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浅谈

时间:2022-07-27 10:45:19

九年级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浅谈

摘 要:对于化学初学者,本单元的学习很关键,化学方程式包含了好多重要的信息,反应物的组成,生成物的组成,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比例,等等,作为九年级的学生要注意的事项也很多,化学方程式对于以后的化学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化学方程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0015-01

在本课题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在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学习了原子的结构,了解到物质有分子(或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进而了解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为元素,认识到什么是元素并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随后有学习了化学式的书写。这为我们接下来的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们就能从组成上去认识化学反应,弥补了文字表达的缺点,为探究型化学学习带来方便。

虽然学生们都已经懂得运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物质了,然而将其合并使用来表示一个反应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本单元的学习任务中就还需要将学生过去的分散知识串联起来,既由点到线再到面。并且学生们接触化学的时间也不长,这是第一次从量的方面研究化学变化规律,加之基础知识方面比较有限,这就进一步加深了本单元的学习困难。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教学难点:质量守恒的涵义和应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本单元的教学。

一、知识内容的深广度

虽然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但是实践需要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本单元的内容就起到了一个扣环的作用。本单元内容以前面知识作为基础,并且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以螺旋的形式逐步上升。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并且在后继的学习中加深理解,把握好本单元的教学深广度就显得很重要了。比如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虽然学生已经对元素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他们所掌握的还是小部分,对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掌握就更不够了,所以在讲解时应该使用一些简单常见的元素作为例子。同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也不能太过急于让学生完全掌握,这是需要时间通过练习来加强的,并且练习也应该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为了增强学生的辩证思想,在简单计算中引入杂质,并且通过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考虑杂质问题,加强其深度。

二、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本单元是学生接触化学以来第一次从量的反面研究化学变化规律,如果学生能够自己通过探究掌握则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五大主题之一的科学探究,它也是新课程标准改革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之一。在新课改中就提倡运用科学探究来教学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既利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学习这一课题,又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

要想将科学探究课程上好,最基础的是选好讲解内容。对于内容的选择不能缺少重点,这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要将太多不相关的知识牵连进来,这样会使得知识内容过于冗杂,可能导致学生思维混乱,将做很多无用功,不利于掌握知识要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是探究课程最关键的一步,怎样让学生发现探究活动中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拥有创新思维,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又要能够达到效果。

科学探究课程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的给出指导。比如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减少,学生也许会忽略蜡烛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并进入空气之中,这时则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明白这个原因。

运用科学探究学习的方式教导学生理解本单元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了解并且通过后继不断的学习,学会用辩证的思维思考问题,能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注重教学效果而不是教学数量

在本单元中,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难点之一。书写化学方程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帮助判别某个反应是否能够发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这些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因此,好的练习题就是很重要的了。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既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要考虑问题的典型性。在训练中要反复强调反应进行的条件、生成物的气体符号、难溶物的沉淀符号都要书写完整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保证练习质量。练习的形式尽可能多一些,像文字改符号、简单配平、错题纠正等;独立练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教师评价、小组互评、板演众评等。通过这样自主并且懂得交流的练习,学生并不需要做太多的练习题就能比较熟练的将准确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出来。

作者简介:卢文兴,王森,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0级学生。

上一篇:高中体育有效教学的实施 下一篇:如何优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