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年婚恋观念状况调查的报告

时间:2022-07-27 10:49:41

关于青年婚恋观念状况调查的报告

摘 要:为了解青年婚恋观,深入探索研究服务青年的新方法、新途径,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促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在油田内部选取了不同岗位青年进行婚恋观的专题调研。

关键词:青年;婚恋观;调研

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年的婚恋观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类因素影响,日趋开放多元。同时,由于油田企业相对独立,员工经济收入相对稳定,青年的婚恋观也呈现出独有特色。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调查研究对象为35周岁以下青年。问卷调查覆盖了管理、科研、操作等不同领域的所有单身青年,共下发问卷860份,收回有效问卷849份,参加调研人员涵盖了一线操作、技术人员、矿(大队)机关管理人员等。

二、青年婚恋家庭观念调研结果分析

1.传统婚恋观念受到冲击,但仍在青年中占主导地位

当前社会,青年日益追求个性和自由,传统的观念不断受到时代影响与冲击,但相比经济发达地区,生活在二线城市,工作在国有企业的油田青年相对较为保守。调研中发现,在与社会接轨的同时,一些主流的传统婚恋观念还是得到了大部分青年的认同。调研中对于“恋爱是否应以婚姻为目的”这一问题,有79.3%的青年持肯定态度,有部分青年觉得无所谓(占11.4%),仅有少数青年认为“不应该”(占9.3%)。而对于“男主外,女主内”、“三从四德”、“门当户对”等传统的婚恋观念,大部分青年认同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只有32.3%的青年表示都不赞成。由此可以看出,主流的传统婚恋观念还是得到了大部分青年的认同。

“在恋人或伴侣与自己的年龄差距”方面,青年们也表现得较为传统,大部分人不希望恋人或伴侣与自己的年龄差距太大,仅有0.7%的女青年能接受比自己小5岁以上的恋人,且仅有3.0%的男青年能接受比自己大5岁以上的伴侣。男女相比较来说,大部分女性希望恋人或伴侣能比自己大1―5岁(69.53%),而较多的男性希望恋人或伴侣能比自己小1―5岁(48.23%),两者在女性、男性中的x择比例最高,这也与传统婚恋观相符。经分析还可以看出,男性对恋人或伴侣年龄的要求不如女性严苛,仅有6.1%的女青年表示能接受比自己小1到5岁的恋人或伴侣,而表示能接受比自己大1到5岁的恋人或伴侣的男青年的比例达到22.91%。

2.一些流行的婚恋观念与现象得到部分青年的认可与包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形成了多元化,折射出价值观和婚恋观的变化。对于闪婚、离婚、隐婚、试婚、裸婚、婚前同居、婚外情、、网恋等现象,在可多项选择的情况下,明确表示都不能接受的青年仅占19.6%,网恋得到了约21.3%青年的认同,闪婚、裸婚分别得到了14.8%、11.6%青年的认同,排在前三位,婚前同居(8.4%)、试婚(8.7%)、隐婚(6.9%)等现象也得到了部分青年的认同。在看到青年婚恋观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负面的思想和现象在青年中的认同率还是比较低的,、婚外情等在青年中的认同率分别只有1%、1.6%。

其别值得注意的是,离婚得到了越来越多青年的包容,在对离婚的看法的调查中,有过半数(47.7%)的青年认同“如果不合适,勉强是没有幸福的”。“合则聚,不合则散”的思想,反应出了青年朋友们对现实婚姻关系现状进行感性认识后的一种开放式的自我判断和选择。

3.在重视爱情的基础上,青年对婚恋有着现实的思考和要求

在对“当今社会择偶观念有哪些变化”的调查中,在可多选的情况下,57.6%的青年选择了物质需求,在五个选项中排在第一位。在对身边人婚姻的看法中,认为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青年仅占46.7%,而47.3%的青年认为是迫于父母、社会舆论的压力或出于生活需要,超过了选择“有情人终成眷属”青年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除了爱情之外,青年的婚恋观受到越来越多外部因素的影响,掺杂着越来越多的物质因素和各方面的压力。

三、建议和对策

1.加强婚恋教育,帮助青年树立理性婚恋观。应积极为青年提供帮助,引导青年形成正确婚恋观念,培育家庭美德,保证婚恋质量。

2.在教育手段上要多采取青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通过印制简明易懂的宣传手册,举办专题讲座,搭建专题网站,选树和谐家庭典型并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开通婚恋咨询热线、博客、信箱、QQ群等途径,激发青年兴趣,吸引青年参与,确保教育效果。

3.在教育内容上要坚持分类引导,对于未婚青年特别是大龄未婚青年,要引导其摆正心态,确定合理的择偶标准,消除各类错误思想,学会正确对待爱情,为即将到来的恋爱和婚姻做好准备;对于刚刚结婚的青年,要积极宣传家庭经营、夫妻相处等方面的经验,从而提高婚恋质量,促进生活的和谐与稳定。

参考文献:

[1]李宏利,张雷.(2010)进化观点下的幸福研究.心理科学进展.

上一篇:城镇化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影响效应分... 下一篇:北京市青少年福利政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