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城市社区互助现状调查

时间:2022-10-28 01:27:25

嘉兴市城市社区互助现状调查

[提要] 在我国现代社会管理提上议程、城市社区建设日益成为社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宏观背景下,以嘉兴市城市社区互助现状为切入点,通过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访谈法,从社区居民之间、居民与居委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对策,以便为创新城市社区建设模式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社区互助;改善对策;社区建设

基金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22日

社区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城市居民聚居、活动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必然处于一种动态发展的关系之中,其中这种关系受多重因素影响会反作用于成员,衍生出互助的心理和行为,反之亦可能削弱。在这一过程中,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担负着引导与协助作用。如何发挥居委会在促进居民自发产生互助行为以及居民和居委会的良往这两方面的职能作用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回答这一问题,对于创造居民社区归属感,提升社区综合实力,推动社会全面发展有着较为深刻的借鉴意义。

一、嘉兴市城市社区互助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目的

1、调查对象。嘉兴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一极,计划在2020年实现常住人口城市化率70%左右,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这一目标的提出无疑对社区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主要是对嘉兴市城市社区的互助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经过多方考虑,笔者最终选取嘉兴市当代华府、桂苑社区、凌塘社区、烟雨社区这4个社区的全体居民作为样本,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时,以性别、年龄、居住年限等基本信息为限制条件,各层次人数控制在合适范围,使得最终信息更为全面综合。另外,笔者还走访了各个社区的居委会,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从管理者的角度进一步深入了解。

2、调查目的。(1)通过实地走访,从居民和居委会两方出发,探究嘉兴市城市社区常见的互助模式,分析其互助动机、帮助对象以及通过何种途径或者组织进行互助行为,对嘉兴市城市社区互助现状有一个整体了解;(2)通过对所获数据的科学整合,找出嘉兴市城市社区互助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最终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为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促进社区服务管理质量出谋划策。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分析

1、调查方法。(1)文献检索法。借助书籍报刊、互联网等工具,广泛搜集相关背景资料,借鉴经验成果,打下理论基础;(2)问卷调查法。面对面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那些文化程度不高、年龄较大的被调查者顺利完成问卷,提高了问卷质量,有效降低废卷率,以便获得更为真实的关于社区互助现状的第一手资料;(3)半结构访谈法。形式不拘,内容灵活,问题高效,访谈者可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修改。

2、样本分析。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走访,发放纸质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200份,面对面回收192份,其中有效问卷171份,有效率为89.1%。

有效问卷中,按性别分类,男性78人,占比54.39%,女性53人,占比45.14%。(图1)

按年龄分类,17岁及以下有24人,占比14.04%,18~40岁有73人,占比42.69%,41~65岁有51人,占比29.82%,66岁及以上有23人,占比13.45%。(图2)

按居住年限分,1年及以下的有14人,占比8.19%,1~3年的有37人,占比21.64%,4~6年的有37人,占比21.64%,7年及以上的83人,占比48.54%。(图3)

(三)调查数据分析。对于所得问卷,笔者采用了交叉分析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下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1、互助行为出现的几率与居民居住年限成正相关。(表1)从表1可以得知,被调查者对于“某社区居民急需用钱而筹集捐款”这一假设绝大部分的回应是“有点疑问,但仍旧捐款”,占总数的39.18%。通过纵向比较可以发现,随着被调查者居住年限的增长,选择“完全相信并捐款”的占比在持续增长,依次为14.29%、16.22%、21.62%和37.35%。这说明大家的互助行为受情感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长时间的共同居住更容易使居民内心产生信任的心理和助人行为。总体来说,愿意捐款的人数达到66.67%,明确表示不会捐款的占7.6%。由此初步可以得出绝大多数人对于同社区的居民有困难是愿意伸出援手,给予帮助的。

在访谈中,笔者注意到居委会对于中短期居民生活方面的关注相对不足。例如,针对流动人口主要以行政管理为主,定期排摸、登记信息等,而对他们的精神层次关怀极少,这也是导致该类群体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低、社区归属感较弱的外因之一。

2、互助对象的选择存在差异性。(表2)从表2可以较为直观地发现,不同年龄的住户在愿意帮助人群的选择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17岁及以下的青年人更愿意帮助残疾人士和认识的朋友,均占总数的23.33%,而18~40岁和41~65岁的中老年住户则都倾向于帮助孤寡老人,分别占27.39%和25.00%,其中41~65岁的住户表示帮助可能性最低的人群恰恰是认识的朋友,仅占15.22%。笔者认为不同人群在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多方面的情况千差万别,这对其互助对象的选择必然有所影响。

