿着进针点切一宽度为70 mm的小口, 将脊柱内镜置入, 在全内镜下可以看到患者破碎的髓核组织和纤维环组织, 确定准确位置后, 实施完成髓核摘除手术和纤维环修复手术。待神经根充分减压后, 将内镜取出, 进行伤口缝合。手术后1~3 d静脉滴注甘露醇(成都青山利康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03169)。

1. 3 观察指标[3] 比较患者治疗前、手术后1、8个月的VAS评分, 观察临床疗效。

1. 4 疗效评定标准 用VAS评分评定患者治疗前、手术后1、8个月的下肢疼痛度情况, 分值越高, 下肢越疼。根据改良的MacNab标准[4]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 分优秀、良好、一般和差4个等级, 总有效率=优秀率+良好率+一般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VAS评分为(8.56± 1.23)分, 手术后1个月为(3.27±0.86)分, 手术后8个月为(1.62±0.20)分。手术后1个月低于治疗前(t=26.140, P

2. 2 临床疗效分析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2%。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手段是微创手术, 因为微创手术有着手术过程中对患者损伤小、手术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几乎不会对患者的脊柱运动节段稳定性造成损害等显著优点[5]。经皮脊柱内镜下突出或脱出腰椎间盘髓核组织切除术(PELD)是从患者的后路经皮入路, 将脊柱内镜置入患者的椎管内, 在内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患者的脊柱内病理解剖关系, 准确获得患者的病灶, 在全内镜下将神经致压物直接切除, 避免了传统MED手术对神经根和硬膜囊的牵扯作用, 不会对椎管内的神经组织造成损伤。

本研究对55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脊柱内镜下实施椎板间隙入路治疗后, 患者的VAS评分得以大幅度下降, 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下肢疼痛度显著减轻, 治疗8个月后下肢疼痛度较治疗1个月又大大减轻, 治疗的效果持久有效, 为患者减轻了很多的疼痛。

综上所述, 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脊柱内镜下接受椎板间隙入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患者的下肢疼痛度大大减轻, 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海栋, 付强, 许斌, 等.全内镜下椎板间隙入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3, 26(9):959-962.

[2] 张智, 刘元彬, 郑佳状, 等.两种经皮内镜经椎板间隙入路髓核摘除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中国内镜杂志, 2015, 21(7):706-709.

[3] 李洪珂, 张长江, 杨贤玉, 等.脊柱内镜下椎板间隙入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17):116-117.

[4] 李大刚, 苏培基, 陈世忠, 等.脊柱内窥镜直接与间接椎板间隙入路的选择.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 28(9):860-861.

[5] 李振宙, 侯树勋, 宋科冉, 等.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5/S1非包含型椎间盘突出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3, 23(9):771-777.

[收稿日期:2015-12-08]

上一篇:宫腔镜电切手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导致异常子宫... 下一篇:如何培养流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