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造船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10 10:44:04

嘉兴造船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针对嘉兴市造船业成本管理的现状,结合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造船模式的要求,提出嘉兴市造船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嘉兴 造船业 成本管理

一、引言

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对钢铁、化工、轻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嘉兴市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规划,规划至2010年,使嘉兴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内河船舶制造基地,嘉兴内河船舶建造水平和规模已经超过杭州、湖州,已成为省内最大的内河船舶制造基地,也是全国内河各类公务艇的重要制造基地。

在嘉兴现有的造船业中,由于集约化程度低,配套行业发展慢,企业规模有限,信息化水平较低,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原材料价格预估和采购不成体系,都无法满足现代生产方式对企业发展提出的要求,因此使得嘉兴造船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无法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而处于不利的地位,造成企业抗风险的能力较差。现代造船模式是我国造船业实现造船强国必须遵循的模式,也是造船业发展的方向。因此,针对现代造船模式对企业成本控制提出的要求,在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嘉兴造船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嘉兴市造船业成本管理现状

成本控制方法发展到现在,已经突破了经济手段的限制,引入了包括技术和组织手段在内的所有可能的控制手段,实施成本控制已经不再是某个部门某个阶段的事情,而是涉及到企业各部门、全阶段,甚至供应链上所有企业,因此,控制方法选择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成本控制的效果。现代造船模式要求企业运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例如成组技术、系统工程、工业工程等,以中间产品为对象,在设计、采购、生产各个阶段进行全方位的一体化的成本控制。嘉兴作为省内最大的内河船制造基地,发展有着良好的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也取得一些成绩,但是实现现代造船模式仍然存在问题和困难,问题主要有:

(一)集约化程度低

嘉兴船舶业“低、小、散”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全市四十几家企业,总占地180亩左右,而且大多数企业的产值在100-350万元之间。几十家企业分布在7个县区,集约度差,难以形成集群效应,不利于企业销售和采购业务的发展。

(二)配套行业发展滞后

嘉兴有十几家船舶配件企业,主要生产船用油漆、液压舵机、船用电焊条、船用蓄电池、船用起重机等技术含量较低、产品质量档次也满足不了造船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一些主要配套产品在嘉兴市场上基本是空白,影响了嘉兴造船企业建立高质量的供应链,制约着企业的采购成本。

(三)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信息化水平较低

嘉兴市企业多为民营企业,技术力量不足,科技人员缺乏,不少企业长期徘徊在船舶修造的低水平、低层次上。在制造水平上,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低;在产品研发上,独立设计能力较差,更不要说新产品研发。由于其在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低,标准化程度不高等原因,使得企业发展速度较忙,而且在产品设计阶段不能有效利用现代设计技术和理论方法。企业信息化水平低,现代科学管理方法难以有效利用,不能使企业快速有效的控制全过程的成本,而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不利于现代造船模式的形成。

三、解决嘉兴市造船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各地经济为了发展本地的制造业,都十分重视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制订本地制造业的规划中,都重点强调要运用先进制造技术。但是同时先进的制造技术的运用也对传统的成本控制思想提出了挑战。例如,成本控制的目的不能只局限于降低成本,重要的是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其次,企业的控制要从源头上开始,进行产品的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的控制。再次,成本控制不能只局限于企业内部,还应该考虑供应链上的供应商,从价值链上进行控制。

针对嘉兴市造船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成本管理的思想,笔者认为改善嘉兴市造船业成本管理的现状,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打造产业集群

政府注重招商引资,形成支持总装造船所需的专业化产业集群,主要做好船舶舾装件、管子清洗、表面处理、船舶下水件、机械加工、舱口盖、电缆切割配送、除锈涂装油漆等专门化中间产品以及船舶电器,导航设备等生产企业的集聚。

(二)加快造船企业的信息化和产业化

实现数字造船,坚持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利用成组技术根据零件的相似性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从而获得比较高的生产效率;利用系统工程把船舶建造作为一个大系统,分解为壳、舾、涂等;利用工业工程等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现代造船模式。

(三)实现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企业应结合现代管理要求,对船舶的制造实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1.产品设计阶段。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已经“锁定”了制造成本的80%以上,因此,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在产品的整个成本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船舶的制造生产多为按订单设计的生产,企业在投标前一般要根据客户需求对产品进行开发,初步设计出产品的技术属性,以期获得最大的客户满意度,确保企业获取订单。另外,招标用户给出了产品的价格,这就大体决定了产品的目标成本。怎样保证企业获得利润,就需要在产品设计阶段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控制,消除目标成本和估算成本的差额。差额的消除可以利用价值工程的方法,提出了一个功能量化和改进的通用模式,并运用正交试验解决了手段功能“量”的确定,实现功能的优化和不断改进,并考虑供应链的目标成本管理系统地应用,把供应商纳入到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之中,以使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之内。

2.采购阶段。对于造船业的物资采购计划,一些关键物资应向物资生产厂商直接订货,以使其物资质量得以保证,原则上不允许将从市场上随意采购来的物资用于产品的主要部位。这些供应商可以在设计阶段就考虑进企业的成本控制之中。另外,如果这些供应商供货及时,物资的质量及性能就都可以得以保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物资都由企业固定的供应商供应,因此,在设计结束后,物供部门应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物料清单和采购目标成本进行剩余采购,并且在采购过程中随时监控采购成本的执行情况,使采购成本不超过采购目标成本。具体做好下面几项控制工作:规范采购程序控制采购成本;采购询价;采购前实行审价控制;建立监控机制和奖惩措施等。

3.生产阶段。针对造船制造业生产的特点,可以把生产车间划分为若干个虚拟利润中心,建立厂内价格库,确定虚拟利润中心的目标利润,控制实际成本,并利用虚拟利润中心为对象进行成本控制和考核。同时,注意PDCA成本改进循环的运用,通过对流程和作业的分析,发挥责任人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每个中心的利润,从而降低企业总的生产成本。

四、总结

21世纪制造业面临的新形势是:知识―技术―产品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客户对产品性能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的T/Q/C/S竞争加剧;全球化的协同制造与竞争;产品知识含量不断增高;科学发展观、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实现绿色制造的呼声越来越高;JIT(Just In Time)准时生产、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全面质量管理、OPT(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优化生产技术、TOC(Theory of Constraints)约束理论、GT(Group Technology)成组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与应用发展迅速等。市场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嘉兴市造船业虽然有一定发展,但是还面临很多问题,成本管理也是其必须考虑的内容,因此,本文结合嘉兴市造船业的现状,对嘉兴市造船业的成本管理提出一些建议,期望能进一步提高其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佳春,钟宏才,代逸生,刘建峰.蒙特卡罗法在造船分段作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中国造船,2007(12):P119-124.

[2]李杰群,赵庆.实现绿色制造的机制研究.统计与决策, 2009:P138-140.

作者简介:李卫娜(1983-),女,讲师,嘉兴学院,研究方向:成本管理。

上一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浅谈新经济时代如何加强煤炭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