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试验要素市场化改革

时间:2022-07-27 01:03:59

嘉兴试验要素市场化改革

作为长三角的重要城市,嘉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缺。如何让要素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政府服务更加有为,嘉兴争取为全省提供一个管用样本。

嘉兴,一马平川。

作为全省首个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覆盖的地级市,这场改革却不平坦。

嘉兴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发端于海宁。2014年9月,全市推广。改革的主要路径是通过建立亩产效益评价和差别化配置机制,让各种要素快捷、高效、顺畅地流向优质企业和市场主体,为全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源源不断动力。

在资源要素配置的博弈中,市场的“无形之手”与政府的“有形之手”如何形成合力?企业的活力是否因此得到激发?

以亩产论英雄

在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一家用地200亩的纺织企业,2014年亩均税收仅1.5万元。今年,这家纺织企业腾退后,在原厂房内引进一家电机公司,新项目投产后亩均税收将超400万元。

走进这家投资2亿元的电机公司,但见一条条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在试生产,为国内一线手机品牌配套生产变焦马达,“明年自动化生产线将达30条,月产3000万颗变焦马达。”公司负责人说。

“一把尺子量到底,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犹如一根指挥棒,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嘉兴市发改委副主任杨克建说,根据成绩单,不同评价的企业将获得不同资源,不用政府出手,企业就会想方设法转型升级。

以这家电机公司所在的嘉善县为例。2014年,嘉善根据亩均税收、亩均销售收入、亩均工业增加值等指标,按不同权重,计算出全县3亩以上用地的1829家企业综合得分,将企业分为鼓励发展(A类)、自我提升(B类)、倒逼提升(C类)3类,并在立项、用地、用水、用电、银行信贷、土地使用税等要素配置上实施差别化政策,倒逼企业转产、转业、转移,或引导企业增资、增产、增税但不增地。

“以亩产论英雄,不改革就没出路。”嘉兴市委书记鲁俊说,嘉兴的开发面积已接近耕地保护极限,开发强度位列全省第一,但亩均产出不在全省前列。此外,各类供能也触及“天花板”,能耗一不小心就会“亮红灯”。因此,嘉兴要以市场化配置为目标,以亩产为核心,以差别化为手段,按企业通过亩产获取的市场地位来配置资源并让其充分流动,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优质配、合法配、高效配”。

企业的感受来得更加直接。“我们下定决心将总部从上海迁至海宁,在海宁打造一个时尚产业基地。”敦奴集团董事长吴凌说,企业在去年的第二轮亩产效益综合考核评价中,以亩均税收135.18万元、亩均销售收入955.77万元的优异成绩,被评定为A+企业,获得了198亩用地的优先保障权。

A+在海宁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只要满足产业政策等先行条件,企业可以优先获得各种生产要素,减少绝大多数审批环节。敦奴总部园区的这个项目,成为海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来第一个“零审批”工业项目。由此,敦奴项目的开工前流程从原来的半年以上缩减为不到两个月。

优等生“吃饱喝足”,后进生则主动求变。“不加快转型就等于慢性自杀。”嘉兴友轩无纺布公司负责人说,企业占地15亩,2011年至2013年亩均税收5.74万元,在桐乡绩效评价中被评为C类。

根据差别化政策测算,作为C类企业,友轩公司每年光电费一项需多开支10万元,同时还面临信贷融资制约,房产土地税费等方面优惠也无法享受。为此,企业去年斥资300多万元,引进国内先进的无纺布生产线,产量从每天4吨升至7吨,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据此,友轩公司在今年的绩效评价中顺利晋升为B类企业。

让政府做“保姆”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推进,也倒逼政府行政改革。”杨克建说,政府的“有形之手”在制订好“规则”的同时,还把精力放在了当“裁判”、做“保姆”上。

“没想到市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竟然‘搬’到我们企业里来了。”前不久,海宁市住建综合、房管、经信、国土资源等市行政服务中心10个窗口的工作人员来到浙江晶科能源公司,为企业提供零距离的行政审批服务。

原来,晶科能源公司年产30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是“零审批”项目,即将竣工验收,但是关于验收备案以及土地证和房产证办理程序方面,基建项目部负责人詹德祥有些不够专业。

“一个整体项目有4个单位工程,可以等全部完工后一起验收吗?”“像保安室这种面积小的房屋,没有施工许可证怎么办?”……面对企业一个又一个疑问,窗口单位工作人员都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和指导。詹德祥说,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现在项目已投入试生产,从开工到投产只花了5个月时间。

数据更有说服力。眼下,海宁保留行政审批事项125项,是全省审批事项最少县市,审批提速超过85%。

2014年以来,嘉兴深化完善海宁、嘉善等地核准目录外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改革。今年上半年,两地共有66个企业投资项目纳入不再审批试点范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跨区域审批的、县(市、区)没有承接机构的、法律明确不能下放的三大类59项审批事项外,嘉兴将428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下放给县(市、区)实施。

