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敷治疗骨伤科慢性疾病临床分析

时间:2022-07-27 09:03:55

中药热敷治疗骨伤科慢性疾病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对骨伤科慢性疾病患者采用中药热敷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00例骨伤科慢性疾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手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中药热敷治疗。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中药热敷;骨伤科;慢性疾病;手法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72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78-02

在临床上,骨伤科慢性疾病主要是指颈椎病和陈旧性损伤以及肩周炎、风湿关节痛等[1]这些疾病由于其病程非常长且难以治愈,这种疾病呈现出反复发作,常常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活动限制,同时还会出现关节僵直等情况,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对收治的骨伤科慢性疾病患者采用中药热敷治疗,取得显著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200例骨伤科慢性疾病患者,都是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其中男性为120例,女性为80例;患者的年龄在25-70岁之间,平均为(56.0±2.5);患者的病程在3周-4.5年之间,平均为(2.0±0.2)年;肩周炎患者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陈旧性损伤患者50例,颈椎病患者40例,风湿关节痛患者4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患者采用手法治疗,对患者发生病变和相关的部位分别采用推拿和针刺以及牵引、手法复位等治疗,1次/d,1h/次,7d为一个疗程,一共治疗3个疗程。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中药热敷治疗。配方为:伸筋草20g、秦艽20g、桃仁20g、红花15g、白芷30g、三七30g。将这些药物混合进行研磨成粉状,同时加适量的白酒进行浸润,敷在患者的病变部位,外使用咸阳天然滋补保健品研究所生产的“痹通”缠裹,然后进行通电,加热30min,在患者忍受的范围内进行,1次/d,治疗14d。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的疼痛完全消失,关节能够活动自如,对病变部位进行按压,没有出现痛点,测量评分为0分[2]。有效:患者的疼痛现象得到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得到明显的好转,但是仍受到一定的限制,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按压,疼痛症状得到减轻,测量疼痛评分降低。无效: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疼痛和压痛以及活动情况与治疗之前相比,没有改善或者变的更加严重。

1.4 评分测量 视觉模拟评分法:让患者在0-10cm的直尺上标出自己疼痛的位置[3]。无痛:0,剧烈疼痛:10cm,1分:2cm。疼痛强度测量:轻微疼痛:1分;不适感疼痛:2分;压迫感疼痛:3分;严重疼痛:4分;剧烈疼痛:5分。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试验组(100):痊愈50例,占50.0%;有效44例,占44.0%;无效6例,占6.0%;治疗有效率为94.0%。对照组(100):痊愈42例,占42.0%;有效40例,占40.0%;无效18例,占18.0%;治疗有效率为82.0%,见表1。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对患者治疗2个疗程之后,对照组为60分,试验组为6分;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临床上,骨伤科慢性疾病所引起的疼痛主要是由患者受到损伤和增生压迫以及组织退性行变、自身免疫、化学性炎症等而导致[4]。然而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引起患者的肌肉和肌腱以及筋膜、韧带、关节等组织出现紧张和充血或者出现淤血等,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水肿渗出等情况,逐渐发展形成黏连和纤维化以及瘢痕等。进而会使得患者的神经血管受到一定的压迫,导致局部的代谢受到一定的改变,对患者的神经造成一定的刺激而导致。在中医学上,则认为此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受到外伤而导致气血瘀阻,同时没有进行有效地治疗,随着时间的迁徙,加上外来疾病的入侵而导致。或者是由于经络受阻,使得局部血流出现不畅,最终湿瘀互结而成

经过此次的研究发现,骨伤科慢性疾病产生的疼痛主要是以胀痛、钝痛为主要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为合并刺痛。对患者使用内服药物治疗,其的代谢十分复杂,使用药物的时间久,很容易对患者的脾胃造成损失,使得患者难以坚持服用药物,进而导致这种疾病难以得到根治。然而此次在对患者使用手法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热敷治疗。手法治疗能够使得患者的伤痛组织紧张松弛,黏连得到松懈,选用辛香走窜之品,经过加热之后,让患者的毛窍张开,对药物的吸收和渗透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局部组织药物的浓度非常高,同时药力也比较集中,加快循环,使得淤阻很快得到畅通,有利于炎症的吸收,缓解患者的痉挛,分散黏连和软化瘢痕,进而达到祛风除湿和消肿止痛以及活血化瘀的效果。

总之,对骨伤科慢性疾病患者采用中药热敷治疗,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症状,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朱换平.中药热敷治疗骨伤科慢性疾患的研究现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1,(05):58-61.

[2] 韩贤明,眭承志.痰瘀同源在骨伤科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2,(01):78-79.

[3] 李曙波.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08):578-580.

[4] 胡淑霞.中药热敷结合手法治疗慢性骨伤科疾病119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4,(01):51.

上一篇:浅淡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中医调治 下一篇:水针、温灸针配合梅花针与单纯针刺治疗颈椎病...