与居委会相关负责人沟通后,笔者发现居委会在这方面的工作通常围绕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士展开,一般是以定期上门慰问、开设老年人活动中心和提供一些常规低要求的社区工作机会展开的,面向人群狭窄,形式单一,收效甚微,对于创造社区归属感的作用不强。

3、居民对居委会发挥作用期望较高而信任度较低。(表3)如表3所示,在遇到困难时,没有向居委会反映过问题的居民在所有数据中占比高达50.88%,认为居委会只解决了很少一部分的居民达到32.16%,这表明居民和居委会之间关系疏远且对居委会的工作质量评价较低。但是另一方面数据显示,无论是否曾向居委会寻求帮助、反映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被调查者表示愿意或者再次愿意向其求助的几率达到79.53%,可以看出居民对于居委会提供帮助、发挥作用是有较大需求的。

这一统计从侧面反映了社区工作方面的弊端,即社区居委会没有很好地与居民建立联系并加深信任,服务错位或是缺失现象频生,甚至可能存在着一些弄虚作假或做表面文章的现象,工作流于形式。居委会应自我反思并从机构、制度、人员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和整治,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实实在在解决百姓的切身问题。

二、改善嘉兴市城市社区互助现状的建议

(一)文化服务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能齐头并进。一方面应发挥居委会的行政管理职能。社区管理者应及时充分地了解该社区人口的现有结构。通过走访调查,对流动人口进行归档管理,办理暂住人口登记证、外来人口务工证等,从而更好地维护流动人口在暂住地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应有效发挥其文化服务职能,紧紧围绕群众的需求展开工作,正确发挥文化活动在丰富个人精神世界和促进邻里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在活动类型的选择上,各个社区需要在综合考虑本社区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方向性、针对性地展开。除了要策划周密的组织和后勤工作,居委会还要注意做好事前的宣传工作,吸引大家踊跃参与,同时也是让居民悉知本次活动开展的宗旨。另外,活动要力求突破“熟人社交”,拓宽社区居民的交往范围,不仅要走出本幢单元楼,更要促进整个社区的交流,甚至是在社区之间开展合作。

(二)推动社区工作动态化、管理对象精细化。当代社区管理业务项目繁多,传统的人工记录已不能适应,因此迫切需要将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融合进社区信息化管理与服务领域。通过运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大大助推了社区工作动态化,管理对象精细化,使得管理过程更加高效便捷,决策时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规划社区发展时要详细考虑到社区各类人群的发展,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渠道,了解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活动来促进邻里信任与互助。例如面对下岗和再就业人群除了提供必要的工作岗位,还可以开展就业培训班,更新工作理念,加强工作技能;面对孤、老、残等特殊人群的福利慰问工作,要物质和精神层次并进,从细微处着手,提供人性化服务。

(三)加快社区工作绩效评价的构建和应用进程。首先,要积极构建完备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相应的配套制度,保障绩效评价有效实施。由于绩效评价的严谨性和繁琐性,除了管理部门内部人员还需邀请专业人员一同制定绩效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综合考虑社区工作的效率、效益和效果,促进绩效评价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其次,要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评价作用。居委会需定期召开会议向社区成员代表咨询或公开社区建设重大事项、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事项。也可在综合性考虑社区居民的性别、年龄、知识水平和职业结构等基础上,选取适度规模的代表来组成居民考评主体,并且对选定的这些成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理性表达群众诉求,科学评价社区工作质量。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应当占有一席之地。

三、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楼吞噬了大院,社区取代了村落,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行为与交往变得更为复杂和多样。大力推进社区建设,不仅是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二选择,更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基于以上两点,笔者展开了本次调查研究。通过数据整理和归纳,笔者认为在互助动机方面,个人感情和社区归属感是居民互助行为的一大驱动;在互助对象方面,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不同人群对于其帮助对象是具有偏好性的;在居民与居委会的关系方面,居民信任缺失的现象存在,但仍有较大希望改善提升。对此,笔者提出了三点建议,希望对于社会转型期提升社区信任,促进社区互助有一定的帮助。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钦.信任对社区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以济南D社区为例[D].2010.12.

[2]徐芳.社区群团组织与社区发展[D].2008.

[3]罗满妹.农村民间组织的社区整合功能――基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视阈[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4.

[4]陈耀.社区组织建设:构建和谐社区的有效路径[J].东南学术,2007.5.

[5]张宁.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义、障碍和改革措施[J].南都学坛,2014.5.

[6]朱伯轩.浅议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社区建设工作[J].电子测试,2016.2.

上一篇: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现状及其防御问题... 下一篇:入冬保湿要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