与效率一起提升的,还有各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这就逼着各部门主动服务企业,加快项目进度。”嘉兴市审批服务中心负责人说,企业聘请的设计单位、中介机构都影响项目速度,职能部门必须进场指导,以帮助企业更快通过联合审查和统一综合验收。

试水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行政处罚权“沉到底”。城管队员每日巡查,让嘉善魏塘街道一处建材市场经营户偷用地下水的现象消失了。作为综合行政执法队员,许建浩在巡查中发现此问题后立即约谈当事人,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协调有关部门改善他们的用水条件。

城管管起水资源,可不是多管闲事。嘉善从去年9月起在县域范围内推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涉及17个职能部门1073项行政处罚权,相应的编制、人员划转到新成立的嘉善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各镇(街道)设行政执法中队(分局),以推进管理和执法重心下移,实现综合行政执法的城乡一体区域全覆盖。

“换牌子”的背后是政府职能的深刻变化。嘉善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何剑源说,每个职能部门拥有一支执法队伍,执法力量相对单薄且分散,导致“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为破解这一难题,嘉善将综合行政执法“沉到底”,简化执法监管层级,提升执法监管末梢的反应能力。

推要素向市场

前几天,杨宏飞参加了一次特殊的网络拍卖会。

作为平湖雷欧阳光公司的行政主管,他点点鼠标,拍到了0.23吨化学需氧量。“公司准备上马一个新项目,但苦于没排污指标,这样的拍卖阳光透明,很赞。”杨宏飞说,他们的项目合乎产业规划,因此得到了竞拍机会。

“此次拍卖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污权全部成交,总成交金额为51万元。最高单价化学需氧量26.4万元、氨氮28万元,分别溢价13.2倍和14倍。”平湖市环保局排污权交易中心副主任杨恺敏说,网络拍卖让要素流动更快捷。

“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要打造好规范、高效的区域性要素交易市场,使要素在市场主体间顺畅流通,实现优化合理配置。”杨克建说。

作为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先锋,海宁的步子迈得更快一些。2013年12月2日,浙江江南要素交易中心挂牌。这个平台承接土地、用能、排污权、企业产权、股权、租赁权等进场交易。

两天之后,第一宗工业用地交易在土地二级市场完成:海宁远通特种线缆公司将50亩土地的出让信息挂上要素交易中心网站。专注塑料薄膜制造的浙江富晟新材料公司手头缺地,其产业导向符合海宁市规划,每亩282万元的投资强度也达到准入门槛。经海宁市经信局审核备案,两者一拍即合,交易达成。

浙江江南要素交易中心负责人说,他们已逐步拓展至人力资源市场、技术市场等领域。海宁股权运营中心、民间融资服务中心、“淘科技”网上交易平台、沪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相继挂牌,实现人才、科技、金融等要素配置运行主体市场化,要素配置方式效益最大化。

期待更多改革红利

虽然嘉兴市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多位参与改革的政府官员和相关专家表示,随着改革深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有很多。

从政策层面来看,首先,在土地、电力、排污等资源要素高度集中的事项中,对市县的放权力度不够。

其次,现有的法律法规不能满足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需求。“其实,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调整现有的法律法规。”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以行政审批为例,虽然当前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已然很大,但在某些方面,力度还可以再大一些。如节能评估报告,现在很多企业技改上马新项目时,按照相关规定都需要对新项目进行节能评估,但由于相关中介评估机构较少,所需的评估时间比较长,影响了企业新项目的上马速度。

事实上,企业技改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节能和增加效益,所以根本不需要节能评估。“建议零征地技改项目可以无需审批,直接上马。而且,很多与此相关的其他评估,也都可以取消,改为许可证制度管理或事后监管。”

除此之外,嘉兴在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工作的推进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需要继续探索研究的问题。

如评价指标不够统一,评价分类和比例不够统一。嘉兴一位参与改革的政府官员介绍说,目前,嘉兴市对全市统一评价采用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五大指标。但各县(市、区)根据自身评价导向,对评价指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有的地方增加了亩均销售收入指标,有的地方增加了研发指标,有的地方又只用了亩均税收一项指标等。这样一来,造成各县(市、区)之间的统一性、可比性大大降低。

更为关键的是,差别化政策体系不够完善,执行力度不平衡。“有的地方对低效落后企业没有一项倒逼淘汰措施;有的地方只出台政策意见而不抓落实;有的地方从评价分类开始就保护低效落后企业,使差别化政策无用武之地。”一位政府工作人员说,这些都需要在下一步的改革中进行协调统一,让差别化政策发挥更大作用。

上一篇:控制饮食,你真的会吗? 下一篇:用“五大俗”拿下托福口语独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